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教育下地斱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研究

2020-01-16 22:35王家男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关键词:一流专业质量

王家男(福建江夏学院 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18 年7 月19 日,教育部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探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标志着我国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新出发和正式启程。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一流本科教育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是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一流本科教育需要一流的本科专业作保障,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前提是建设一流的本科专业。地方高校大多是以人才培养为基本职能的高等学校,其本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水平与质量直接决定了其本科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因此对现有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扫描与审视,有助于更加清晰的了解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实际水平与潜在的质量,进而有针对性的根据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标准与要求,进行有效的调整与变革,真正促进地方高校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事实上,尽管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体而言是本科教育工作也进行了几十年,也为地方和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与毕业生,为地方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回过头来对地方高校的本科教育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尤其对其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时,会发现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标准与要求相比,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价值与目标相比,现有地方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与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地方高校自身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是存在明显不足的。试图阐明一流本科教育与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关系,分析本科教育与专业建设的内在逻辑;在充分肯定地方高校以往人才培养成效的基础上,全面客观的诠释目前地方高校在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制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实际问题;立足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的实现,提出适合地方高校历史与实际,适应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标准与要求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思路,则构成了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一流本科教育与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的提出,是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根据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现情况,根据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本科高校做出的重大教育决策。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适时更新现有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现有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着力加强现有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以强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单元;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实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本科专业作为本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连接点,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本质要求,在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过程中,地方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也理应成为一项重点工作。

(一)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规模,亦或是发展质量,都令世界惊叹。自本科教育开展以来,培养了大量了经济社会急需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腾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按照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经典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具有与众不同的新特点,需要对新阶段的新特点提前进行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上的布局,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的提出,就是对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积极回应。党和国家,高等学校如此重视一流本科教育,与当下我国本科教育的开展建设现状分不开。目前,我国本科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准确而言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并未处于中心位置与核心地位,很多高校并未认识到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往往将本科教育作为其副责副业,而不是主责主业,直接导致一流本科教育的理念束之高阁,并未深入渗透到本科教育的各个环节;不仅如此,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单元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现状也是令人担忧,严重制约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方面能力不足,最终导致我国本科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判断和对本科教育发展现状的担忧,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才得以正式提出,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进行倡导与实施,四川成都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则宣告了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征程的正式开启。

(二)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质内涵

毫无疑问,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最大差距在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发展一流本科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目标的根本要求。[1]那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质内涵又是什么呢?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2]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质内涵是适时更新现有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现有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着力加强现有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以强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单元;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实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最终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化、国际化的一流本科人才。

(三)本科专业建设发展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本质要求

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契机下,地方高校应有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追求。[3]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4],地方高校作为本科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开展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面临与高水平大学相同的发展机遇。而其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突破点就在于其本科专业的高质量、特色化、差异化建设和发展,在于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协作,而最基础的工程与单元便是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是本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连接点,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本质要求,在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过程中,地方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也理应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地方高校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目标的中,首要需要解决的便是其本科专业建设发展问题,只有建设质量更加有保障,特色更加明显,差异更加突出的本科专业才能巩固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单元,为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保驾护航;只有本科专业从根本上进行调整和变革,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二、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困境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已经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全面铺开,全国高校地方本科专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挑战和机遇。作为一流本科教育重要突破点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质量。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实现进程的快慢,影响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质量的高低。事实上,目前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与距离,对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相当有限。具体体现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存在特色缺位,专业重复性建设的现象十分突出;价值失位,专业内涵建设发展质量价值缺失;理念错位,学科取代职业主导专业发展明显;执行变位,专业师资队伍能力素质亟待提高。

(一)特色缺位:专业重复性建设的现象十分突出

与部属高校(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部、科技部等部门直管的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绝大多数为省属高校)的数量更多。数量巨大的地方高校在本科专业开设中自然会落入重复性建设的窠臼之中。很多地方高校开设了大量相同或者相近的本科专业,如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学等专业,招收大量的学生,编成大班进行培养,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本科专业与地方高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是相去甚远的,只是在高等教育扩招阶段,地方高校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办学经费,亦或是出于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而开设的不需要太多办学资源进行支撑和支持的本科专业,以此来满足自身短期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片面模仿和移植重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课程设置等大同小异,特色优势不明显,造成不同高校同一专业培养的人才差异性小,相互替代性强。[5]根本原因是,更多的地方高校会主动积极对标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大学,而开设的一些本科专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导致地方高校本科专业整体呈现重复性建设。地方高校自身本科专业的开设和建设特色严重缺位,专业的重复性建设,导致本科专业的特色化与差异化逐渐缺失,导致本科专业发展资源的大量被浪费,对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形成了巨大的制约作用。

