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合两分一调控”注聚管理模式的探讨

2020-01-17 13:35王建伟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456
化工管理 2020年26期
关键词:管井工作量薪酬

王建伟(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456)

0 引言

聚合物驱[1]是在水驱开采之后重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是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之一。大庆油田1972年开始开展聚合物驱油先导性试验,是国内开展聚合物驱先导性试验最早的油田之一。注聚队的主要工作是将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升压后与稀释水按照相应的比例混合,再输送到注入井,从而将目的液注入到油层中进行驱油。

1 注聚队“三合两分一调控”特色管理的主要内涵

通过对注聚队生产运行上存在的问题及管理难点进行分析总结,重点针对各站所处位置分散、生产生活相对独立的特点和实际,积极探索生产运行管理中的科学规律,探索形成了注聚队“三合两分一调控”特色管理。

在运行模式管理上,“三合”是指通过三个“聚合式”的管理方法,即站间互动管理法、动态区域管理法和信息化管理法,达到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较少的投入换来高效运行,既保证了注入质量又使得休假有序进行;在绩效考核管理上,“两分”是指细化薪酬分配方式,以及采取细化检查评比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在数据资料管理上,“一调控”是指科学运用生产数据资料,调控注入指标、优化控制措施,使注入系统各项工作超前运行。

2 注聚队“三合两分一调控”特色管理的主要做法

2.1“三合”管理

2.1.1 站间互动管理法

以注聚队管理6座新老不一注入站为例,我们可以利用新、老站位置相邻的地理优势,就近结对组成三个大班组,进行站间互动管理。

对于站长,要求当一名站长休息,另一名站长要兼顾两个站的生产运行。

对于化验员,要求两个站的化验员在一方休假时,达到互相替代。

对于一类油层注入站和二类油层注入站相邻站的倒班人员,考虑相邻两站距离相距不足百米,因此在一类站内安装摄像头,临近注入站负责监控设备运转情况。同时取消一类站一名夜班人员配置,将另一名夜班人员配置到二类站,并由原来2小时巡检改为4小时巡检。这样4个站的夜班人员由原来的24人减为18人,减下来的人员充实到缺员的其它站。在条件完备的情况下,设置注聚队中控室,可以彻底实现无人值守[2]。

2.1.2 动态区域管理法

由于各站管辖井数不同,且相邻站的井也大多相邻,而巡井工只管本站的注入井,造成每个巡井工的工作量相差较大,同时存在管辖区域重叠。采取动态区域管理法,管井区域打破站的界限,按就近原则分4个巡检区域,根据区域井数配备巡井工人数,每组管井员工2~4人,人均负责所辖区域13-22口标准井的资料录取、巡回检查、设备及井场管理等基础工作。以往一个井位附近的两口井需要两名巡井工巡检,实施新管理方法后,一名巡井工可就近巡检两口井,节省了往返井上的时间,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每月对各井管理情况进行打分和排名,进行相应的奖金考核。每个季度对管理水平连续靠后的员工进行管井系数调整,降低其管井系数,直至管理水平达标。

2.1.3 信息化管理法

搭建网络平台,实现沟通零距离。注聚队站所位置分散,进行日常点名、开会、安排工作、培训、文件精神传达等工作十分不便。注聚队借助“互联网+”[3]的思路,通过组建多个网络工作群,将各班组、各工种,乃至全队分别建立群组,及时传达各种通知、安排工作和反应员工心声。还利用现有网络设施,对有条件的站所,通过站-队视频会议,进行网络点名和传达会议精神。这样每年可节约每天接送员工开班前会及其它会议消耗的约2500公里车程和约420小时驾驶时间,既增加有效工作时间又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完善自动化报表,加快数据提取。利用新建注入站已有的工控机系统,实现工控机提取生产数据自动生成报表。将各站报表通过局域网,传输至小队资料室,检查、汇总后上传报表,达到无纸化办公。这一方式显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每两小时采集单井泵压、瞬时流量等数据,每24小时生成《注入井原始班报表》、《注入站生产日报表》。以往6个站每天需要填写数据1.4万个,现在可减少1.06万个,年节约抄写数据工时1.3万个。

2.2“两分”管理

在绩效考核方面,该队本着“精细”、“创新”的目标,面对日益严峻的开发形势,克服人员基数大,井、站管理点多面广的实际问题,以解决人员紧张矛盾,充分挖掘现有员工潜能和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目的,细化了薪酬分配方式,探索实施了精细检查评比机制,努力做到精细生产,创新工作。

2.2.1 细分薪酬分配方式

根据岗位不同而设立岗位系数来计算薪酬的方式已经普及。该方法协调了不同岗位薪酬计算标准,但是细化到班组层级,各注入站的工作内容和形式都基本一致,无论站的规模大小都是10至11人在操作运行,而薪酬计算没有更细的计算方式。为了深入实践好薪酬分配[4]的宗旨,在全队范围探索实施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方式,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主要做法是:全队按照作业区下达的奖金总数,根据各岗位权重不同,计算出各岗位工种总分值,然后各岗位横向对比,依据设备工作量系数不同计算出个人工作得分,按照得分情况进行薪酬分配。

