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探讨

2020-01-18 18:24李长江兰艳素韩冰冰郑玉船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思政

李长江,兰艳素,韩冰冰,郑玉船,周 权

(黄山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人才培养历来都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专业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思政教育“一核三环”中重要的一环[2],如何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且自然地穿插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正确的三观熏陶,从而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是当下课程思政工作研究的重点[3,4]。

有机化学是很多学科的支撑学科,如化工、生物、药学、医学、农学、环境、材料等[5]。而《有机化学》课程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低年级开课,是后续相关课程学习的基础,更是开展相关专业学生思想教育的载体。所以如何在《有机化学》课程的施教过程中很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十分重要。

1 课程思政的内容挖掘

教学内容是课程思政的载体,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6]。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如果过于单调,或者与专业的知识联系不大,强行进行简单的拼接,不仅会破坏整门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无法到达学习的效果,还可能会引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抵制情绪,适得其反[7]。所以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筛选,充分梳理并发掘教学内容中合适的切入点,收集有关的代表性案例,必要时进行合理的加工雕琢,使之与专业知识有很好地贴合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悄然声息地开展课程思政,使学生自觉的接受教育,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

1.在介绍《有机化学》教材时,着重介绍目前最具权威性的有机化学教科书的编写者,忠诚爱国的有机化学家邢其毅先生,在抗战时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投身祖国的革命事业。在讲述醛酮还原反应的时候,着重介绍基斯内尔-沃尔夫-黄鸣龙还原法,给学生科普以我国化学家命名的有机人名反应,提供《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作为参考书,布置学生课后收集以华人化学家命名的有机反应,以此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炔烃和二烯烃这章,设置诺贝尔奖之旅环节,通过介绍D-A 反应、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和聚乙炔等3 个诺贝尔奖,指出我国目前唯一和化学相关的诺贝尔奖,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此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奋斗精神。

2.一提及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污染,刺鼻的气味,横流的污水,有毒的废物。所以在烷烃这章中,介绍汽油时,可以着重介绍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无铅汽油的发展过程;在烯烃这章,可以介绍为了减少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羟汞法脱汞反应的改进过程;介绍聚乙烯时, 展示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展示“白色污染”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良好的环保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正确价值观,介绍可降解塑料的相关知识,灌输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激发学生彻底改变人们对化学传统认识的使命感。

3.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选手取得佳绩,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应用型高校,工匠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它是职业道德、能力和品质的集中体现。在立体化学这一章中,巴斯德借助放大镜,将酒石酸盐的晶体颗粒耐心地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溶解后,测溶液的旋光性,从而发现手性现象的故事。在含氮化合物这章中,化学家Perkin 设计合成奎宁,多次实验均未成功,却偶然发现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化学染料——苯胺紫,而Perkin 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他仍然专心致力于化学的研究,最终成为著名的化学家。通过这些故事的介绍,向同学们诠释静心专注,精益求精;不惧失败,实事求是;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工匠精神的内涵。

4.在酯这一章中,借助硝酸甘油酯来介绍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从而介绍诺贝尔奖,尤其是诺贝尔和平奖,强调和平发展的理念。同时指出硝酸甘油酯除了是一种伤人的炸药,还是一种用于救治冠心病和心绞痛的药品,提醒同学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有辩证唯物的思维,要学会多方位思考问题。

5.生物碱这章,给学生观看警示小视频,充分了解鸦片等毒品给社会带来的重大危害;在醇一章,强调假酒、酗酒和醉驾的危害性;羧酸及其衍生物一章,通过手性药物沙利度胺致畸,产生海豹娃,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的实例等,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内容最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以传授[8]。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还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也是课程思政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多是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不佳[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要将学习的决定权还给学生,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改变“一言堂”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提问、讨论和合作等方式,鼓励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索,发现并接受新知识,同时于无形中将思政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要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需要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体系和思想品质的形成中,让课程思政做得有血有肉,饱满起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机化学》的知识结构尤为复杂,知识点多,每一章节自成体系,同时章节之间又互有联系,所以需要更加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借助翻转课堂,通过讨论法、案例法、项目法、自主学习法、问题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使用,化繁为简,变无趣为有趣,打造真正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有机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不仅要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更要承担起作为学生思政教育重要载体的作用,作为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掘《有机化学》课程内容里面的思政元素,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加以传授,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思政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