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2020-02-14 23:35田建军
建材与装饰 2020年8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财务人员工程施工

田建军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4)

0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是合理规划施工成本、衡量市场需求的评价标准,也是对企业经济收益最大化的根本目标实现途径。平衡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当前时代对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的必然要求,它展示了该企业综合实力的整体水平,对企业是否能够对全面掌握工程内容、施工成本、项目管理提出了要求。

1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现状

从管理模式上来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控制管理一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管理不当。大部分的建筑行业依然是一家之言,由领导者进行企业一切的决策和管理,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管理未能按照企业实际发展需求进行,不了解企业基层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对人员薪酬和施工时间的安排过于紧凑或者分散,容易出现怠工或者赶工的情况。

一些大型企业管理模式具有极强的强制性,对其他部门的意见吸取不够。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工期当中不重视总体的规划、成本预算不满足采购和运营实际情况、甚至有的企业根本没有进行成本规划,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导致经常出现工期到了一半缺乏资金,不得不再去融资甚至放弃工程的情况产生。

从人员管理的角度来说,我国目前的建筑一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低的[1]。出现问题的管理人员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知识匮乏的一线从业者,在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另一种聘请的本科生或者硕士生,缺乏一线实践操作经验,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那些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自然费用不菲。很多企业领导层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忽视这方面的人才重视。

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观念上来说,目前依然薄弱。虽然我国对于建筑行业有着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控制标准,但是在执行力度方面实施起来还是差强人意。在建筑工程中为了能让建筑工程尽快完成,经常出现为了赶工期的情况,忽略了工程项目成本的变化,出现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还有的项目负责人害怕质量不符合标准,采用超出质量标准线的材料。虽然对工程本身的施工质量有提升,但是在成本管理上却增加了压力和控制难度,减少了企业自身的利益。

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划分来看,部分建筑企业只是将成本控制工作交给财务人员或者项目经理来进行。因为专业和经验的限制,无论是财务人员还是项目经理都没有办法依靠自己计划很好的施工成本预算方案。项目经理和相关的施工人员缺少对财务知识的了解,缺少对成本的预算知识。而财务人员又缺少施工环节的认知。所以责任的划分过于简单,不利于进行成本预算。

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方案

2.1 不断更新完善管理模式

管理观念、管理技术、管理体制构成了建筑行业的基本管理模式。这三种管理要素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企业不断提升管理质量,更新升级管理方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带动下,科学合理的创新型管理方案是建筑行业进行项目管理的最佳方式,一味的追求强制性的管理模式,虽然在实施效率上有一定保证,但是却限制了管理的实际效果和可发展空间。如何建立具有弹性的生产力和对刚性生产结构进行有机结合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企业管理体制的根本,是满足企业自身经济活动规律和发展现状的最佳选择。

对于先进管理技术的更新,主要是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进行工程计划和成本预算。比如运用数据统计技术进行项目成本监管控制,利用无人机随时查看施工现状,可以覆盖到很多在施工现场没有办法监管到的地方。

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学会利用动态管理不断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建筑工程的实施受到资源的制约,如何合理利用和分配有限的资源起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作用,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2]。要从造价管理入手,工程造价是建筑行业招标环节中判断一个企业是否符合工程项目要求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财务部门进行资金管理,还是各个部门在施工环节当中,都应该严格遵守造价动态体系标准。要提前计划好合理的资金利用方案,减少资金无规划使用的情况。造价动态管理是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有效控制成本的关键,是贯穿建筑工程整个项目的资金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的分配、物料资源的分配以及时间分配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造价动态管理的方式提前做好准备。

2.2 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升要从管理者、财务人员、一线从业工人三个方面进行。管理者要培训成本控制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开拓管理思路。财务人员要带领去施工现场进行观察学习,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各种物料都是怎么消耗的,消耗的时间和速率,以及人员工资的变动情况,以便财务人员能够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财务预算。对于一线员工,进行统一的培训,让员工了解到服从管理的重要意义,培训建筑作用相关的安全知识、专业知识、奖励机制。减少建筑人员在施工环节因为专业知识不足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2.3 做好施工之前预算工作

施工前的预算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那进行实地考察,计算施工环节中所需要运用到了物料、人力、时间和突发情况,结合施工图纸,做好每一步情况下的预算准备工作。为防止预算中因为个人能力的原因出现漏洞,当计划制定完成之后,应该交由施工负责人、项目经理、财务总监检查一遍,都确定预算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所有的人按照预算标准进行施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状况或者其他不符合预算的情况,要及时上报管理人员,对预算及时修订、弥补,防止在施工环节当中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

2.4 在各阶段控制施工成本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中一般分为五个阶段,首先是项目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要进行施工前的预算,这时候的预算活动主要通过财务人员和相关的工程造价人员合作完成,从企业经济和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虑、对接。要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计划有整体的了解,要对施工图纸掌握熟练,准确的核算出成本。

其次就是项目的计划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所有施工人员的参与,同时提出自己负责的部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资金分析,完善成本预算。在准备材料的时候,要做好把关工作,不仅要保证材料的质量,也要尽可能的节约花费的成本。可以从保障、运输、保险等各方面的费用进行考核,选择合适的方案节约成本。也可以通过和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来从源头降低在材料上花费的成本。

再往后就是项目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对进度的管理。一份建筑工程每拖一天都是增加一天的施工成本,减少一天的收益回笼时间,所以要把握好施工进行,防治拖延是节约施工成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合理利用时间和手里的资源,材料运营方面要能稳定衔接,不提前也不延后。提前会增加材料的管理成本,延后会耽误工期。在时间上要注重气候环境,避开恶劣气候条件,在气候允许的情况下加快施工速度。如果发现与计划工作进度发生较大的偏时,就要立刻进行调整,在成本容错范围内加大人力的投入,减少进度的耽误。

在项目竣工后也要控制成本,及时清退工人,清仓材料,整理验收资料,减少竣工后的不必要花费。

3 结论

企业应该从管理、人员、预算各方面入手,进行成本控制管理。通过成本控制能够有效的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财务人员工程施工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