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智慧校园建设及教学过程可视化管理

2020-01-25 16:21缪志国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学管理大数据

缪志国

【摘要】从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国务院、中办、国办、教育部等五部委连续就中国教育改革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直接吹响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集结号。如何执行教师培训、信息化、共建共享关键词,“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文章从新—轮智慧校园建设、教学管理可视化两个方面进行了有效实践。智慧校园建设强调实时数据互动为先、师生互动个性点播、智慧教学管理跟进三个方面。教学管理通过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应用,实现了教学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彻底摒弃了管理的琐碎和人情化。同时,通过管理平台的使用,真正实现了“共享学校、共享教师”的理念,为中小规模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学管理;大数据;教学管理可视化;共享学校;共享教师

一、背景分析

从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国务院、中办、国办、教育部等五部委连续就中国教育改革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直接吹响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集结号。其执行关键词就是三个:教师培训、信息化和共建共享。

通過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二、智慧校园建设

1.环境建设:实时数据,互动为先

现在,学校网络千兆接入教育城域网,千兆到桌面;无线网络采用华为AC+瘦AP系统,达到校园全覆盖,完全满足了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学校信息系统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一级。学校台式电脑生机比达3.67:1;教师办公电脑师机比为0.65:1。另外,学校拥有的平板电脑能满足两个班学生学习需求。每个教室、活动室、阅览室都配备有电子班牌,校园网站互联互通,实现了相关信息发布和交互功能。公共区域还配备了科普电子触控屏。

2.资源建设:师生互动,个性点播

资源的积累需要由野蛮式积累向应用化成长转变。目前我们使用的是“好未来”数字资源库、扬中市教育资源库、镇江教育云资源库、校本特色教育资源库、语文和英语分级阅读资源库、江苏省空中名师课堂等。利用镇江教育云平台,100%的教师、93.7%的学生开通了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个性化、精准化的资源推送。学生电脑绘画、创新方案、创新作品、机器人程序等资源上传到镇江教育云平台,实现了展示与共享。

3.师生发展:学校要发展,校长先发展

学校校长、分管校长首先要是这个方面的骨干。管理团队有清晰的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思路,要将平时工作与绩效评价相结合。

学生发展:学生利用镇江教育云平台提供的个人空间,获取、存储、加工、发布信息,进行学习交流,开展自主学习,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发展:能利用ACTS、“好教师”教学管理云平台等进行教育教学、教研、评价和管理。(见图1)

4.融合创新:智慧教学,管理跟进

智慧教学:有效应用是第一位的,深度融合是渠道抓手。利用“好教师”教育云平台教师教学五认真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智慧课堂、双师课堂、数字学习,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五个领域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形成以教材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反馈可视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模式。

智慧管理。利用ACTS检测系统对学生进行学科考核,实现教师教情、学生学情的及时精准反馈,从而服务于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利用“好教师”教育云平台实现了智慧管理与服务,学校建设了主网站+移动端+云平台的网站集群,平台移动化将是趋势。移动端利用信息发布快、数据流量小、可移动浏览与管理的优势助力主网站。学校对钉钉办公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集成了考勤打卡、调课代课、个人事务、物品报修、物品申购、课间巡查、行政办公、资源共享、档案管理、报表系统、信息交流、家校互通等12个大模块,涵盖了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三、教学过程可视化管理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技术上的关键词是“互联网+”,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AI)、共享等。这就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共享学校+共享教师。这不仅仅是一个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一个对未来学校,乃至未来教育的颠覆,而且极有可能是最能解决当下教育不均衡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学质量的提升,无外乎关注教学各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教研。当下对于我国教育发展最不均衡的广大农村学校而言,优质师资的匮乏、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缺失、教师成长渠道单一、教师教学管理不规范,学校管理无法可视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见图3)

“好教师”教学管理云平台,是我们现在使用并将进行区域化部署的好工具。这个平台是目前最契合“互联网+”教育理念,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共享学校+共享教师”的工具。将相关学校结成联盟学校形成共享学校,将不同学校的学科教师结成大的教研组形成共享教师,从而共享优质资源。这特别对小规模学校、地理位置偏远的学校具有实际意义。(见图4)

1.教师教学过程管理可视化

备课:分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集体备课采用五备三案式过程,由联盟学校的大组长或者骨干教师牵头,按照学期初制度的计划落实。由主备先备初案,然后专家、学科组成员研讨,再由主备形成共案分享。组内全体老师根据教情学情的不同对共案进行修改形成个案。这个过程提升了教师的备课能力,同时形成了精品教案资源(图5、图6)。个人备课,我们采用的是骨干或者行政审核制(图7)。个案我们的要求是目标简单明了,重点难点把握准确,过程清晰有效,课内检测到位,课后作业合理(图8)。

上课:采用随堂课跟踪的形式。听课者只需要一台手机或者PAD,打开以后能看到当天所有的课程,需要听哪个自己选择。听课的时候听课者可以边记录边评价,同时能看到教案,从而能对比教师教案与课堂落实的分离度。这样一是解决了无教案上课的问题,二是解决了不按教学计划执行的问题,三是解决了案课分离的问题。听课者可以动态地记录课堂,可以拍、录、评、记,形成一个多媒体听课记录,同时会自动生成听课本。被听课的老师可以通过平台看到大家的评论,从而进行课后研讨。上课每个环节是要求老师注明时间节点的,方便听课者。(见图9)

作业:作业是备课的必须项,不备作业不能提交教案。一是课内作业,有没有体现你的重点难点,二是有没有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检测。课后作业内容同上,但需要注明学生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各层次学生完成的难易度。

辅导:这是目前所有教科研中最忽视的一个问题,几乎查不到有价值的研究。我们采取的是家长评教、学生评教的方式。通过平台进行师生点对点式的辅导,答疑解惑,增进情感。后台能统计出相关的数据。

考核:我们采用的是ACTS学业评价系统,从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对每个学生进行点对点的个性化分析,针对每一个题目,找出得分点与缺失点,并提供解决方案。

2.管理者管理过程可视化

平台会将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全部在后台通过数据、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管理者自身教学过程所有人都是能看到的,同时他们的管理过程,如听课、审核、教研等数据在后台都会被统计出来。数据不会说谎,数据不讲人情,数据最能客观地反映每一个环节的真实度(图10、图11、图12)。

教师个人、教研组、学校成长过程可视化:从个人信息、培训课程学习、教学实践、信息技术测评2.0、教师档案袋、精致化管理六个维度形成学校、教研组、教师画像。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体就能根据画像分析自身成长的优缺点,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改进与提高(图13图14)。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教学管理大数据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