(二)价值失位:专业内涵建设发展质量价值缺失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6]正确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观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地方高校现有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凸显的是价值失位,体现在专业内涵建设发展质量价值的缺失。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的建设发展并不是以质量为价值标准,而是以数量和规模而价值标准。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中,有三种倾向是十分明显的,第一便是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十分注重数量总和,由目前地方高校每年的本科专业新增专业可知,每所地方高校都希望开设更多的本科专业,以吸引到更多的学生报考,争取到更多的办学经费与资源;第二便是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的竞争退出机制相当的不健全,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本科专业的竞争退出机制。很多地方高校的本科专业专业点实力弱,雷同性强,师资不足,学生就业难,已经不具备开办能力了,但是出于事业单位固有的管理体制与思维,高校很少会主动去裁减或者撤销这些濒临淘汰的本科专业,导致这些本科专业仍消耗吞噬着办学资源;第三便是针对目前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培养的大量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出现的适销不对路的就业窘境,很多高校教师或者管理者不未有应有的警觉和意识,适时的对现有本科专业进行与时代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接轨调整与变革,导致很多本科专业的内涵难以与时代、与社会、与市场对接,逐渐被时代、社会和市场所淘汰和遗弃,最终导致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举步维艰。这三种不好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倾向折射出来的是地方高校在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中国错误的价值标准,不正确的专业建设发展质量观,科学质量价值的缺失。

(三)理念错位:学科取代职业主导专业发展明显

理念是指导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基本方针。学科主导是很多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基本思想与理念。很多本科专业都是学科的逻辑进行设置和运行的。在学科主导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理念之下,原有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计设置、教学组织方式方法、学生测评评价、实践教学组织等等都是按照学科的逻辑进行设计与实施的。地方高校本科专业会倾力打造专业的学术性和科研性,对于所属学科的本科专业学生进行学术发展方向和轨迹的培养,对课程设计设置进行学术性的倾斜,在教学组织上按照学科发展的惯习进行实施,在学生评价上过分考量学科性的表现。相反,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却没有在本科专业的培养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也就忽视了对于其职业应用能力的传授和指导了,忽视了本科专业与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对本科专业本身发展来说也是不利的。学科主导专业建设发展的情形,不利于人才应用能力的提升,限制了人才专业技术和能力的积淀。地方高校这种错位的学科主导的专业建设发展理念,存在的时间之长,产生的影响之大,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科主导专业建设发展的理念与模式必须得到彻底的纠正,要充分发挥职业对于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引领、引导作用,发挥职业对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正确指引、指导作用,否则,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只能是换挡不换药,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改变与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执行变位:专业师资队伍能力素质亟待提高

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重点和突破点在本科专业的扎实建设和开展上。本科专业的建设发展的最重要依靠力量在师资队伍上。专业教师队伍能力与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科专业建设发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执行变位,即地方高校关于本科专业很多美好的建设发展想法和建议,最终在具体执行环节出现了变位,由于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积极性和热情、精力与时间投入等,导致最初的建设发展想法和建议出现明显的差异。一方面是教师队伍对于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的建设改革缺乏必要、清晰而深入的认识,他们认为本科专业建设改革最终会触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不愿意变动,不愿意改革;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地方高校的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有限,他们在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具体实施执行环节,缺乏必要的技术与能力,导致建设发展目标与实际发展情况之间的背离。究其根本原因,是目前地方高校本科专业中存在相当部分能力与素质亟待提高的师资队伍,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本科专业建设发展,如何积极参与本科专业建设发展,如何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新鲜血液加入到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中来,是未来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重点思考和实践的。

