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家禽生产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0-02-14 22:23陈一凡王德贺周荣艳安胜英黄仁录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家禽章节肉鸡

陈 辉,陈一凡,王德贺,周荣艳,王 坤,李 楠,赵 娜,安胜英,黄仁录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071000)

近二十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产业从农户自繁自养的后院养殖方式迅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养殖模式过渡。 优质、高产、高效、环保、生态已然成为未来家禽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1]。 人才升级是我国家禽产业升级的基础。 家禽生产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主修课程之一, 旨在培养出满足未来家禽养殖业生产需要的合格应用型人才。 但目前家禽生产学的本科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繁多课时少、课程内容陈旧与实际生产脱节、 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 课程评价指标过于单一等。OBE 模式是美国学者提出的以结果为导向,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评价教育的教学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2]。 基于家禽生产学课程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本文将OBE 教育理念引入到本科生家禽生产学课堂中, 通过对教学产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体系的革新以期提高本科生家禽生产学教学效果。

1 家禽生产学的课程特点

1.1 家禽生产学的理论课程繁杂

以杨宁主编的家禽生产学为例,家禽生产学教学的理论课程侧重于家禽生物学特性及家禽品种和育种的讲解。 此章节与实际生产联系不紧密,且由于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广、课时较少,教师并不能对此部分精讲导致此章节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3]。而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蛋鸡、肉鸡、水禽的生产管理、人工孵化、家禽养殖场的疫病综合防控等章节则因教材内容陈旧,所参考的文献多发表于上世纪90 年代,不能与时俱进,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存在较大偏颇。

1.2 家禽生产学实践课内容陈旧,与实践脱节

家禽生产学实践课的基本的试验,如蛋结构和蛋品质的测定、家禽人工授精、孵化器的分类和构造因实验室的仪器老旧、检测方法繁琐而与实际生产脱节。 学生了解不到最先进养殖技术,体会不到科学技术进步给现代化家禽养殖带来的便利。 而现代家禽养殖产业一般采用集约化的养殖管理, 对防疫的要求较为严格,学生在实践课中难以进入家禽养殖场的生产区,导致学生在家禽生产学课程结束后对现代化的家禽养殖产业依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知。

1.3 家禽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家禽生产学本科的理论课程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与学生间缺少互动。 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 学习的积极性尚未被完全激发,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实践课教学中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均由教师设计,学生则以观摩为主。 学生课程参与度较低导致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难以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家禽生产学课程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家禽生产学的课评价体系中, 学生期末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实践课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80%、5%、15%。 此评价体系侧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而忽略的其动手操作能力及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此评价体系不能从事家禽养殖产业的本科毕业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 家禽生产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家禽生产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主修的专业课之一。其主要目标是: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事家禽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如:家禽饲养环境的控制、饲养设备、人工孵化等)和理论知识(如:家禽生物学特性、家禽品种、杂交培育体系、育种原理和基本方法等);通过对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现代家禽养殖行业的基本印象、 摆脱对传统家禽养殖产业脏、乱、差的刻板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从业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OBE 教育理念的特点

3.1 OBE 教育模式的发展

OBE 是一种基于结果的教育模式, 其理念的核心是关注学习主体的学习结果,以预期的学习产出(学习产出是近年来提出的逐渐发展为主流人才培养的新理念[4],用于表征学习者在学业完成是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专业素养和人格)来组织、实施、评价教育的教学模式[5],最早由美国学者Spady 提出并在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南非等国家实施且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国于2016 年成为第18 个加入《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与此同时,OBE 进入中国并逐步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6]。

3.2 OBE 教育理念的核心及优势

OBE 教育理念需要教育机构对学习主体毕业后应该达到的水平有明确的预期并以此为目标组织、实施教育的各个环节,最终通过适当的评价体系对学习主体的学习产出作出公正、 客观的评价,构成以“预期学习产出-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估学习产出”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OBE 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关注学习主体的学习产出[7]。

4 OBE 教育理念在家禽生产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家禽生产学的教学过程中, 根据OBE 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细化家禽生产学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章节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根据预期的学习目标实施教学活动, 最后通过适当的学习评估体系对评估学生的学习产出做出评估。

