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0-01-17 01:08杨桂凤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功率出血量饮食

杨桂凤

(泰州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当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会伴随出现呕血、黑便等情况,出血更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休克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程进展快,患者发病后会存在极大的心理负担,不仅影响了预后还会增加再次出血的风险[1]。因此本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研究时间自2016年1月开始至2018年12月结束,将本院收治的5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据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例数分别为30例、28例。对照组男14例、女14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7.5±16.7)岁,出血时间1~24h,平均出血时间(12.5±0.3)h;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57.5±16.6)岁,出血时间1~24h,平均出血时间(12.5±0.5)h。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未见差异(P>0.05),可比性一致。

纳入标准:(1)患者经胃镜等措施辅助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2)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静脉曲张以及急性胃黏膜损伤等;(3)本研究征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排除标准:(1)存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者;(2)存在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3)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

1.2 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均采取统一治疗方式止血,对于出血过多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要及时输血。

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包括:健康知识普及、密切监测患者病情、日常作息指导。

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刚入院。指导患者办完入院手续之后,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以及患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交代好各项检查进行前中后期的注意事项。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取得患者信任,使其能够在治疗期间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以及护理依从性。(2)出血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同时伴有胸闷、无力等症状,受到病情的影响,患者极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甚至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此,责任护士要及时与患者做好沟通,帮助其详细分析病情,并做好鼓励工作,在进行各项检查时,叮嘱患者主动配合医生,确保各项检查顺利进行,使患者能够有积极心态。(3)康复期。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做好生活指导工作,帮助其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导致病情复发,同时要保证机体正常的营养需求。指导患者适当运动,一方面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另一方面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促进其康复。(4)出院时。明确告知患者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降低病情发展、复发几率的有效途径。日常生活中,应当禁烟酒、按时服药,心态积极,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做好自我监护工作,一旦发现大便黑色、呕血、腹痛等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况改善评分:利用焦虑、抑郁(SAS、SDS)自评量表进行测评,患者所得分值越高情况越严重,以50分作为分界值;(2)记录患者出血量以及止血时间;(3)护理质量评分:对认知水平、饮食控制、规范服药、不良情绪等方面展开评价,评价量表为本院自制,每项评价因子满分100分,分数与护理质量体现正比关系,即分数高代表质量优;(4)统计患者止血成功率以及再出血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版本,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数据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改善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心理状况改善评分比较未见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41.76±4.83)、SDS评分(42.14±8.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况改善评分比较

表1 心理状况改善评分比较

SAS评分SDS评分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护理前58.68±6.47 58.56±6.57 0.0700 0.9444护理后42.14±8.25 53.69±9.13 5.0607 0.0000护理后41.76±4.83 52.18±5.29 7.8415 0.0000护理前58.97±9.34 58.59±9.48 0.1537 0.8784

2.2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认知水平(90.28±6.37)、饮食控制(92.36±4.69)、规范服药(88.98±5.92)、不良情绪(89.99±6.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表2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28)t P不良情绪89.99±6.75 76.84±5.86 7.8977 0.0000认知水平90.28±6.37 82.39±6.58 4.6393 0.0000饮食控制92.36±4.69 83.55±5.87 6.3356 0.0000规范服药88.98±5.92 76.85±6.31 7.5537 0.0000

2.3 出血量、止血时间、止血成功率以及再出血率比较 观察组出血量(425.33±33.16)、止血时间(28.68±5.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以及再出血率分为:96.67%(29/30)、6.67%(2/30),对照组分别为78.57%(22/28)、28.57%(8/28),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出血量、止血时间、止血成功率以及再出血率比较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病变主要集中于食管、十二指肠以及胃部,患者出血后临床表现有意识模糊、头晕乏力、心悸等。当发现患者存在上消化道出血时要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调查发现由上消化道出血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50%,这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度,为提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科室已将此作为了研究的重点方向[1]。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SAS评分(41.76±4.83)、SDS评分(42.14±8.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认知水平(90.28±6.37)、饮食控制(92.36±4.69)、规范服药(88.98±5.92)、不良情绪(89.99±6.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血量(425.33±33.16)、止血时间(28.68±5.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78.57%,再出血率6.6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显著,P<0.05。具体原因为:阶段性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周到、全面的护理模式,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操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为消化科提供了新的护理模板[2]。在本文中护理内容重点从心理干预、止血护理、饮食护理、休克护理、延伸护理方面展开。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也减轻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为后期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护理人员针对疾病分型展开针对性止血措施,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止血,加快止血速度[3];由于病变集中于消化道,饮食护理的展开,有助于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而且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加重出血,不利于预后,有效的饮食护理还可以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休克是常见的并发症,及时的护理有助于预防休克发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最后针对患者出院后进行的延伸护理,有助于预防再次出血,提高预后质量[4]。

综上所述,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提升了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护理质量以及止血成功率,降低了再出血率,可以将此护理措施在临床一线推行。

猜你喜欢
成功率出血量饮食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春节饮食有“三要”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