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

2020-02-14 09:36菅原颖罗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腹汤加减体征

菅原颖,罗昆

(1.康巴什区哈巴格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5;2.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0 引言

原发性痛经实为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青年女性最为常见。原发性痛经从根本上来讲,实际就是一种功能性痛经,即发生于月经期的一种疼痛,经常呈现为痉挛性,以下腹部最为多见,一些患者还会伴有腰腿痛、乏力、头晕等症状[1]。当前,有关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诸多研究[2-3]指出,其与前列腺素的分泌有密切关联。另有报道[4]指出,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此病,有突出效能。对此,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此病患者,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现就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均有恶心呕吐、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等症状,排除继发性痛经者,另排除伴有肝肾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成2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年龄20-45岁,平均(27.5±5.4)岁;病程0.5-4年,平均(1.6±0.7)年。观察组年龄20-44岁,平均(27.4±5.3)岁;病程0.5-4年,平均(1.5±0.6)年。两组病程等资料经全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单纯给予布洛芬(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治疗,0.2-0.4 g/次,3次/d,依据患者痛经程度酌情调整,但最大剂量需<2.4 g。观察组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组方为:五灵脂5 g、赤芍6 g、川芎6 g、没药6 g、干姜0.6 g、小茴香7粒、蒲黄9 g、官桂3 g、当归9 g、延胡索3 g;若血瘀明显,则基础方加红花8 g、桃仁8 g;腹泻者基础方加白芍9 g、白术9 g。两组均持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体征、症状变化。症状及体征积分评分标准[5]:小腹疼痛或坠胀、腰酸胀痛满分为6分,腹泻与恶心呕吐满分为3分,分值与症状呈正相关。疗效判定标准[6]:若患者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等症状均不见,月经期恢复正常,已不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即痊愈;如果患者恶心呕吐、小腹疼痛或坠胀等症状基本消失,月经基本正常,对日常生活基本不造成影响,即显效;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消失,月经稍有正常,偶尔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但并不严重,即有效;如果治疗前后无变化,即无效。(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85.00%,观察组显著偏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对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对比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阶段 腰酸胀痛 小腹疼痛或坠胀 恶心呕吐 腹泻观察组 治疗前 4.96±1.44 4.88±1.31 2.41±0.77 2.44±0.80治疗后 1.99±0.93⋆ 2.03±0.96⋆ 1.16±0.56⋆ 1.08±0.74⋆对照组 治疗前 4.92±1.43 4.90±1.32 2.38±0.79 2.43±0.81治疗后 3.18±1.28 3.14±1.04 1.88±0.63 1.89±0.68

3 讨论

原发性痛经以年轻女性初潮后数月最为多见,而到30岁之后,其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疼痛多位于月经来潮前,或者是开始来潮时,通常情况下,能够持续2-3 d[7]。当前,其疼痛性质尚未明确,但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一为针刺样疼痛,其二是痉挛性疼痛。患者病情存在差异,轻者可耐受,重者则需较长时间卧床且难以耐受。通常情况下,疼痛以下腹部最为多见,一些患者还合并有其他脏器不适。当前,有关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可能与变态反应状态、宫颈管狭窄及遗传等因素相关[8-11]。

现代医学指出,痛经的发生密切相关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此外,还与释放膜前列腺素含量的异常增高相关。而传统中医指出,痛经是因经期冒雨、贪凉饮冷、涉水等,造成寒湿侵于胞脉,血遇到寒气而凝,出现胞脉难畅,而不通则引发为痛,主要症状表现为经量不多、少腹冷痛,当遇到寒气时,疼痛更为明显,而得温则减;此外,疼痛时,便溏、带下量增多及脉细、舌质紫暗。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施治,药方中,干姜、小茴香、肉桂具有温经及散寒的作用;赤药、川芎及当归则有养血活血的效果;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及没药具有止痛、化瘀的作用,苍术则有化浊、燥湿之功,茯苓具有渗湿、健脾的效果,诸药共用,可达调经止痛、疏肝理气的效果。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评分低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将腹逐瘀汤加减用于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其不适症状具有突出的改善作用,此药在临床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小腹汤加减体征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睡前揉小腹 缓解夜尿多
小腹主动脉瘤研究进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消食8式缩水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