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整合 有效教学
——以Unit 8 Pets 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为例

2020-02-15 09:33徐雪琴
英语教师 2020年2期

徐雪琴

引言

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因此,英语教师应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利用其他英语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各个单元都是围绕话题展开的,且单元内容绝大部分都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但要做到使教材真正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重视功能、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语言情境,使枯燥的语言学习转变为真实、有趣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Integrated skills模块是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模块,该模块把听、说、读、写糅合在一起,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为目的,将语言结构和语言交际的功能相结合,让学生在相应的语言情境中学会使用相关的交际用语,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该模块有的内容多、信息量大,有的缺乏衔接、内容贫乏,这就需要教师合理整合资源,开展有效教学。下面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8 Pets 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为例展开探究。

一、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8 Pets Integrated skills先设计了关于goldfish的True or False练习和填空练习,接着设计了一个对话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听内容;Speak up部分是关于如何照顾宠物的人物对话。教材设计较平淡,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激发他们对宠物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爱表现。本单元的主题是Pets,这个话题看似贴近学生生活,但笔者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家里养宠物的不多,且宠物种类单一,他们对宠物的特性等知识不够了解。因为平时实施小组学习模式,所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强。

(三)教学目标

笔者经过仔细研磨教材教法,设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有关金鱼的信息。

2.运用关键词谈论金鱼的情况。

3.学会谈论不同宠物。

4.热爱小动物,并知道如何照顾它们。

(四)教学重难点

1.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有关金鱼的信息。

2.学会谈论不同的宠物。

为了使教材贴近学生生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学习策略等进行了整合,从而使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有效。

(五)教学实践

1.导入部分的整合

导入的主要目的是热身、激趣,扫除听前障碍,熟悉听力材料,明确听力任务。语言的使用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王蔷2016:47)。笔者所在班级中有几位学生家里养了宠物,而笔者家里也养了一只大金毛,因此,利用这些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作为本堂课的导入。设计如下:

(1)把学生与宠物的合照制作成音乐相册,在课堂上播放。

(2)播放笔者与大金毛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宠物的聪明、可爱。

(3)配图展示笔者平时是如何照顾大金毛的,引出新单词brush和fur。

【设计说明】播放含有学生与宠物合照的音乐相册,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宠物之间的距离;笔者与宠物互动的视频让学生感到惊奇,有利于激起他们对宠物的兴趣;配图形象地展示了如何照顾宠物,从而自然地引出新单词,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输入。

2.听力策略的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就要重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教育部2001)。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外,还要有学习策略指导与训练的意识,让他们在不同的听力任务中选择不同的听力技巧,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笔者在本堂课中所用的听力策略有提问预测、运用常识、词性推理、单词速记等。

(1)提问预测。

对要听的内容进行预测,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听录音内容时关注主要信息,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开始听力任务前,笔者告知学生听力内容是有关金鱼的一个讲座,然后让学生预测讲座中可能会涉及关于金鱼的哪些问题。学生预测问题如下:

Q1:How can welook after them?

Q2:What colour can they be?

Q3:What food do they eat?

Q4:Where do they live?

Q5:How big can they grow up to be?

Q6:How often can wefeed them?

Q7:What do they liketo do?

通过提出以上问题,学生对所听内容进行了有效预测,也对听力材料中的关键点有了预设,从而降低了听力难度,提高了听的效率。

【设计说明】让学生进行听前提问预测,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活动,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具有思维含量的语言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程晓堂2018:7),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为其在下一环节的听力活动中获取有效信息作好了铺垫。

(2)运用常识。

有时学生通过常识即可对听力问题进行解答,如A1的第2题:Put your goldfish in the sun.学生运用常识推理可知,把金鱼放在太阳下的做法是错误的,应填“F”。如不确定,可在听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鉴于七年级学生生活常识掌握不够,这一策略应作为辅助或备选策略。

(3)词性推理。

本单元Integrated skills A2是填空题。在开始听力任务前,笔者让学生通读句子,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填什么词性的单词,然后再听听力材料。这有助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迅速反应,提高正确率。

(4)单词速记。

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记全所有信息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单词速记的策略,如只写单词的首字母或者前两个字母等,自己能辨认即可。单词速记能帮助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有效地进行听力练习。

3.教材内容的整合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具体依据。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目标、内容及重难点,深度挖掘教材内涵,预测学生学习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还应整合教材资源,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技能,使教材能为我所用,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

(1)Speak up的提前处理。

学生掌握了相关词句后,再进行听力训练,更利于目标语言的输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进行听力教学,再进行Speak up教学。笔者研读Speak up文本发现,它的对话内容是关于养宠物和如何照顾宠物的,这与笔者在导入环节提到的如何照顾宠物能自然衔接。因此,笔者决定把Speak up教学提前,作为本堂课的第一项学习内容。设计的活动也较简洁,以图文形式呈现(见图1),分两步进行:

