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泉壶”的陶刻之美和人文雅韵

2020-02-07 06:56顾逸芝
山东陶瓷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人雅士陶刻铭文

顾逸芝

图1 乳泉壶

从紫砂的发展历史来看,尽管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却走出了一条令人称奇的道路,紫砂器从普通的喝茶用具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赏玩之物和情感寄托,其中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和铭文刻绘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紫砂文人壶的滥觞,成为了紫砂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之一,因为其它的瓷器无论是从造型、材质,还是装饰方面,都无法与紫砂材质所比拟,在良好的原料基础之上,清代的溧阳县令、西冷印社八大家之一陈曼生在为官的同时,把他的书法功力和篆刻艺术都倾注在紫砂艺术之中,由他设计、铭文,杨彭年兄妹制作而成的“曼生十八式”成为了紫砂文人壶的典型代表,直到今天依然长盛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紫砂文人壶在器型的设计方面非常具有想象力和抽象性,蕴含着故事和传说,在铭文的内容里面也是融合了许多作者自己的感受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非常具有启迪意义。

图1“乳泉壶”是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艺术审美的传统器型之一,其中的陶刻装饰也是富有特点,在壶颈位置装饰,既低调内敛,不影响壶身的整体流畅性,同时把此壶的内涵和寓意完美的呈现出来,可谓是匠心独运,用心良苦之作。此壶壶身饱满圆润,壶底微微收拢,端庄稳重。壶嘴小巧玲珑,造型雅致,出水非常爽利,与之相匹配的壶把则圈卷自然,弧度合适,端握舒适,壶盖凸起,压合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壶钮精致,工艺细腻,拿捏称手,非常适合摩挲把玩。壶上的陶刻装饰更是亮点,题材来源是清代乾隆皇帝的《荷露烹茶》:“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李相若曾经识此,底须置驿远驰求。”其中两句,字体清隽飘逸,刻绘老辣流畅,把乳泉的由来和其中的文化内涵阐释出来,同时彰显了非凡的陶刻功力和对于不同题材的驾驭能力。“乳泉壶”造型优美,惹人喜欢,工艺精湛,出手不凡,流畅的线条搭配不落俗套的陶刻手法,向我们展示了浓浓的书卷气息和金石韵味,此壶在茶座之上,定然能够熠熠生辉,吸引壶友们羡慕的目光。

从紫砂的材质来看,色彩主要集中于五色,是自然烧制而成的结果,色泽稳重,非常的低调内敛,同时质感如玉、颗粒感强,特别适于陶刻装饰,许多的文人雅士以坯为纸,在上面或书法、或绘画,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字随壶传,壶随字贵”,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之中相得益彰。紫砂陶刻的题材不拘泥于固定的框框条条,而是天马行空,随性而为,特别符合中国文人的胃口,在紫砂陶刻之中,既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山水画卷,也有一人独钓一江秋的深远意境,有“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的豪言壮语,也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细腻思绪,在这些绘画和书法陶刻之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陶刻艺人的金石之功,正是这种集各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紫砂壶,让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书卷气息和文化韵味,仿佛走进了古人的世界,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乳泉壶”正是把“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的这种清雅淡薄和对于茶的喜爱之情用陶刻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结合色泽嫩黄,造型流畅的乳泉形态,让我们在使用此壶喝茶品茗的同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中流淌的不仅仅是香茗,还有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绵绵不绝的人文雅韵。

紫砂艺术从诞生开始就和文人雅士结下了不解之缘,以明代仕人吴颐山的小书童龚春创制“树瘿壶”为开端,紫砂壶就在文人阶层广泛的流行开来,他们在使用紫砂壶的过程之中,创作了许多关于紫砂壶和茶叶的诗句,记录了其中的诸多趣事,让后人至今读来津津有味。在他们的参与铭文、装饰和宣传之下,紫砂器的形态更是从饮茶到书房装饰、欣赏陈列等等发展的多种多样,紫砂文化席卷了神州大地,让我们在享受悠闲生活的同时,从中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文人雅士陶刻铭文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歲朝图 文人雅士篇
古代文人雅士的合称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夔膚簠铭文读笺
壶铭文集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