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变化中感悟人物形象

2020-01-18 08:38帅晓倩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花生米表姐父爱

帅晓倩

左读范文

一亩地的父爱

我上初中时,有一次趁星期天从学校回家,见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晾晒着刚从地里收获来的花生。那年月,花生对我们来说是稀罕物,只有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家里才可以买半斤或一斤,平时根本无法吃到。后来,乡里号召村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大面积种植花生,并免费提供种子。村里大部分村民改种了花生。而我家仍旧种植的是小麦。倔强的父亲始终认为老百姓以食为天,花生米难道能顿顿当饭吃?

晚饭时,闻着从邻居家飘来的煮五香花生米的味道,我抱怨父亲当时没选择种植花生,不然我现在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花生米,还可以带给老师和同学们吃。父亲骂我没出息,说人可以被饿死,但没有被馋死的,让我长点出息,像个男子汉。但母亲坚持要到邻居家买一些花生来给我吃,父亲却坚决制止,两个人继而发生了争执。我在心里站在母亲一边,因为我知道,父亲之所以急红了脸阻拦母亲去买花生,一定是虚荣心作怪,生怕邻居嘲笑他当初没种花生的失算。

父亲和母亲的争吵让家庭气氛很压抑。我因为第二天要早起赶回学校,就抱着对父亲的些许不满早早睡下。第二天刚睁开眼,一股扑鼻的煮五香花生米味道就飘了过来。我趿拉着鞋奔到灶间,见父亲蹲在地上往炉膛里添着柴,母亲正在蒸气弥漫中从锅里往外捞煮熟的花生。一定是母亲最终说服了父亲,从邻居家买来了这大半盆花生,我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

母亲说:“你爸在咱们都睡熟后,一个人冒着风雨,悄悄到村里人秋收完以后的花生地,一镐一镐刨了一夜,把一亩多地深翻了一遍,才一粒一粒捡回了这大半盆花生,要亲手煮给你吃。”我心头一热,这才平生第一次真正意义细看蹲在灶间的父亲: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明灭的火光照亮了脸上沟壑的底部,虽然被灶膛中倒呛出的烟熏得不停咳嗽,但微眯的双眼分明透着一种笑意。我这时才第一次发现父亲真的老了,也第一次看到倔强的父亲流露出来的笑会这样充满温情。望着父亲放在灶旁烘烤着的湿透的衣服,我心里发热,泪往下流,滴在了那冒着热气的花生上面。

“不许吃着东西掉眼泪,要有个男子汉样!”父亲又大声教训我。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吼声是这样的悦耳,我期望父亲永远这样教训着我。

走出家门去学校时,我绕道到父亲夜间捡花生的那块地,见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冒着丝丝雾气。我心口异常温暖,不只是我的衣服里面揣着一包还未凉透的熟花生,最重要的是我感到那被父亲深夜刨过的一亩土地,处处都在透着父亲对儿子无声的关爱。

那一亩地的父爱,让我终生无以回报。

(作者王照科,选自《散文选刊》)

亮点借鉴

1.情感真实有变化。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变化贯串始终,随着情节发展一步步揭示出深刻的情感。由最开始抱怨父亲没有种植花生,自己因嘴馋吃不到花生的不满,到经过母亲的解释与“我”对父亲烧柴煮花生情态的细致观察,情感发生了转折,变为感动、感激,最终在“我”经过那一亩已经被父亲刨过的土地后,情感升华,使“我”终生难忘父爱。作者的情感真实自然,其变化在带动情节发展的同时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使故事更加有曲折性,由浅入深的节奏不显突兀,易使读者代入。

2.形象刻画有细节。展示父亲形象时,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除作者直接写出的“倔强”外,蹲在灶间的父亲花白的头发、微驼的背、布满老茧和伤疤的大手、长有沟壑的脸、微眯带笑意的双眼,都显示出父亲是一个勤劳、质朴、不善言辞但对儿子充满爱意的农民。这些细节的刻画,映衬着他的“倔强”,展现了“父爱如山”这句话的含义,使父亲的形象丰满起来。

不曾察觉的爱

◎尚 丽

两棵并头的白杨树,一大一小,在春风的吹拂下同时晃动,树梢那一片片的胖绿叶子,像拨浪鼓似的,左右摇摆,沙沙声代替了咚咚声。看着窗外的白杨树,听着沙沙声,我想到了表姐……

父母分居两地,不方便照顾我,等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便将我从福建送回外婆家。在外婆家,我再次见到大我几岁的表姐,印象中她是一个活泼热情的人。她的一头长发带些自然卷,瓜子脸上有一双迷人的“狐狸眼”,鼻子稍挺,小嘴红红的,像刚刚偷吃过樱桃一样,整个人看起来小家碧玉,温柔亲和。想到即将有人陪伴,我内心的孤独感减少了许多。

可温暖的日子只过了两年,表姐就不再对我“友好”,她一有机会就“欺负”我。平时放假在家,我会自觉地做一些家务。而表姐通常是坐在客厅的红木长椅上,跷着二郎腿,嘴里吃着零食,眼带笑意地“指派”我做事,事后还要评价一番。我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感觉到了“寄人篱下”的难过。

那一次,洗衣机刚洗好衣服,表姐就催促我去把衣服晾了。因为身高限制,晾衣绳的高度太高,我只能尽力踮着脚将衣架挂上,晃晃悠悠地险些摔倒。表姐倒好,等我晾好衣服才慢吞吞地走过来,说我衣服晾得不对,嘴里说着,手上却没有行动,只等着我又踮脚略带颤抖地把衣架取下。她又说:“把衣服取下来,翻个面,衣服就不容易晒掉色;也不能直接用衣架顶着,挂久了衣服会变形……”想着自己天天做家务,表姐却坐着“指挥”的样子,我越来越委屈,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马上就要决堤。表姐瞥了我一眼,转身进屋,只留下一句话:“这是最简单的生活常识。”

进入初中,我很少回家,表姐学习也忙,耳边自然少了唠叨,变多的是寝室舍友的夸贊。相比而言,我的床整洁,被子叠得好,毛巾和牙杯干净,她们都说我生活经验丰富,老师也让同学们向我学习……这让我感觉很自豪。

慢慢地,我明白了,对于表姐的“指派”,我需要多一份感激。

细节不断被放大,表姐为了扶我伸出的胳膊,怕我烫伤时关注的眼神,夹着菜往我碗里送……这些都是她对我的关心。她的“懒惰”其实是在锻炼我,她的言语严苛,是在帮我成长,她嘴里“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其实并不简单,覆盖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表姐帮我补上了父母对我生活教育的缺失,也帮我补上了心里那块缺失的爱,只是我未曾察觉。

(湖北谷城县盛康镇第三初级中学)

点评

因为长大后的一些小事,以前所有被爱的细节显现放大。以前没有感受到爱,只是因为未察觉。小作者这样的生活经历会引起很多有相同体验的同学的感触,虽不是亲姐妹,但表姐平时的督促促进了“我”的成长,也为“我”补上了成长中缺失的教育。小作者对表姐的情感时时变化,欣慰、难过、委屈、感激的情感递进,道出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猜你喜欢
花生米表姐父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四粒花生米
表姐“着火”了
椭圆表姐的来信
父爱如山
与众不同的表姐
花生米翻跟头
父爱在哪里?
炸花生米省油又香脆的小妙招儿
沉默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