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以文化人全媒体构建方式研究

2020-02-11 21:1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育人学校建设

(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一、问题缘起

1、多元网络文化对以文化人价值观形成冲击

截至2018 年6 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8.02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网络信息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和教师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多元的网络文化对传统以文化人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强烈冲击。官方媒体宣传效果削弱,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大量良莠不齐的思想和信息极大侵蚀着高校以文化人建设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冲击。尤其是以文化人建设不成熟、重视程度不高的院校,在某些歪曲的网络文化影响下以文化人工作的形态“走样”、精神“跑偏”、灵魂“混沌”,以文化人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严重削弱。

2、全媒体技术革新对以文化人的育人效果形成挑战

各类媒体以“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多种媒介综合传播,广角度精准覆盖,其呈现出“立体化”的全方位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传统的以文化人育人效果。一旦传播信息出现偏差便会对以文化人工作形成不可估量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会在短时间内广泛影响其他受众;传授一体化情境下,信息的受众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都是以文化人工作的被动对象,也是以文化人工作的主动建设者。这种信息自由、平台爆炸的环境下,由于信息的超负荷和混乱,容易造成以文化人建设秩序的混乱,削弱其主流建设的效果;生活虚拟化、交往技术化使得线上生活成为学生主要生活方式,传统的线下以文化人工作的市场和优势正在逐渐丧失,网络亚文化挤占以文化人阵地资源,争夺大学生线上流量。

3、以文化人建设本身存在短板

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以文化人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对以文化人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多停留在办几个文体活动、改善校园文化环境硬件设施等层面上,对学校文化凝练不足。有86.7%的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育人工程不清楚,不能清晰表述学校文化育人的理念和内容,有超过62.1%的教师认为学校的以文化人需要加强系统化建设,超过30.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文化品牌活动和自身生活实际结合不紧密、关系不大。总之,部分高校缺乏立足学校自身特点和所处当地文化环境的研究,对学校以文化人特色和亮点凝练不足,顶层设计不清晰,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以文化人建设内容和模式。

二、解决思路

1、立足全媒体平台融合发展,形成各方建设合力

梳理各类以文化人建设平台,整合各类媒体资源,融合各建设单位力量,打通线上和线下活动关节,实现以文化人建设力量和宣传力量的功能互补、联动传播效果。学校要革新传统以文化人建设路径,加大线上育人路径建设力度,变革官方媒体的宣传理念和方式,牢牢掌握以文化人建设的主动权,占据校园主流价值观的制高点。重视学校以文化人顶层设计,落实二级学院主体建设责任制,赋予二级学院更多主导权,建设完备服务团队,为二级学院提供各类媒体技术应用和维护的技术支持。

2、重视以文化人建设,加强系统性研究

高校以文化人工作应该有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内容体系、成熟的模式和特色的品牌活动。面对全媒体时代,高校要提高以文化人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要有系统性的研究和建设思路。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寻求以文化人全媒体构建方式的融合点。要打造多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手段,也要把全媒体本身的内容作为以文化人的重要工作内容。

3、立足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整合智慧校园资源

抓住全国精神文明校园建设契机,重视校园精神文明的体系化建设和内涵建设。突出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加强学术文化的主导作用,重视制度文化的保障作用,强化行为文化的示范作用,发挥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彰显特色文化的提升作用。整合校内外智慧校园建设资源,清晰定位平台建设任务,整合智慧平台重复功能,削减平台数量,提升平台一体化建设水平。

三、构建方式

1、解放思想,占领线上文化育人阵地

(1)理顺现有媒体平台,进行功能整合

要理顺现有各媒体平台的功能和内容,实现清晰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合并功能重复的同质平台,建立内容互补的优势平台,开拓学生热衷的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要搭上智慧校园建设的快车,融合其他数字平台,实现校内外智慧服务、智慧传播。要主动拓展校园文化育人建设阵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实现高校和社会的有效融合,重视与校外文化育人媒体的合作。重视二次宣传,形成联动效应。重视转发、点赞、评论等媒体内容的加工,通过有效的二次加工和信息的再传播,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人人都是文化建设的接收者,人人都是文化建设的生产者和传递者。

(2)加强线上监管,防范舆论风险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飞速传播的信息一方面需要正确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线上监管[11]。学校部门应设置自上而下健全的线上监管体系,掌握以文化人建设的正确舆论方向。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以文化人建设的主旋律。积极引导线上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要把意识形态教育放在以文化人建设中的首要位置,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出现的舆论偏差,要及时修正、处理、引导,及时公布事件进展,总结反思经验。掌握非学校官方媒体上学生的舆论关注点,适当引导,维护好学校官方媒体,防止重大事件、敏感事件的不良冲击。

2、更新组织结构,提升队伍素质

(1)重视原有高校宣传资源,实现组织结构的更新

高校的新闻、宣传等工作人员掌握着大量的新闻资源和技术,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是高校传统以文化人建设的宝贵资源。要以这样的人力资源为基础,发展官媒的运营者和技术顾问,学院要有专门的信息员,学院新闻和资源要能和学校间实现零距离的沟通,实现从学校到学院“一支队伍”建设。同时学校要建立监督机构和监督机制,实时规范学院行为,掌握舆情动向。

(2)加强宣传队伍媒介素养的培训

学校要加强新媒体运营队伍的素质培训,采用校内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提升对信息的捕捉能力,灵活运用和掌握各类媒体平台技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要重视学生骨干的培养。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以文化人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建设重心开始下移,学生在以文化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越发重要。引导学生骨干管理好“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通过以点带面,向其他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起到榜样示范、监督的作用

3、厚值文化基础,立足学校和当地文化特色

(1)推动以文化人建设重心下移

学校是以文化人建设的主导者,学生是以文化人建设的主体。由于全媒体技术和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学校传统封闭的信息传播环境已经被打破,因此学校以文化人建设的重心应该相应地向贴得学生最近的学生会、社团、班级负责人下移。让优秀学生干部等在学校科学的顶层设计下,切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设计者和责任人,采用学生流行的语言、学生追求的兴趣、学生喜爱的形式进行学生间的文化活动建设。

(2)立足学校特色和当地文化,打造互动式文化品牌

优秀文化有万千种,但是真正能在校园里持续繁荣的还是结合了学校自身和学校所在地文化的文化,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土壤。学校要立足学校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进行以文化人内容体系的选择和构建。要弄明白自身高校的文化是什么,有什么深刻寓意。了解学校发展历史、杰出校友、校训、校风、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等。要加强本校文化的挖掘和凝练,总结出一个符合学校实际、为全校师生所共同认同、追求的文化体系。学校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寻找当地政府政策的融合点,实现学校和当地政府的文化活动呼应,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和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猜你喜欢
育人学校建设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