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0-01-14 18:44彭文绣李璇成昕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恩诺禽蛋沙星

彭文绣,李璇,成昕

(1.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 100081;2.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 100041;3.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北京 100020)

禽蛋作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在居民的饮食结构和营养需求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全年禽蛋产量为3309万吨,较上年增长5.8%,禽蛋产业快速发展成效有目共睹。然而,产业发展过程中伴随的诸多问题也不断凸显,其中以鸡蛋为代表的兽药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喹诺酮类抗菌药是鲜鸡蛋内残留的主要兽药之一,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结果公布系统公布的最近200批次不合格鸡蛋样品为例,喹诺酮类兽药的超标率达28%(56/200)。

喹诺酮类药物是4-喹诺酮-3-羧酸结构化衍生物,自1962年George Y等[1]初次合成至今,已有四代喹诺酮类药物问世。由于该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可预防并治疗畜禽和鱼类各种感染性疾病[2],被广泛用于畜牧、水产等养殖行业中。为进一步规范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使用,切实保障鸡蛋产品质量安全,本文从鸡蛋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现状、残留危害、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养殖场(户)用药的规范、相关部门监管执法的开展、鸡蛋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质量安全标准和评定程序的研究与制定提供参考。

1 鸡蛋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现状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9)》指出,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是现阶段最主要的五类食品安全风险之一。2018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15.4%,较2017年、2016年分别上升了4.8个百分点、9.9个百分点,主要问题涉及个别禽类产品检出禁用兽药,其中鲜蛋因检出禁用兽药的不合格率为3.9%。

2019年初,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共抽查新鲜禽蛋1360批次,检测项目为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沙拉沙星及达氟沙星,其中18批次鸡蛋样品检出恩诺沙星和/或环丙沙星,不合格率为1.3%。同年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禽蛋产品的监督抽查中,检测禽蛋样品880个,检出不合格样品18批次,有9批次为鸡蛋中恩诺沙星残留超标,占总不合格样品数一半,不合格率为1.0%(9/880)。这些数据反映了被抽查省份鸡蛋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情况良好,但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问题依然存在。

白云岗等[3]从 2018 年津冀两地的农贸市场及超市上采集62批次鸡蛋进行检测,共有4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 6.45 %(4/62),其中3批次样品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超过限量要求,1批次样品检出氟苯尼考。杨萍等[4]调查结果显示,2016~2017年在云南省11个市区超市、农贸市场随机抽选的67件蛋品中,有22件检出甲硝唑,3件检出喹诺酮类药物,1件检出利巴韦林,不合格率分别为32.84%、4.48%及1.49%。按照2017年泰州市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计划的要求,许燕平[5]在部分家禽养殖企业中抽取32份禽蛋样品,检测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情况,只有1批次样品同时检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及达氟沙星超标,不合格率为3.1%。对2016~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养殖户的禽蛋进行药物残留检测,88份鸡蛋中有3份检出药物残留,均为喹诺酮类抗菌药,不合格率为3.41%,涉及的药物有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及培氟沙星[6]。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动物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水平评估结果显示,鸡蛋的药物超标率达22.6%(7/31),检出比率最高的药物为恩诺沙星(68.4%)[7]。上述研究表明,喹诺酮类兽药残留超标是造成抽检的鸡蛋样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检出的6种喹诺酮类抗菌药以恩诺沙星所占比例最高。鸡蛋中药物残留问题依然严峻,亟待养殖企业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治理和监管力度。

2 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危害

2.1 慢性毒性作用 从实际检测数据看,喹诺酮类兽药残留一般为微克量,对人的危害通常不会表现为急性毒性作用,但若长期食用含有药物残留的鸡蛋产品可能会引发胃肠道和中枢反应,影响软骨发育(对婴幼儿及胎儿影响大),严重时还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8]。

2.2 引起细菌耐药性 饲料添加、动物食品及环境残留的抗生素会使菌群原有的耐药水平逐渐增强、新的抗生素耐药性不断出现并进化。研究表明,食物链是动物细菌和人体细菌之间耐药性转移的主要途径,当人体摄入含有与人和动物重叠的共生菌的动物食品或通过其他途径与这些细菌发生接触,动物携带的耐药性细菌即可与人体携带的细菌发生相互作用,使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水平转移[9]。另一方面,人类长期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将使低剂量药物在体内蓄积并最终达到稳态,这些残留的抗生素将促使耐药菌进一步产生、进化和转移,并对作为耐药性基因转移的细菌进行筛选,使有耐药性的细菌得到积累,最终导致人类治疗相关感染失败的频率和感染严重性的频率增加[9]。

2.3 “三致”作用 大剂量和/或长时间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如:萘啶酸已被证实有干扰繁殖系统,影响光敏感性、致癌和致突变作用[10];培氟沙星可使小鼠精子畸变率增高;氧氟沙星将导致动物胎儿死亡率上升[11],这些研究结果虽是在动物试验中观察得出,但应警惕药物残留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

