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下的国内传统媒体新闻采编转型

2020-01-17 03:43潘浩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环球首映 2020年8期
关键词:互动性新闻节目传统媒体

潘浩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2019 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在此要求下,传统媒体新闻要积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做好新闻采编转型,切实推动媒体融合的多元化、纵深化发展,为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带来强大舆论支持以及精神力量。由此可见,研究媒介融合下的国内传统媒体新闻采编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内传统媒体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老旧,新闻节目缺少互动性

当代社会,人们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能够与新闻节目实时互动,表达各种意见想法,较强的互动性拉近了新闻节目与观众距离,便于新闻价值更好的体现与发挥。然而,大部分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缺少互动性,新闻采编受老旧思想所影响,制作的新闻节目只是将新闻事件内容单相传达出来,观众被动接收,没有途径表达看法与交流意见,削弱了新闻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与影响力。

(二)方法传统,新闻内容单一

一些电视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采取传统方法搜集新闻素材,以社会民生新闻为主要内容,没有通过多种渠道、新技术、新思维不断丰富新闻内容的多样性,降低了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导致新闻内容无法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观众普遍认为单一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枯燥无味,因此观看率越来越低,满意度不断下滑[1]。

(三)没有正确认识媒介融合

一些广播电视媒体新闻采编尚未正确、全面的认识媒介融合,认为媒介融合就是用新媒体代替传统媒体,所以对媒介融合秉持抵触、消极、敷衍态度,没有积极学习新的工作方法,在落实这项工作中,无法将传统媒体新闻节目优势与新媒体优势有机结合到一起,难以达到二者相辅相成的最佳媒介融合状态。

二、媒介融合下的国内传统媒体新闻采编转型路径

(一)立足观众需求,创新新闻采编

基于媒介融合理念指导下的传统媒体新闻采编,应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敢于打破传统工作观念与方式方法的束缚,推动新闻采编工作的改革创新。在此过程中,时刻立足于观众需求,结合对观众个性化、多样化新闻节目需求的动态分析,不断提升新闻报道准确性、互动性,丰富新闻内容与形式,保证新闻节目与观众喜好相契合,赢得观众的支持与信任,让传统媒体新闻节目获取更高关注度,不断加快传统媒体的发展与转型。

(二)提高业务能力,优化采编队伍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统媒体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既要具备扎实的电视广播新闻采编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经验,也要接触和掌握更多传统媒体新闻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方法,自觉树立起大数据思维,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数据库、云平台、先进信息技术、新兴媒体形式等不断提高业务综合能力,进而提升新闻节目质量与播出效果[2]。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单位要着力打造高素质得新闻采编队伍,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为其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与渠道,帮助采编人员转型,使其可以正确认识和运用媒介融合,真正成为促进传统媒体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三)紧随环境变化,改进采编策略

传统媒体新闻的采编人员要敏锐发现环境变化,紧随并适应这些变化,持续改进采编策略,赋予传统媒体新闻采编这项工作更多时代性特征,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竞争优势,夯实传统媒体新闻节目的权威性与影响力[3]。

例如,采编人员根据现代社会信息传输效率越来越高的实际变化特点,在改进新闻采编策略时,采取新闻素材采集现场有机结合新闻节目播放背景的方法,构建更加个性化、垂直化的新闻编排模式,提升传统媒体新闻节目信息的采集与传输效率,最大限度发挥新闻资源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采编在国内传统媒体发展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转型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国内传统媒体存亡,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新闻采编要大胆运用新模式、新机制、新技术、新思想,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获取更多生存空间与发展机会,实现传统媒体新闻节目宣传效果的最优化与最大化目标。

猜你喜欢
互动性新闻节目传统媒体
基于CDIO模式的互动性动画视频受众群体特征挖掘方法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玩转表演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面向提升校友网站互动性的交互界面设计与实现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