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异型孢子蕨类植物的好材料
——槐叶苹*

2020-02-15 12:10戴锡玲高晓雯曹建国
生物学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孢子囊孢子

戴锡玲 高晓雯 曹建国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234)

蕨类植物是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演化地位特殊的类群,因其具维管系统但仍藉由孢子脱离母体后进行繁殖,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高等植物中一个自然的门类[1-2]。大多数蕨类植物产生的孢子形态、大小相同,称为同型孢子,少数蕨类例如水生真蕨类(例如,苹目和槐叶苹目)的孢子大小不同,与种子植物一样,即有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区别,称为异型孢子;产生大孢子的囊状结构称为大孢子囊,产生小孢子的称为小孢子囊;大孢子萌发后形成雌配子体,小孢子萌发后形成雄配子体[3-4]。

在最新的蕨类植物分类系统中[5-6],只有槐叶苹目(Salviniales)为异型孢子蕨类,包括苹科(Marsileaceae)、槐叶苹科(Salviniaceae)和满江红科(Azollaceae)3 个科。它们均为水生蕨类,有大、小孢子之分,且大、小孢子同果或异果;苹科孢子果壁是由羽片变态形成,槐叶苹科和满江红科孢子果壁由特化的囊群盖形成,包裹着囊群;孢子在孢子壁内发育为配子体,配子体结构简单[1-3],以此区别于具同型孢子的陆生蕨类植物。

槐叶苹[Salvinia natans(L.) All.]隶属于槐叶苹目槐叶苹科槐叶苹属(Salvinia),为小型水生漂浮植物。槐叶苹茎细长而横走;三叶轮生,上面二叶漂浮水面,形如槐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0.8~1.4 cm,宽5~8 mm,顶端钝圆,基部圆形或稍呈心形,全缘;叶柄长1 mm 或近无柄;叶草质,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棕色茸毛;下面一叶悬垂水中,细裂成线状,被细毛,形如须根,起着根的作用(图1和图2,本文附图见封四)。全草可入药[7],亦可做绿肥[4]。本文中槐叶苹于2018年10月采自上海松江广富林,置于实验室室温下培养,并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的常规方法观察槐叶苹的大小孢子果、大小孢子囊及大小孢子的形态特点。

槐叶苹因叶内含有大量红色花青素,秋天转为红色(图1),与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Roxb.)Nakai]类似。槐叶苹的产孢结构为特殊的孢子果,孢子果簇生于沉水叶的基部,有大、小孢子果之分,且大、小孢子异果,二者共同生长在沉水叶的基部(图2)。大孢子果球形,外面有2 层由变态的囊群盖形成的果壁,外层果壁细胞纵行条状,表面具单列多细胞长刺状毛(图3);大孢子果内生10~28 个大孢子囊,大孢子囊椭圆形,囊柄多列细胞,囊壁单层4~5 边形细胞,且无开裂结构(图4和图5);大孢子囊内的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只发育成 1 枚大孢子,大孢子具三裂缝(图6,箭头所示),卵形,表面具瘤状突起(图7)。小孢子果球形,果壁来源、果壁细胞形状及表面的毛状体与大孢子果相似(图8);小孢子果内生300~500 个小孢子囊(图9),小孢子囊圆形,囊柄单列细胞,囊壁单层4~5 边形细胞,亦无开裂结构(图10和图11);小孢子囊内可发育出64 个小孢子,小孢子具三裂缝(图12,箭头所示),近球形,表面浅皱状(图13)。当孢子囊发育成熟时,孢子果外面的壁衰老退化,从而大、小孢子囊清晰可见(图14),随后孢子囊各自分散在水中,其中的孢子等待来年萌发为配子体。

通过对槐叶苹植物体的观察,总结出以其为材料观察蕨类植物异型孢子的如下优点:

1)方便采集。槐叶苹是常见的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北、东北及远到新疆的水田中、沟塘和静水溪河内[7],其克服不利环境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传播范围很广[8],且秋季叶片变红更容易识别和采集。

2)容易培养。槐叶苹是一种能快速生长的自由漂浮的蕨类植物[6],可通过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2 种途径繁殖,具有非常高的增长率[9]。在夏季旺盛生长季节,槐叶萍的茎极易折断,断体会形成新的植株,这是其强烈的营养繁殖方式;在秋末冬初,还可通过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待翌年春天温度适宜之时,大、小孢子萌发于孢子囊中,经过精卵结合发育为胚,形成新个体,这是槐叶萍的有性生殖方式[9]。

3)便于观察。槐叶苹虽然是大、小孢子异果类型,但二者共同生长在沉水叶的基部,于每个沉水叶的基部可见多数孢子果(图2),方便取材。当孢子囊发育成熟后,孢子果外面的2 层壁退化消失,使大、小孢子囊直接显露出来,大孢子囊大而数量少,小孢子囊小而数量多(图14),因此,极易分辨,有利于观察。

在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关于蕨类植物的讲授通常以陆生同型孢子蕨类为主,如果能通过采集或培养槐叶苹获得活体材料,既可丰富不同类型蕨类的实验内容,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蕨类植物的多样性有更完整的认识。

猜你喜欢
孢子囊孢子
不结球白菜霜霉病菌株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研究
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几种新现人体隐孢子虫种和基因型流行现状
马铃薯晚疫病菌单孢子囊分离技术的改进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3例临床分析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开封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种类及基因型鉴定
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囊的抑菌效果测定研究
阿米西达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