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安宁疗护实践

2020-02-12 11:55胡铖曦
关键词:疗护安宁医嘱

胡铖曦,马 燕

(1. 云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2.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部,云南 昆明,650032)

一般上肢软组织肿瘤多数为良性肿瘤,较少恶化,一旦发生恶化,患者将面临着截肢或危及生命的风险[1]。安宁疗护是由安宁疗护团队为终末期患者及其照顾者提供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支持等全方位照护,目的是提高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能在生命最后时刻舒适、安静、有尊严地离开,能有效减轻照顾者的负担[2]。本文总结了1例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经验,运用安宁疗护知识、理念和技能对患者进行护理,为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身、心、 灵、社全方位的关怀和照护,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2018年9月患者因“发现右侧前臂肿物1年”首次来医院就诊,在全麻下行“右前臂肿瘤切除病检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滑膜肉瘤,进行化疗1次。之后因再次出现右前臂包块于同年11月行右上臂截肢术,术后进行2次化疗,未行放疗治疗。术后未定期复查,今年5月因胸闷在我院呼吸科行胸腔积液引流,拒绝胸腔药物灌注,于7日行化疗1次。2020年6月5日,患者因胸闷及气促来医院检查,CT提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至右肺全肺不张,右肺内多发低密度影,胸腰椎骨质破坏,考虑转移,伴右侧髂骨病理性骨折可能。

入院时患者自诉胸闷、腹痛、腹胀、全身多处关节疼痛,双下肢活动障碍,体质量近1个月下降4 kg。查体:神清,精神欠佳,消瘦明显。入院时心理状况评估:患者高中文化,已婚,无业,无宗教信仰;育有1女4岁,母亲健在,妻子为其主要照顾者,无主要经济来源;出于对母亲及女儿无法照顾,患者本次入院时有紧张、焦虑、烦躁情绪,又因患者无法正确面对疾病状况,常表现出愤怒。

入院后进行对症支持治疗,遵医嘱给予吸氧、胸腔置管引流胸腔积液、抗炎、平喘、利尿、营养补液、止痛、止吐等。2020年6月13日患者昏迷,呼之不应,血压进行性下降,呼吸心跳停止,于11:30安详离世。

2 护理

2.1 积极控制躯体症状

安宁疗护的核心是症状控制,通过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患者生命尊严[3]。

2.1.1 疼痛护理: 护士全程在疼痛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疼痛控制方面,护士采用NRS疼痛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本例患者首次NRS评分8分,根据三阶梯止痛原则,遵医嘱给予0.1 g盐酸曲马多注射液肌肉注射,告知患者及其照顾者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此外,护理人员在病室内播放轻音乐,指导照顾者为患者进行按摩。患者疼痛最终控制良好,面部表情安详,未出现爆发性疼痛,疼痛NRS评分降至1分。

2.1.2 胸闷气促护理: 患者因胸腔积液导致肺不张,入院后诉胸闷气促,口唇紫绀,测血氧饱和度77%。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主管医生当天为患者行胸腔穿刺及密闭引流术,手术顺利,胸水引流通畅。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持续吸氧4 L/min,每天2次雾化吸入,协助翻身拍背。患者面部表情逐渐放松,经检测血氧饱和度90%~92%。

1.2.1.3 腹痛腹胀护理: 患者因右髂骨病理性骨折导致活动受限,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又因口服吗啡缓释片的不良反应造成大便干结。责任护士告知腹痛腹胀的原因,指导饮食护理,嘱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配合穴位按摩以促进肠蠕动,指导照顾者顺时针按摩患者腹部30 min,手法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本例患者按摩但效果不明显,遵医嘱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效果仍然不明显,遵医嘱用开塞露灌肠,患者诉腹痛腹胀症状缓解。

1.2.1.4 皮肤护理: 患者因身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每班做好皮肤交接班管理,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每2 h协助翻身1次,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床单元整洁;妥善管理各种管道线路,避免其他部位发生压力性损伤。

1.2.1.5 饮食护理: 责任护士采用营养风险评估(NRS-2002)对患者进行入院评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日常饮食可一日多餐,食物尽量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

1.2.1.6 胸腔引流护理:责任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液量、色、性质,每日更换引流袋,妥善固定导管,做好每班交接班。

2.2 为患者提供心理、社会、灵性支持

患者意识清楚,随着病情逐渐恶化,经常表现出强烈的焦虑、自责、烦躁和恐惧,心理情绪复杂。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灵性需求评估,了解患者存在的灵性困扰,包括对女儿及母亲今后生活的担忧、对妻子的感恩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等。责任护士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运用倾听技巧,鼓励患者讲述患癌过程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在平常的交流过程中,向家属介绍安宁疗护理念,说明施行安宁疗护的积极意义,取得家属的同意与配合。由主管医师向家属介绍了患者目前的病情状态及存在的灵性困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经过沟通,科室请来了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患者和他们在一起回忆儿时的趣事还有和妻子经历过的一切,最后互相表达了彼此感恩、感谢的情绪,患者情绪逐渐平和,家属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2.3 为主要照顾者提供心理支持

相关研究[4]表明安宁疗护能减轻晚期肿瘤照顾者的负性情绪。对家属进行哀伤辅导、死亡教育和居丧护理[5-6],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通过评估与沟通,了解到照顾者主要负担包括缺乏对疾病的认知、缺乏终末期患者护理知识及无法释放自身压力。科室医护人员每日与患者妻子沟通病情进展、治疗情况,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指导正确的护理技巧,告诉主要照顾者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3 讨论

受我国传统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安宁疗护在我国起步较晚,大部分患者及照顾者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较低[7-8]。我国应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安宁疗护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医务工作者、患者、家属等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本例安宁疗护实践中,医护人员通过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技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让患者舒适、平静、尊严地走过最后的生命阶段,家属心灵也得到了慰藉。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疗护安宁医嘱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国外安宁疗护准入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上海市安宁疗护政策扩散研究
——基于56份安宁疗护政策的文本分析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遵循医嘱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