4.1 家禽生产学的预期学习产出

OBE 教学理念中,学习主体的预计学习产出是先于教学实施而存在的, 课程的目标是学习主体在毕业之后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8]。 因此,教师以现代化规模家禽养殖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能力的需要为基本培养目标, 结合国家环保部门对家禽养殖企业的要求细化家禽生产学每章节课程的培养目标。 如:(1)肉鸡生产章节中: 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快大型白羽肉鸡与黄羽优质肉鸡的生理代谢特点,养殖要点、如何限制饲养、限制饲养的目的;(2)蛋鸡生产章节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后备鸡、产蛋鸡的生理特点、培育目标、不同养殖方式(笼养、平养)下生产管理要点(如何控制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湿度、限制饲喂、体重、群体均匀度);(3)家禽养殖场的环境控制(对场地选址的要求、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对粪污处理的要求)。 有研究显示,动物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真正从事本专业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小,且在家禽养殖场中人员流动较大,尤其本科毕业生[9]。 如何提高本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前景的期望值、 提升学生在实际生产中的自我价值也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4.2 对家禽生产学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革新

由于家禽生产学课时少, 课程内容繁杂为了达到学生预期学习产出, 教师必须对家禽生产学理论教学的内容做出相应的革新。 在现代化家禽养殖企业中,本科毕业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会涉及到家禽育种工作, 教师以杨宁主编的第二版《家禽生产学》为开展展理论教学的主要教材,对书中所涉及到的家禽品种和育种章节的内容进行弱化处理, 同时增强蛋鸡生产和肉鸡生产章节的内容, 以满足家禽生产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4.3 强调家禽生产学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调性

在动物科学专业的其他课程中,如:兽医学概论、家畜生态学、家畜繁殖学、饲料学等课程中都涉及到了家禽养殖,但这些课程多为应用型课程对原理介绍的相对较少, 如果学生对原理不清楚将会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能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不利于其对所遇到的问题分析并解决。 因此,教师对本课程的传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家禽养殖过程的原理并且要对课程的内容做适当的延伸, 如在讲授蛋鸡生产章节的过程中对蛋鸡养殖场的场址选择、环境管理、蛋鸡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量、疾病处理做适当的延伸,加强所传授知识的实用性。

4.4 加强家禽生产学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家禽生产学实践课程所涉及的试验仪器老旧、 试验操作步骤繁琐,无法满足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工作需求。 因此,教师注重实践教学以达到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 如:(1)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到试验中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课本试验中仪器老旧、试验操作步骤繁琐不适合现代化家禽养殖场快速、高效的要求,因此,弱化雏鸡的分级、剪冠、切趾和段喙等试验,增加一些综合的试验,如指导学生观察蛋鸡孵化的全过程,教导学生能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 (3)组织学生参观大型的现代化养殖企业,改善学生对养殖场传统“脏、乱、差”的印象,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发现、 收集养殖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5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家禽生产学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基于OBE 教学理念,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每章节正式授课之前,向学生展示此章节学习难点、学习重点、授课方式、预期的学习产出、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分配以及考核机制。 如:肉鸡养殖中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快大型白羽肉鸡和优质黄羽肉鸡的生产计划、鸡舍和设备、各阶段饲养管理,如何区分快大型白羽肉鸡和优质黄羽肉鸡、肉鸡的生理特点、养殖要点、如何限制饲喂、限制饲喂的目的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节的授课方式以问题导入、师生讨论为主要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进课堂,通过分组讨论解决疑惑);本章节预期的学习产出是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化养殖企业中肉鸡生产流程, 并且能够用自己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理论课程的学习为4 个课时,实践课程的学习为2 个课时, 最终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提交报告, 报告主要涉及参观肉鸡养殖场以后对现代化养殖企业的感触、肉鸡养殖场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所提出的合理的解决方案。

4.6 基于OBE 教学理念的家禽生产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构建良好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能真实客观的反应学生个体的学习成果,而且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因此, 教师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在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 基于OBE 理念的家禽生产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如下:(1)对理论知识(课堂上教师讲述的重点、难点内容)以章节为单位进行的考核, 学生随堂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占最终成绩的15%;(2)对实践能力考核: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如:雏鸡雌雄鉴定、蛋鸡和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等)中以及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占最终成绩的15%(3)对创新能力的考察:学生在给定生产场景(如:如何提高网上平养蛋鸡的产蛋性能)中提出提高生产水平的方案, 学生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占最终成绩5%;(4)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率,学生学习课程表现占最终成绩的5%;(5)期末考试:教师侧重考核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 期末卷面成绩占最终成绩的60%。

5 结语

本文基于OBE 教学理念明确家禽生产学课程学习产出、通过对家禽生产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革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打破固有的课程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全阶段的考核机制,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效果,为培养现代化养殖企业所需的专业型应用人才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家禽章节肉鸡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肉鸡腹水咋防治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