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影视表演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探究

2020-01-25 16:24温海涤
大观 2020年9期
关键词:影视表演创新探究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艺术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追求热情。高校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且始终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专业实操技能和理论知识,希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文章通过分析影视表演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改革创新路径,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经验,提升表演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影视表演;教学改革;创新探究

注:本文系“影视表演课程改革与实践”(长师高教[2018]52号)研究成果。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提倡高等教育要从传统的学术型教育、技术型教育向社会综合应用型教育转变,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托国家倡导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是高校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方向。影视表演是在掌握人物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的表演,主要通过语言、声音、表情、肢体动作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展示。高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要依托生活诠释对表演的理解,使表演成为生活习惯,以提高表演水平。

一、高校影视表演课程特点

影视表演是一门实践艺术,主要通过研究人的特征,进而通过自己的语言、声音、表情、肢体动作等对人物形象进行诠释。影视表演是演绎他人的人生,是人演人的艺术。高校影视表演课程教学要以学生的体验和体现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和设计,使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悟性对人物形象进行体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个性差异,对同一人物和情境的理解不同,在表演时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影视表演课程设计时要多为学生创设情境,多给学生预留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多练习、多感受,进而提高表演水平。

二、高校影视表演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科学性不强

影视表演是一种开放性的表演艺术,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人物形象刻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影视表演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影视表演的教学目标。但目前高校影视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却不强,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过于重视表演理论基础知识,忽视教学实践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理论教学内容多,且内容相似,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单一,无法将知识与表演的声、台、形进行结合,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专业定位不准确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影视表演教学也向多元化发展,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明确影视表演的专业定位。但目前不少高校对影视表演的专业定位都具有同质性和模糊性,导致课堂教学设计无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点进行,使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影视表演是对国家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高校影视表演定位不准确,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精英人才。

(三)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影视表演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知识传播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教师的数量却无法与学生的数量相匹配。有的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基础薄弱,缺乏实际的表演经验,无法在教学中融入最新教学方法,无法对教学进行创新性改革,也不能参与到学生的表演讨论中,导致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高校影视表演教学创新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基础,作为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文化功底,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以实现对剧本人物的深入理解,在深刻解读的基础上将人物的灵魂表演出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强化对学生文学修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多元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对人物进行深入理解和刻画外,还应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需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多为学生创造表演练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表演过程、表演结果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了解自身不足,进而进行针对性学习。教师对表演情节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对重构作品进行创新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表演能力。

(二)运用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夯实表演基础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模仿、运用、創作三个递进环节逐渐加强的。高校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也要依托这三个环节,使学生从模仿到创作,通过发散思维的调用,夯实表演基础。学生的表演能力不仅包括实际表现力,还包括专业技艺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的培养素材,依托学生对更高层次的情感、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让学生在实际表演时能体验不同需求的满足。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影视表演教学,能使学生在表演时不仅可以从人物形象、对白入手,还能将人物的感染力和剧本的创新力表现出来。学生在不断表演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夯实表演基础,达到举一反三的表演境界。学生通过基础的夯实,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安全、尊重、归属、认知需求,在获得教师与同学肯定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拥有广阔的胸襟,以利于未来就业和全方位发展。

(三)依托多元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影视表演属于艺术性表演,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基于自身对文化的认知及生活经验提升专业表演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表演学习兴趣,以文化课和专业课为辅助,依托多元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表演练习时,一般是先基于自身的生活习惯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以不同表现形式完成表演。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同时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依托多元化表演形式提升学生的自我表演能力。社团表演和比赛表演等可使学生磨砺素质,从而提升自身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表演,使学生在欣赏自己的基础上接纳不同的艺术形式。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表演讨论,通过欣赏不同的表演视频,有效完善个人能力,也可以结合鉴赏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分析和反思,进而提升表演效果。

(四)依托舞台根基,促进学生表演实践的进步

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进入学校后,对表演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会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表演主要是为了在影视剧拍摄时向观众展示自己的表演技巧。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理论性过强,将淡化学生的美好幻想,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只追求表演实践,不关注理论知识学习。学生一旦缺乏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辅助,很可能会使表演缺少框架和内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舞台为依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表演练习相结合,避免学生偏理论或偏表演的极端学习现象。依托舞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利于学生夯实理论知识基础,利于学生在表演时将人物诠释得淋漓尽致。影视表演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表演实践。教师只有依托舞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才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表演实践,理解理论知识和表演的内涵,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表演实力,最终提高表演能力。

总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交互,教学模式的创新,利于学生创新学习路径,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校影视表演教学主要是培养优秀的演员,但对一名演员来说,他的表演不仅是表演本身,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丑的判断。对影视表演课程进行改革创新,能帮助学生夯实表演基础,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表演内涵的基础上提升表演能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隋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编剧课程教学探究[J].戏剧之家,2019(3):176,178.

[2]肖魁.高職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考[J].传媒论坛,2019(3):173-174.

[3]王聚伍.浅析戏剧影视表演的课程教学[J].北方音乐,2018(11):223.

[4]王鑫鑫,胡骏菱.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数码设计(上),2020(1):238.

[5]钱态.关于表演课程改革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8(3):201-203,56.

[6]苏苏.对新时期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艺海,2017(3):95-98.

[7]阎虹.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艺术科技,2017(8):370.

[8]王铭勋.高校表演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7(12):100.

[9]温雅欣.新时期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探讨[J].当代音乐,2018(7):24.

作者简介:

温海涤,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影视表演创新探究教学改革
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探究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探析
影视表演中的形体教学刍议
探讨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