具体内容如下:目前工作量差异较大的是注聚工和巡井工两个工种,所以对这两个工种的工作量系数进行细化。其他岗位按照采油矿规定执行。对于注聚工,首先本队划出注聚工总奖金的20%进行浮动,起到分配效果,同时控制奖金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再根据各站机泵运行情况进行系数评定,计算出注聚工管泵工作量总系数,依据各站人均工作量系数与全队人均工作量系数的差值进行奖金分配。对于巡井工,同样本队划出巡井工总奖金的20%进行浮动,起到分配效果,同时控制奖金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再根据井运行情况进行系数评定,计算出巡井工管井工作量总系数,依据个人管井工作量系数与全队人均工作量系数的差值进行奖金分配。

每月队干部对注入井进行检查并打分,对巡井工得分进行排名。对于管理水平低的巡井工,通过减少其管理井数来降低工作量,直至所管井水平达到标准,并把多出来的井分配给能力强的巡井工管理,确保员工在多管井的同时管好井,实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2.2.2 细分检查评比机制

队内实行干部承包制,与作业区管理方式对接,依据“四项检查制度”进行评比,每月评出一个“五好”站。“四制度”即“月度检查”、“随机抽查”、“交叉检查”和“创优奖励”制度。

“月度检查”制度:每个月,全队干部利用三天时间,对各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当场打分定类,作为当月奖金考核依据。“随机抽查”制度:队班子成员不定期的对岗位进行抽查。其中包括安全隐患,近期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及三违情况等内容。“交叉检查”制度:每个季度组织各站所人员对各岗位进行交叉检查,让每个站所管理人员都能掌握本站的管理现状,使他们之间能够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创优奖励”制度:每个月评出一个“五好”站及“红旗”设备进行奖励,使各岗位时刻树立站排头争第一的思想,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好”即:注入站设备管理好、注入井设备管理好、安全管理好、资料管理好、站容站貌管理好。

检查时对每台设备、每项数据、每个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检查,查出的问题逐条拍照、记录,逐条整改、验收。每个月开检查总结评比会。通过现场观看照片和检查问题汇总表的形式,让每个站的员工都能知道自己设备存在的问题,其它站的问题也要引起注意,强化员工举一反三、未雨绸缪的能力。最后通过检查汇总的结果评比出本月的“五好”站及红旗设备,月度奖金进行奖励。

自建立实施细化薪酬分配方式以来,员工工作积极性有了明显改观,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3“一调控”管理

按照聚驱开发[5]注入系统管理规定,注入系统浓粘指标合格率要在90%以上,保障注入质量尤为关键。在日常管理上,采取井、站联合监控管理,做到安全隐患有监控,保障质量促生产。通过将注入泵机械参数、注入井设备信息、注入方案、配比、洗井周期、管线冲洗周期、单井油压、套压阀压以及各个节点的化验值等各项生产数据纳入计算机程序管理,利用程序自动生成各种表格、曲线和分析报告,主要实现五项功能:一是根据机泵各项数据的变化判断出机泵的运转情况及可能出现的故障;二是通过注入井设备信息库,监控井的安全隐患治理,从而规避安全隐患,显著降低维修成本;三是根据注入井压力上升速度,综合判断注入井洗井周期是否合理,给出注入井洗井周期;四是通过阀压与油压之间的差值,以及井口化验结果来提示是否需要冲洗单井管线,确定冲洗管线周期;五是根据浓、粘曲线及井口化验值,判断单井的浓、粘波动幅度,提示是否应该进行重点治理;六是根据注入站系统中影响单井粘损的五个节点所取的化验值的最大最小值,自动形成五个节点的标准值,利用粘损值通过各个节点依次加大损失的特性,采取倒查的程序来确定粘度损失加大的具体范围,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并且生成分析报告。

3 注聚队“三合两分一调控”特色管理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三合两分一调控”管理,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了岗位工作热情,员工工作实现了弹性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提升了整体管理水平,通过对注聚队特色管理模式的不断探索完善,在人力资源、装备资源进行优化同时,细化薪酬分配方式,创新检查评比机制,提升了内在和外在动力。

4 结语

新时期的大庆油田人立足“当好标杆旗帜”,努力在“精细管理挖潜,着力开源节流,实现提质增效”上取得新进展。注聚队“三合两分一调控”特色管理实践证明,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创新,能够显著提升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管井工作量薪酬
堡镇港北等四座水闸外移工程基坑降排水方案设计与优化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作量多源线性估算方法仿真
管井降水常见问题分析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排渗管井在尾矿库中的应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实验室工位考勤管理软件设计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