图1

①播放第一遍录音,提问:Whatpet does Millie/Amy/Peter have?让学生说出主人对应的宠物。

②接着播放第二遍录音,提问:How does Millie/Amy/Peter look after her/his dog/cat/goldfish?让学生说出如何照顾宠物。

【设计说明】听力材料中的brush和fur虽然是生词,但因为有了前面导入的铺垫,对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关于如何照顾goldfish的两个短语,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在后续的听力材料中会进一步提到goldfish的内容,因此也为后面的听力作了有效的铺垫。

(2)听后练习A3的改编。

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编排的形式,而要巧妙、灵活地进行整合,必要时可以删减或添加有利于教学的信息,这也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听后练习A3是完成对话的练习。这一部分练习设计得过于简单,不能有效地对听力进行拓展和延伸,应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李慧英2017:69)。因此,笔者重新设计了一个学习活动,即根据key words编对话,这对学生来说更具挑战性,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笔者提供以下对话模板,让学生补充其中省略的内容。学生先做pair work,在两两对话时完成省略的内容;再进行对话展示。随机展示的几组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对话内容,互动效果良好。

A: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goldfish?

B:Of course.You should put...,and don’t...or...

A:What do they usually eat?

B:They eat...remember to...

A:How big can they grow?

B:They are...they can grow up to be...and weigh up to...

A:What colour are they?

B:They can be...

A:Do they make any noise?

B:No,they are...

【设计说明】经过之前两个听力活动的训练,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个对话的输出任务。布置补充省略号部分内容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听力成果,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听力素材的拓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宠物的信息,笔者另外选择了一篇关于cat的听力素材,进行听力填空训练。播放两遍录音后,学生基本都能完成短文内容。设计的听力题如下:

Listen and fill in theblanks

My favourite pet

She’snot__________.

She weighs up to__________kilograms and growsup to be______centimeterslong.

She has__________and__________fur.Usually cats have different fur,they can be black,white,__________and__________.

Ifeed her__________aday.

She eats__________but her favourite food is__________.

Joy sleeps__________and she likes to sit on__________.

Ioften__________and she enjoysit very much.

【设计说明】增加一道听力填空题,既加大了听力训练强度,又拓展了话题内容,为后续学生的输出活动搭建了有力的支架。把本课比较重要的两个短语weigh up to和grow up to be设计在短文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用法。

4.网络资源的整合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英语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优化课堂结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英语听说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课前笔者了解到,班内虽有部分学生养宠物,但种类比较单一。为了丰富话题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笔者确定了本堂课可谈的如dog,cat,rabbit,mouse,parrot,duck,tortoise等常规且学生较熟悉的宠物。

鉴于网上没有现成的视频,笔者把找到的有关宠物的网络资源通过格式工厂进行处理,效果良好,形象地展示了宠物的生活常态,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语言输出作好了铺垫。宠物中涉及的tortoise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单词,笔者利用这一单词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顺势引出本课比较重要的两个短语weigh up to和grow up to be,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输出内容的整合

《课程标准》倡导教学过程中要运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教学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育部2012)。

在goldfish听力内容中,笔者总结出可以说的关键词为place,food,size和colour(见图2)。

图2

为了让学生更有代入感,笔者还让学生增加了name和hobby两项内容,设计如下学习任务:

Work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yourself as a pet.Fill in the table(见下表).

?

笔者让每个小组组长抽取一张宠物照片,每组拿到的图片都不一样,要求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合作,获取信息。在这之前,笔者已经通过Guessing Game活动让学生熟悉了部分宠物的外貌、习性等。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宠物的认识,并学会了用所学语言知识对宠物进行描述。课堂展示环节,每位学生对讨论的内容都跃跃欲试,积极发言,展示效果很棒,每个宠物都被赋予了一个可爱的名字,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热爱小动物,并知道如何去照顾它们。

【设计说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设计把自己当成宠物进行表达的学习任务,角度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同时引发学生对宠物的热爱与怜惜之情,也是一次成功的德育。

二、教学总结与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教育部2012)。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需要丰富的语言资源,使学习者可以接触到语言的真实运用形态。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学生的差异性大,他们学习英语的优势、潜能的差异也很大。因此,英语教学需要整合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本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整合多种资源,是一次有效的教学。但由于时间有限,最后的展示环节未兼顾所有组别。这让笔者反思在教学环节中要合理分配时间,给更多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度。

结语

语言源于生活。只有选择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才能培养并令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使其乐于学习。教无定法,Integrated skills的教学更是如此。无论什么教材,何种学情,只要教师不断研究、探索,合理整合资源,多积累、多总结,就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