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抖翅 长三角带着新“使命”启航

2020-02-07 02:52鸿雁
中国商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使命长三角高质量

鸿雁

今年9月10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负责同志举行专题视频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20日在安徽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讨论如何做好中央赋予长三角更高历史使命的“答卷”。“蝴蝶”抖翅,长三角带着新的定位和新的使命扬帆启航,将在中国经济的大舞台上展现出更为壮丽的风采。

历史悠 地位重

在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看来,长三角的历史发展地位决定了其具备增长极效应,在稳定宏观经济、带动提升国家竞争力作用和区域协调发展上能够发挥强大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之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孕育着中国的农业、手工业,使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城市群。

从明代到清代,长江三角洲出现了九座较大的商业与手工业城市。纺织业及交易中心为南京、杭州、苏州、松江,粮食集散地为扬州、无锡、常州,印刷及文具制作交易中心为湖州、上海(元代始设县)当时已发展成为沿海南北贸易的重要商业中心。

鸦片战争后(1842—194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条件下商品经济初步大发展,新兴现代工商业城市群形成。

计划经济体制年代(1949—1978年),中国选择了苏联式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型经济发展战略,各城市千篇一律大办工业,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使得城市功能趋同,城市化进程极其缓慢。

1983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總理姚依林在《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初步设想》中指出,长三角经济区域规划范围可先以上海为中心,包括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等城市,以后可根据需要逐步扩大。

1992年6月,“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上提出建立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

1996年,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由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取代。

2004年3月,陈焕友等38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议“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

2006年11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已基本结束。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长三角的范围确定为江、浙。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5年12月3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举行。

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8年9月27日,由沪、苏、浙、皖文明办联合主办的长三角全国文明城市(区)文化交流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同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规划范围为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全部区域。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新担当 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无论是从人均GDP还是研发强度来衡量,整体上看长三角地区都是全国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它有基础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地区和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地区。

截至2019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达2.27亿,区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生产总值23.72亿元,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中国近1/4的经济总量、1/3的进出口总额,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张燕生表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赋予了长三角地区新的历史定位和新的使命担当。长三角在稳定国家宏观经济作用方面将会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

为双循环探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冯奎表示,长三角经济体量大、人口多,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分量重,在探索新发展格局方面,关键是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在双循环中的作用。具体来看,就长三角内部而言,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仍有一些环节需要进一步打通,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就长三角带动国内经济而言,要发挥好龙头引领作用,加强长三角对沿海经济带、对长江经济带以及对其他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就长三角参与国际大循环而言,要充分巩固和发挥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保障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为推动全球化贡献力量。

张燕生认为,只有整个地区的经济、要素、资源、市场、需求和供给等都成为一个统筹协调的完整经济体系,才能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为下一步推动收入倍增、中等收入人群倍增、恩格尔系数倍减和基尼系数倍减的行动做好铺垫。

为城市群、都市圈做示范。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成果已经显现,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多层次工作机制发挥实效,在这次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过程中,一体化机制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挥了作用。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张燕生表示,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继续提升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和高度化水平,继续提升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和高度化水平非常重要。

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讲话中表示,要着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创新,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

在冯奎看来,长三角的增长极效应对于稳定宏观经济作用突出。长三角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的1/4,长三角是国家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重要支柱。在带动提升国家竞争力作用上,长三角也能发挥强大作用。尤其是长三角的两个群——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级产业集群未来若能深度融合,将可以实质性提升我国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提升国家竞争力。

不仅如此,长三角还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冯奎表示,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和亚太门户,长三角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等区域的“超级联接”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间支撑。

表决心 共“备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后,三省一市为做好总书记的“答卷”共同运筹,积极“备考”。9月10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负责同志举行专题视频会议。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赋予更高的使命定位,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长三角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上海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做强功能、做优服务、做好样板上下更大功夫。不断强化“四大功能”,加强与苏浙皖紧密合作,强化功能互补、优势对接,辐射带动长三角发展,更好为全国更大区域发展赋能。聚焦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全力落实好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五个中心”建设、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战略任务,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为各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参与全球价值分配提供更好支撑。积极主动牵好头搭好台,协调推进一体化发展重大任务落地落实。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共同谋划有利于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的新型治理模式,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探索新路,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样板。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表示,江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形势下中央赋予三省一市为全国大局挑重担、作支撑的使命,紧扣“一体化”“高质量”,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加强与浙江两翼联动,更好辐射和带动安徽发展。一是围绕建立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产业链补链扩链强链,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好江苏在构建“双循环”中的作用。二是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保障市场主体,更大力度稳就业,多措并举释放投资消费潜力,加快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稳定提升外资外贸,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三是高水平推进东西双向开放,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提升重大载体平台开放能级,加快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推动长三角加快形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携手推进示范区建设,加强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发展阶段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行动纲领。浙江迅速行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新使命、七项重点工作”明确了七个方面共26条举措。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战略意图、精神实质和内涵路径,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建立更好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机制,坚定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加强与苏皖合作,推进更多实质性合作,力求更多突破性成果,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要聚焦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抓纲带目,深化研究、大胆探索,把握“畅通”“联通”两个关键,积极扩大内需,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努力建设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战略枢纽。要专班运作全面落实长三角协同事项,做到成熟的事项先做起来,面向“十四五”的事项谋深谋实,找准突破口、切入点,尽快形成突破性成果。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长三角区域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安徽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学习做到融会贯通,抓宣传做到深入人心,抓调研做到明晰思路,抓落实做到落地生根。要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围绕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着力贡献长板,在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长江大保护上助力发力,共同增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动能。着力补齐短板,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医保一体化,奋力迈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步伐。着力夯牢底板,加快建设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全力落实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要求。着力打造升级版,积极探索“十四五”规划衔接互通机制、自贸区联动发展机制、干部培养交流机制,育新机、开新局,携手构建长三角一體化发展新格局。

“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坚决服从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树牢‘一盘棋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紧密合作、协同发力,共同答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长三角的‘考卷。”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负责同志举行专题视频会议决定,要在高度共识下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担负起中央赋予的新使命,深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一体化发展。要在明确目标下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办法,推动重点协同事项尽快出成果见实效。要在各扬所长中更加注重贡献长板,强化分工合作、形成整体合力,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体现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责任担当,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使命长三角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