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

2020-02-11 21:1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课英语专业课程思政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近年来,课程思政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以中国知网的文献库为基础,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结果显示1817 条,其中,2019 年呈现爆炸式增长,共有1437 篇相关文献。主要探讨“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实施策略。然而,这些研究尚未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课程思政”为何物?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什么?只有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才有可能高效推进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

“课程思政”是指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改革各方面、各环节的一种实践探索,即在专业教学中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并通过渗透的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涵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课程思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特征

1、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是跨学科课程整合式的教学改革

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倡导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活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以英语学科为依托,以课程教学为载体,挖掘德育资源,创新教学内容,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不难看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跨学科跨课程的教学改革,它涵盖两个专业——英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知识,整合两个学科课程——英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讲授英语的学科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词法知识、句法知识、语言学知识以及英语语言技能(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过程中,根据单元主题和教材内容,适当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人格教育,国情、社情、世情教育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和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打破了学科界限,强调以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为核心,促进英语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间的相融和互补,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如何有效搭建起学科间的桥梁?这就需要教师或教师团队超越单一学科视野,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对两门课程的学科知识、资料、观点、概念或理论进行辨识、评价与整合,以便找出课程整合的切入点,灵活施教,专业教学才能与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感受、领悟、升华政治素养,淬炼品德修养。

2、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是建立在立德树人基础上打造“金课”的课程建设实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 年8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就“金课”而言,吴岩司长提出了“两性一度”的标准,强调“金课”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金课”的课程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并具有一定挑战度;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水课”是所有质量不高的课程的统称,具体指低阶性、陈旧性和不用心的课。作业少、课堂管理松、课程绩点高、学生不费劲就可以通过、教学内容陈旧、缺乏价值引领、缺乏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是“水课”的典型特征。

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淘“金”去“水”的过程。开展“课程思政”,专业教师需要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通过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等手段,适当融入一些贴近现实生活和引人深思的案例,穿插乡土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让学生从知识课堂和灌输式课堂中走出来,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并内化为个体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让“水课”华丽转身,变成有深度、有广度的“金课”。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是建立在立德树人基础上打造“金课”的课程建设实践。

三、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

根据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特征,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创新教学内容,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1、立足教材,围绕单元主题,以文本为纽带,以教学活动设计为抓手,联结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

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学习材料。很多高校英语专业都是用资深作者的传统经典教材,这些教材课文携载大量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以直观的方式表现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精神追求。英语专业教师只有立足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敏感捕捉课文的语言魅力,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能剔选出符合新时代精神、凝聚新时代智慧的内容;才能以一种更巧妙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观点输出和母语文化输入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打造育人“金课”。

打造育人金课,文本解读是基础,教学活动设计是关键。高质量的文本解读是每一位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基础,是确保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文本源于生活,英语教师对文本高质量的解读可以反哺人生,帮助学生在成长中读懂爱,读懂人生,心性逐渐走向成熟。因此,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教材,细研文本,深度解读,从课文的形式到内容,从字、句、段、篇章结构到作者意图及课文主旨的分析,梳理寻找到可嵌入思政教育的知识点,设计出恰当的教学活动,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露痕迹地开展思政教育,实现全过程育人。通过横向思维、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思辨训练,引导学生勇于探究、勤于反思,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

3、多渠道创设真实情景,联系实际,整合资源,活化“课程思政”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把单纯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授转变为培养丰富的人性与知识文化传授相结合,让学生在接受英美语言与文化教育的同时,逐渐有了明辨是非的观念,树立深沉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确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在“课程思政”设计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结合当地或国家大事等手段,联系实际,创设真实情景,活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方法。

结语

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实践,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是解决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重大举措,是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是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迫切需要。高校专业教师应当“不断审思自身角色,更新育人理念、增强协同意识、搭建好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桥梁。”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为地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金课英语专业课程思政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