3 药物残留原因分析

3.1 用药习惯及偏好 目前,多数养殖场(户)主要采用“小规模大群体”的养鸡模式,其具有鸡群密度高、环境卫生差、防疫消毒设施不完善等特点,这是导致鸡病多发的重要因素[12],使用药物防治疫病不可避免。

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蛋鸡传染性疾病主要有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禽副伤寒、禽伤寒、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禽霍乱、传染性鼻炎、葡萄球菌病、弧菌性肝炎、坏死性肠炎(梭状芽孢杆菌)等[13],相比于其他可供选择的药物,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菌谱较窄,易发生过敏反应;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严重[14]、药物还将损伤鸡体本身并污染周围的饲养环境[15-16];替米考星、吉他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应用范围小、往往需要联合用药且价格较高的局限性,喹诺酮类抗菌药因其高效、安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深受畜禽养殖业青睐,成为治疗蛋鸡细菌性感染的“首选”或常用药物。

3.2 违法违规滥用药物 大多数养殖场(户)文化水平较低,对禁用兽药相关信息了解较少,仅凭个人经验随意使用,且为尽快达到治疗效果,常常违反《兽药管理条例》,超范围、超剂量用药,致使药物无法完全代谢而转移到禽蛋中造成兽药残留[8]。

3.3 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养殖场(户)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尽管知道“产蛋期”或“产蛋鸡”禁用喹诺酮类药物[17],但为追求经济效益,提高患病鸡群的治愈率,仍使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抗菌力强、抗菌谱广、“性价比高”的药物。

3.4 隐性非法添加禁用药物 喹诺酮类是市售兽药产品中常见的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之一[18],在中兽药散剂、板蓝根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钾/钠、喹诺酮类制剂、磺胺类制剂、氟苯尼考、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及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等兽药制剂中均有检出[19]。这些生产企业在允许用药中非法添加禁用成分,但在药品说明书中并未详细注明,致使养殖户购买使用这些制剂时,被动使用了喹诺酮类抗菌药,最终造成禽蛋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

3.5 基层监管难度较大 一是基层监管人员较少,且多为兼职,养殖主体数量多,地点分散,随时监管有一定困难;二是监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有些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三是违规用药方法隐蔽,手段多样,甚至有些已经成为行业秘密,外部人员无法察觉;四是农业执法起步晚,收集固定证据困难,违法处罚成本较低,难以形成有效威慑。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力度 有关部门要以蛋禽规范用药为主要内容,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等开展法律法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用药规定,指导养殖场(户)根据临床兽医诊断,合理、有效地选择蛋鸡产蛋期允许使用的抗微生物药[20],如:黏菌素、红霉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泰妙菌素、泰万菌素等。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养殖户的科普宣传与教育,通过举办有针对性的座谈会、科普讲堂、食品安全周等活动,普及兽药使用规范及兽药残留危害,从源头上减少鸡蛋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风险。

4.2 督导蛋禽养殖场(户)科学规范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 在农业农村部第278号公告中规定,达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产蛋鸡禁用,沙拉沙星产蛋期禁用。农业部第2292号公告进一步规定,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兽药,撤销相关兽药产品批准文号。2020年4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替代了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35号相关部分,也明确了产蛋期禁用的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有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残留标志物: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沙拉沙星、二氟沙星、氟甲喹、噁喹酸等6种。只有充分理解并掌握上述规定,且结合蛋鸡的生理特点、发病症状等,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才能进一步避免药物残留的产生。

4.3 完善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检测标准及限量规定

鉴于各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涉及鸡蛋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项目都比较少,目前也仅限于达氟沙星、二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噁喹酸等[23],无法适应现有工作需求,建议有关部门在开展我国鸡蛋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风险评估的同时,加快制定科学全面而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残留标准,开发并完善鸡蛋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检测技术,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及相关检测标准的制(修)订工作[22],降低鸡蛋中药物残留发生风险,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经济的稳态发展。

4.4 多措并举,强化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药行为 各级监管部门可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对所管辖区域内的蛋禽养殖场(户)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逐一登记,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单位、网格和个人。在监督排查、抽查过程中,要同时查验养殖场(户)用药。一旦发现有养殖场(户)违法滥用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实施重点监管。

5 小 结

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是当前影响禽蛋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禽蛋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中要求,重点整治禽蛋中使用禁用、停用药物问题。为减少鸡蛋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有关部门已积极采取措施,多方联合,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药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值得关注的是,农业农村部《2020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中强调,持续实施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减抗”[23]将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要求我们进一步规范蛋鸡养殖模式、普及疫病防治措施、提升综合配套技术,减少抗菌药使用[24]。

猜你喜欢
恩诺禽蛋沙星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西他沙星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禽蛋供应偏紧格局依旧 后期价格高位震荡上行——2019年1-7月我国禽蛋生产形势及后期走势分析
生物质炭及草炭吸附模拟废水中恩诺沙星特性的研究
替米考星与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药技术探讨
禽蛋 生产消费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禽蛋:产量增速放缓消费稳步增长
恩诺沙星在鸡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试验
大地
恩诺沙星混悬液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