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以空间与几何模块为例

2020-01-15 08:06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黎明湖校区金建春
小学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正方体三角形图形

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黎明湖校区 金建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基于严密而详细的计划。调查发现,有经验的教学老师都格外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前认真备课,往往能够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由此可见,教学设计的意义是重大的。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杨开成和李文光曾对教学设计做出了定义。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的过程,也包括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目前,很多学校对老师的考核中都有教学方案检查这一项目。越来越多的老师都提高了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视程度。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重大意义

1.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设计无疑是课堂教学的方针。它将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当下,不断涌现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模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这些方法只适用于某些课程的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课堂的教学。这就需要老师进行选择,把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相匹配,根据匹配原理提高匹配效率,发挥出教学的最大作用。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服务,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完成教学反馈。课堂教学设计中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教学评价。这个评价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老师自评,一个是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教学评价能够帮助老师完成教学反馈,让老师了解到本次授课的相关信息。一节课的教学完成之后,老师可以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这节课的学习心得,顺便给老师提出几点教学意见。学生评价完成之后,老师在课下要完成自评,分析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下次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就借鉴上次总结的经验教训。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

1.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着导向作用。而且教学目标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老师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这一节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老师需要提前进行教学设计。首先需要制定的就是教学目标,接下来才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课题内容有关,其包括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以及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分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初始具备的能力和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背景。例如,本节课主要学习各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和面积公式。教学中需要将本节课的知识与之前所学习的平面图形的知识相联系,做到对比学习。据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这样设计:(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找到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各种图形之间的知识网络图。(2)复习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总结探索图形特征的方法,巩固之前所学习的识图,画图的能力。(3)通过本次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老师对内容的不同理解会制定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即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可能达到的结果。

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老师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学习有关计算的知识时,老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训练。在学习某些抽象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帮助学生去理解。

例如,《空间与图形》这一节是学习各种与图形有关的知识,重在对知识的归纳。本节课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归纳。老师在介绍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回想之前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图。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接着,学生可以整理相关知识。有的学生整理的是有关概念的知识。

图形 概念 特点三角形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角,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有3 个顶点,3 条边,3 个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度。正方形有四个顶点,四条边,四个角。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90 度。正方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每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长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长方形有四个顶点,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90 度。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正方体有8 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正方体有12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有6 个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 相邻两个面的面积不同而且对面相等的叫长方体。正方体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长方体有8 个顶点,12 条棱,6 个面。对棱和对面的面积相等。

这就是学生归纳的一个较好的模板。学生还可以归纳别的知识。

其实,教学方式有很多,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老师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和文本知识相配合,帮助学生接受、理解和归纳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3.增设文本延伸内容。数学教学不应只局限在课文知识的教学上,还要做到对所学内容的延伸。数学很多知识点之间都是有着联系的,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就是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做准备。在学习本节课知识的时候就可以为以后所学的知识做铺垫。

例如,《空间与图形》这一节的内容与学生今后会学到的三视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师在教学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做下铺垫。老师要求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分别观察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锥,意在从不同方面观察这些物体的特点。圆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上面看是一个园,从正面看和从左边看却是长方形。球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都是一个球形。进一步探索,老师可以把不同的物体摆放在一起,让学生从不同方向去观察这些物体。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为今后的发展做准备。三视图是初中数学的内容。三视图是指三个方向图像的投影图,主要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分别对应三个观察角度和观察方向。主视图反映物体左右、上下方位对应关系,俯视图反映物体左右、前后方位对应关系,左视图反映物体上下、前后方位对应关系。主要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老师在学习《空间与图形》这一节的时候,就有意识地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那么学生在学习三视图的时候就会轻松容易许多。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很多老师会引导学生复习旧的知识,但是少有老师会为以后将要学习的知识做铺垫。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老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增设文本延伸内容做到纵向扩展。

总之,本文以空间几何模块教学模块为例,分析了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探讨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意义。有内容、有计划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够使数学课堂变得饱满有质感。课堂教学设计也是在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做准备。

猜你喜欢
正方体三角形图形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分图形
画一画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