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学校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

2020-01-18 18:24项兴佳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考核课程

项兴佳

(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各个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许多新兴研究领域,如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及制药工程等就是在微生物学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该学科具有实践性强、受益面广以及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具有推动生物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作用[1]。目前我国微生物学教育几乎是沿袭着多年不变的内容和模式,亟待进行改革和创新[2]。科教兴国,作为新世纪的大学教师,应该立足根本,勇于尝试,一方面快速对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对其改进使其适合国内教学,另外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 传统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外的微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及模式已经进行转变,具体表现在大学的微生物学已与其他生物学学科交叉融合,比如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侧重与各种高新生物技术方法(如宏基因组学技术等)交叉,在微生物学的教学方式上通过学科融合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期满足复合型微生物学人才培养的需要[2]。

传统的微生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都相对落后,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欠佳、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以及考核方式呆板等问题[3]。另外微生物学是实践性科学,虽然高校微生物学相关专业开设实验课,但是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陈旧,没有设计学生创新环节,学生只是呆板按照实验步骤重复,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弱。这些教学中的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脱节。因此微生物学教学亟待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扭转教学方法的落后局面,以期培养新时代微生物学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1.1 微生物教学模式落后

主要体现在微生物学的教学形式单一,千篇一律的采用教师唱“独角戏”的形式,更有甚者照本宣科,应付了事,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教学形式只重视理论灌输而忽视能力培养与素质熏陶,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很显然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方法严重脱节。

1.2 微生物学教材内容陈旧

体现在教材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学生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设置实践环节,增加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如今教材实践内容不足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学生未毕业而知识已经落后的被动局面,势必增加学生就业难度。

1.3 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欠佳

传统的课程考核多以课堂出勤(一般占比30%)和期末考试(占比70%)来计算学生的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也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大多学生平时不学习,等到考前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本课程的考试,没有考虑对学生实践知识的检验,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更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首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总之,培养具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基于此,探讨先进的高等学校微生物学教学新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1 宏观层面策略

2.1.1 高等学校政策的转变

目前在高校有“重科研轻教学”的观点,很多教师不愿意上课,更不会努力备课,导致一些老师应付了事,课堂上照本宣科,完全不管学生学习情况。高等学校教师不愿意上课主要是受到学校政策影响,因为上课对职称晋升贡献比科研小很多,高校教师科研做得好、科研项目拿得多,得到晋升的机会更大。所以高校政策需要改变,把教学与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政策导向转变高校教师的观念。

2.1.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完成高质量教学的保证。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既要吸纳优秀人才,也要为现有教师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能力。如果微生物学任课教师对教学不负责任,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4,5]。微生物学教师不仅需要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还须具备现代化教育理论。如今高校招聘专职教师,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知识的储备相对渊博,但是教学经验相对缺乏。高校应该重视新进教师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教育心理学等理论来指导教学工作。此外,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际或者国内其他培训,拓宽青年教师的视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2.1.3 完善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选择体系完整、内容详实并且涵盖本领域最新知识的教材,对确保微生物学教学质量具有极大作用[5]。教材选择需要微生物教研组全体老师用心考察,精心筛选,最终确定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微生物学教材。在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微生物教研组全体老师应经常开会讨论,有意识地优化教学大纲,根据不同专业自身特点调整某些章节内容的学时数,突出重点内容。此外修订教学大纲应该考虑新时代微生物学教学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全体微生物学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努力,针对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甄选教材,优化教学大纲。

2.2 教师个人层面策略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其实就是要求教师个人吸纳别人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具体来说教师个人在教学改革中应争取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2.2.1 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首当其冲就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原来的灌输式改为提问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以及问题导向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课程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8]。教学过程中根据微生物学不同章节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采用一课多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摒弃过去的死记硬背,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2.2.2 引入前沿热点研究,充实课程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新的学科,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教师非常有必要引入前沿热点研究[9],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和趋势,方便学生将来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更快地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微生物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增加前沿热点研究内容。在讲授热点前沿研究时候,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即要求学生在下课后自行查阅更多的研究内容,并且整理成小论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此外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学中引入微生物学前沿和热点研究可以对微生物学教学内容进行实时更新,有利于学生更早定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2.2.3 课堂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

微生物学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比如微生物发酵(酿酒、制药等)。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微生物学时,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实践有机结合。教师在讲解微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后,应要求学生进一步查阅文献并设计相关实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目前很多高校提倡研究型教学,即学生在接受本科教育的同时接受一定意义上的科研锻炼。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是研究型教学顺利实施的保证,即本科生在二年级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些科研工作,这些科研任务可以是导师研究课题的细化分支,也可以是学生与导师共同申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在导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后向学校提出资助申请,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科研成果除通过发表论文体现外,也可以进行相关的学分认定。微生物学目前发展态势强劲,通过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集合,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微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型创造性人才。

2.2.4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考核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以及督促学生更系统和主动地学习。传统的考核方式单一,造就学生临考前突击,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所学知识并没有融会贯通,也不能联系实际,所以说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考核体系的改革就是建立一种综合的考核方法,涵盖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课程参与程度。其中理论知识考核包括书本中重要的内容以及课后知识拓展;理论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必须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微生物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学生“生搬硬套”的现象。实践考核主要体现在学生独立完成科研项目,并且要求学生进行项目答辩,导师根据科研成果划定等级,给予分数。课程参与度考核体现在课堂讨论、课堂出勤和课堂提问等内容。

3 结 语

在着力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时代大背景下,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全体微生物学教职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推动和完善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工作。本论文强调微生物学课程改革需要在宏观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采取双重手段,以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素养。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高等学校政策支持和全体教师不断探索,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考核课程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