三、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高等教育“双一流”的基本保障和重要特征。“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本科建设,而一流本科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一流的本科专业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支撑。在一流本科建设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地方高校要努力借助发展机会,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建设发展好本科专业,将本科专业建设作为建设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核心突破点。地方高校在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色,需要以专业特色差异为着眼点,调整优化现有本科专业结构;以一流教育质量为落脚点,构建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以职业应用面向为出发点,加强专业对接适应社会能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联结点,实现专业建设发展资源整合,推动一流本科教育下的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特色差异化建设与发展。

(一)以专业特色差异为着眼点,调整优化现有本科专业结构

专业的特色化、差异化是确保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标识性的基础。也是确保这个本科专业能够保持长久吸引力和强大生命力的关键。优化本科专业设置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前提。[7]以往地方高校本科专业重复性建设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本科专业在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发挥。其根本原因在于地方高校并未根据自身发展历史、发展特色确立具有特色化和差异化的本科专业,造成自身的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专业实践教学组织、专业人才评价反馈方面,具有太大相似性和雷同性,导致本科专业发展的同步滞后性和快速衰退性。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地方高校要以专业特色差异为着眼点,真正抓手特色和差异这两个关键点,围绕特色和差异做文章,对现有本科专业进行全面的扫描,结合历史发展现状,专业发展实力,地方经济特点,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情况,确定若干个既能体现自身优势特色,又能与其他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形成差异,同时又能与高水平大学形成错位的特色化、差异化本科专业,集中地方高校优势资源重点建设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提升专业建设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相匹配的专业结构,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二)以一流教育质量为落脚点,构建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一流教育质量是专业建设发展的根本,忽视质量价值标准的专业建设发展行动与举措都是徒劳的。科学健全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专业建设发展高质量产出的核心。以一流教育质量为价值标准,构建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树立新的质量至上的专业建设发展观,强化教师专业建设发展质量责任。以确保本科专业质量为根本前提,充分考虑经济社会人才需求与学校办学规模、质量、效益,分类分层推进地方高校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在具体操作层面,紧紧抓住本科专业质量生命线,将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作为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标准与尺度。重点支持优势本科专业,对发展势头好,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前沿,产业创新链的核心专业何相关专业予以重点建设和培育。适度调整落后本科专业,对于录取报到率较低、资源条件不足、师资力量不强、专业培养质量差、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本科专业进行及时的整改合并。敢于淘汰末位本科专业,对于在高校中发展末位的本科专业,要敢于刀口向内,实施退出机制,停止招生培养。从根本上确保专业建设发展的质量,为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提供专业基础的支撑。

(三)以职业应用面向为出发点,加强专业对接适应社会能力

职业主导是实现本科专业与社会需求对接的桥梁,也是确保本科专业具有正确人才培养方向的指南针。职业应用面向是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不断去更新和树立的全新观念。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岗位匹配能力是检验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开办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地方高校在专业建设中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坚持应用型,突出地方性,着力特色发展。[8]过去以学科为主导的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理念,对学生进行学术方向的培养,学术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是相当不足的,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对于岗位匹配的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在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下,地方高校要以职业应用面向为出发点,对现有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专业人才评价反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和多维度的职业应用面向审视与重构,加强本科建设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与融合,确保专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能够体现职业应用的导向,让学生在本科专业学习中能够得到未来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基本能力与素质,真正加强专业对接适应社会能力,保证专业建设发展长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为一流本科教育持续提供强大的支持。

(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联结点,实现专业建设发展资源整合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发展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资源,也是确保本科专业保持较高水平与质量的支持与执行主体,在专业建设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牵引与整合作用。一流本科专业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保障。地方高校在建设发展一流本科专业中要充分利用师资队伍这一重要的核心要素。内外兼修,引育并举,充分发掘高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制定更为科学灵活的政策,吸引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到高校重点支持和建设的本科专业中国来,实现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为本科专业建设发展储备强大的教师资源,提供人才的基本支撑。另一方面要对照国内国际先进标准,优化现有专业教师发展空间与环境,进行体制、机制、制度的科学性改革,在最大程度上激发教师进行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与提升,全面增强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本领与能力。最终目的在于以师资队伍建设为联结点,实现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人才资源、平台资源、制度资源等资源的充分而完全的整合,共同服务于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的建设发展。

猜你喜欢
一流专业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