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5 分钟生活圈的规划探索

2020-01-18 07:59朱晨光曲奕蒙丁晓琳六环景观辽宁股份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口密度生活圈步行

朱晨光 曲奕蒙 丁晓琳 六环景观(辽宁)股份有限公司

一、15 分钟生活圈概述

15 分钟生活圈是居民日常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即在15 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生活圈规划即从城市规划角度解决市民生活居住、设施服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因此研究认生活圈规划应当重点关注四大方面:需求—重点研究居民服务需求与现状短板;服务—生活圈公共服务要素配建标准与要求;布局—生活圈空间体系的规划布局;机制—生活圈实施与治理的政策机制。

二、全要素的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分析

国内社区空间治理的目标往往仅集中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而无论是从对日本、韩国还是上海的经验看,社区生活圈的空间目标需要各类空间要素共同协作,方能形成步行可达范围内生活需求的全方位满足,因此需要拓展关注更多的规划空间要素。与社区生活圈相关的规划空间要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虽不属于生活圈空间的目标愿景,但却是构筑生活圈不可回避的前提条件,如适宜的人口密度和开放的道路格局;另一类是生活圈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是生活圈的目标愿景,如多元的设施服务和丰富的公共空间等。以下分别从打造生活圈的基本前提条件、实现生活圈美好生活目标的规划策略两方面,分别分析各类空间要素的规划要求。

(一)打造生活圈的基本前提条件

1.适宜的人口密度

在居民的步行可达范围内,尽可能丰富地提供居民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是生活圈源起的重要原因。服务设施的配置需考虑服务半径的同时,支撑服务设施正常运行的最小服务人口规模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仅从设施使用的角度,在步行可达范围内,人口密度越大、人口规模越大,则设施的服务半径越小,可提供的设施类型也越多,因此生活圈需要一定的人口密度作为支撑条件;但从综合的居住环境的角度看,人口密度过大、开发强度过高,会影响到日照采光、城市风貌和道路交通等其他生活条件。因此,需要从兼顾设施服务和居住环境的两个角度,确定适宜的人口密度和开发强度。

2.开放的道路格局

在生活圈范围内,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是否能通过步行的方式舒适便捷到达,与道路网格局有着重要关系。在一定的道路面积比例的前提下,道路间距越大则道路宽度越宽,对于以倡导步行的生活圈而言,大的道路间距和过宽的路幅不是一个有利于微循环与步行安全的路网格局,进一步会影响居民对公共设施的舒适可达。因此,生活圈需要构筑一个开放安全的道路格局作为空间基础。

(二)实现生活圈美好生活目标的规划策略

1.多样化的舒适住宅

住宅是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生活圈首先需确保适宜的人均居住水平,同时通过多种类住宅的混合布局形成包容融合的社区氛围,避免单一类型居民集聚所导致的活力、安全等各种社会问题,进而影响到生活圈的品质。在确定住宅策略时,需关注城市或者社区现状住宅结构的问题、人口结构特征及城市发展对人口类型的需求等因素。

2.类型丰富、便捷可达的社区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是社区居民关注度最高的焦点,也是生活圈概念的源起所在,因此是生活圈规划策略和标准的关键内容。在公共服务设施的策略方面,尤其需要关注的重点是:指标体系需具有包容性,能适应不同年龄和收入的人口结构的差异化需求;服务类型需具有引导性,能符合新的生活趋势;设施布局需步行可达,体现生活圈的基本特质。

3.绿色开放、活力宜人的公共空间

当下,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在上海开展的一次社区生活微信调研中发现,由于网上办事的日趋普及,居民对邮局、银行、水电煤缴费处、移动等营业厅及铁路航空订票点等方面的出行需求急剧下降,同时对于广场绿地、文化娱乐与体育等休闲类的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因此需要在生活圈的公共空间类型、层次和系统性方面予以关注。①打造多类型、多层次的公共空间,包括构建公共绿地、广场、绿道、步行街与步行通道等形态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构建类型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既包括独立占地的公共空间,又包括附属开放空间;构建层次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既包括市级和区级公共绿地,又包括为周边居民服务的小型公共空间。②塑造高效可达、网络化的公共空间布局,小型公共空间5 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宜达到100%;居住人口密度较大的社区,小型公共空间宜做到步行3 分钟可达。

4.更多的就近就业机会

职住平衡需要通过区域统筹来实现,它并不是15 分钟步行范围内的必要目标,但生活圈的打造需关注在步行范围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于以年轻人居多的创意创业社区。

(1)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空间,构建合理的社区用地比例结构,并鼓励以公共交通站点或公共活动中心为核心,在其周边集中布局就业岗位。

(2)传承历史文脉的创新空间,鼓励将社区内的闲置建筑发展为嵌入式创新空间,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办公场所;倡导依托大学院校、研究机构,在临近地区提供科技创新空间;依托历史风貌区、旧工业厂房,提供文化创意空间。

(3)提倡建筑复合利用,在同一建筑中综合设置商业、办公与住宅等多种功能,提供便利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三、结语

15 分钟生活圈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目标而不是路径,而城市的生活圈规划应当提出的是达到这个目标而可以提供的多条路径和对策。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直接控制城市开发建设的法定规划依据,为保障“自上而下”的落实,应当强化控规的作用,将控规作为落实生活圈规划的主体。

猜你喜欢
人口密度生活圈步行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模式探析
魔方小区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与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
步行回家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高速铁路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关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思考
厦门市流动人口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