抢抓机遇推动软件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0-01-13 04:57宁波市经信局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快车道名城软件园

宁波市经信局

今年4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打造5千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宁波将下更大力气抢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机遇,立足特色优势,瞄准新基建等重点领域,加强产业融合,加快应用深化,继续推动全市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奋力打造宁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展势头国内领先,信息技术服务引领行业发展。自2000年起,宁波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保持年均20%以上的较快增速。2019年,宁波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名城创建工作。当年,全市软件产业规模再创新高,全年软件业务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鄞州区、宁波国家高新区两地软件业务收入合计占全市的60%,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从行业业务类型来看,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引领全行业发展,增速超过32%,增速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成为宁波软件产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骨干企业取得突破,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为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宁波切实执行软件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增值税“超三返还”政策,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对新落户(设立)、高成长、收入上规模等六种类型的软件企业给予资金扶持,2019年补助资金总额超亿元。2019年,宁波实现软件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一批优秀企业成长壮大。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实现宁波软件百强“零突破”;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入选“2019年浙江省软件业务收入前30家企业”。全市营业收入超亿元非嵌入式软件企业达到37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3家;上市软件企业46家,其中主板上市2家。全市通过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企业累计达到111家,通过CMMI认证企业共32家,通过ITSS认证企业24家,参与制修订106项国家及国际标准,已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达249家。

特色亮点取得新成果,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宁波在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特色优势领域发展成效突出。工业软件企业加速集聚,涌现出了文谷软件、中之杰、生意帮等一批优质的工业软件企业,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一批引进企业根植性逐渐增强,2019年工业软件收入同比增长28%,增速高于全国同行业水平13个百分点,为支撑工业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今年4月,宁波出台了《宁波市推进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不断加大对工业软件的支持力度。嵌入式系统软件领域涌现出三星医疗、均胜电子、海斯曼智能等一批软件业务收入上亿元的优秀企业,2019年全市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同比增长达15%,为提升企业效益、推动产品智能化改进提供强有力保障。2019年,宁波软件业取得较好经济效益,软件业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1%,软件收入利润率达19.7%,比全国同行业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

软件园核心区跑出新速度,空间载体不断夯实。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为强化资源集聚,全市以“一区多园”模式统筹规划软件园区建设,以宁波国家高新区为主体,高标准建设软件园核心区。宁波国家高新区通过以龙头项目为带动、以研发平台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保障的建设模式,集聚了鲲鹏生态产业园、華为云沃土工场平台等龙头项目,引进了宁波物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宁波信研院(家电物联网)等一批产业化前景良好的智能制造企业。同时,鄞州、海曙等地积极推进宁波软件园联动区、特色区建设,打造一批差异化定位、个性化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基地)。鄞州区推进东外滩软件产业园、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等软件信息核心产业载体建设。海曙区启动建设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及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

近年来,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较快,但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大型骨干企业相对缺乏。对比已获得软件名城称号的城市,我市拥有的全国百强企业、大型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数量较少,龙头企业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亟待加强。现阶段,我市多数软件企业从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软件研发投入偏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关键产品数量较少。三是产业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市技术、人才、资本等支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高端要素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在人才引进、技术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企业对汇聚高端要素的支撑载体和创新型政策的落地实施需求迫切。

针对阻碍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宁波将以创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为统领,努力做好“引培”“赋能”“集聚”三篇文章,继续巩固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势头。

突出名城创建统领,在产业推进上求合力。坚持按照《宁波市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突出协调联动,完善工作机制,注重规划落地和政策落实,合力推进名城创建工作。加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智库对名城创建工作的基础数据支撑。利用经信大数据平台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统计指标的核定、分析、预测。

做好引培文章,在产业层次上求提升。坚持项目为王,突出龙头培育,完善跟踪服务,努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瞄准“全球500强”“中国软件百强”等头部企业,加快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的软件产业重大项目。鼓励我市龙头软件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力争在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体系、平台体系、标识解析体系等领域取得有影响力的突破。举办软件产品与企业之间的需求对接活动,参加各类招商节会,推动产品和技术合作。

做好赋能文章,在产业融合上求突破。坚持工业特色,聚焦“卡脖子”攻关,完善工控安全保障,强化软件对工业领域的供给与赋能。落细落实工业软件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宁波工业软件企业的政策扶持与品牌宣传。出台工控系统网络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建成覆盖我市重点工业企业的工控安全感知监测平台,建立企业信息安全预警机制。建设宁波市级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资源池,为其承接和建设各类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提供绿色通道。

做好集聚文章,在产业生态上求优化。坚持要素集聚,突出核心定位,完善产业配套,努力营造优质的发展生态。加快宁波软件园建设,加快引进中关村软件园等园区专业运营商。推动鄞州区联动区、海曙区特色区等全市各地与核心区协同错位发展。加强对大院大所宁波分支机构和产业化基地的跟踪服务,充分发挥其促进软件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产业链延伸的能力。探索在重点集聚区建立宁波市互联网产业投资联盟,聚集产业投资资源,搭建高效的互联网产业投融资平台。

责任编辑:毛思洁

猜你喜欢
快车道名城软件园
合肥:大数据赋能让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走上“快车道”
北威州名城名展
装配式建筑驶入“快车道”
上海浦东软件园荣获工信部“智慧园区试点园区”称号
会展名城
金蝶北上 北京金蝶软件园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