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2020-02-15 09:33谢丹丹
英语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熊猫思维能力文本

谢丹丹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教育部2012)。由此可以看出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阅读活动包括预测、分析、推理、概括等,这些活动都与思维有关。因此,优秀的阅读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本文将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思维品质的概念及培养现状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特征的表现,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提高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涉及语篇基本信息的提取、主要意思的理解概括,还涉及读前信息预测、推断文章逻辑关系、对作者的言外之意的体会、对观点批判性的评论、对语言的创新运用等活动。

福建省厦门市近几年的初三市质检及福建省中考英语阅读题目的命制都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既考查学生对篇章内容的表层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对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能力。从学生的作答情况来看,其在考查深层理解能力的题目上失分较多,在概括文章主题、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理解篇章结构等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这与学生词汇量匮乏及深层理解能力欠缺有关。反观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其在阅读活动及问题的设计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教师设计的一些读中活动大都停留在浅层,所设计的问题大多都停留在信息提取层面,即学生可以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且相对固定和封闭,学生思考角度单一,缺乏想象空间,思维难以得到发散。此类阅读活动设计缺乏对学生阅读技能及深层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品质难以得到发展。

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实践

(一)关注思维培养,设计教学目标

安德森和凯瑟霍尔(Anderson&Krathwohl 2001)在布卢姆(Bloom)的基础上把认知目标修订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其中前三个层次属于低阶思维,后三个层次属于高阶思维。低阶思维关注细节信息的提取和理解能力,高阶思维关注事物的深层原理和内涵。在阅读课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是理解、概括篇章段落的主旨大意,理解篇章的逻辑关系,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和篇章的深层含义,以多元、开放的思辨视角评价文本,注重学思结合。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思维从低阶向高阶发展。

例如,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1 Section B的阅读课文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艾伦·罗尔斯顿(Aron Ralstron)热爱爬山运动,但他在一次爬山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在无人施救的情况下,为了活下来自己断臂并包扎。这次经历过后,他不仅没有放弃爬山这项运动,还写出了一部名为《两难境地》的自传。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篇章大意及文本背后所传递的价值取向,使其明白作出正确抉择、掌控自己人生的重要性并树立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的信念。

教师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根据上下文猜测并理解相关词汇与表达。

2.阅读文章并获取各段的主旨大意,了解艾伦的爬山经历。

3.通过寻找事件的发展顺序来梳理文本结构,找出文本线索,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

4.分析艾伦爬山经历背后的精神品质及课文标题的含义,结合自身的经历发表观点。

目标1旨在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等思维技能;目标2旨在让学生通过略读归纳文章段落的主旨大意,训练其识别、解码、概括等思维能力;目标3旨在训练学生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目标4旨在让学生通读文章后体会故事主人公所传递的精神品质及深入理解文章标题,培养其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

(二)注重读前活动,启动阅读思维

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为阅读作好准备,加速阅读进程,以顺利过渡到读中阶段。在读前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歌曲、播放相关视频等形式快速引入话题,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或听,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发展其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插图、标题等预测文本内容,这样有助于激活并重新构建学生的背景知识。

读前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扫除阅读中的语言障碍,主要是词汇障碍。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只讲授文本中复现率高的核心词汇即可,其他生词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上下文语境自行推断。在设计读前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把控时间,还要突出重点内容,要懂得取舍,不要过多地透露文本信息,这样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7 Section A的阅 读 文 章 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介绍了世界上最危险的运动之一——爬山,赞扬了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所具有的精神品质。

在本堂课的导入环节,笔者先给学生呈现他们在第一单元中学过的故事主人公艾伦的照片,快速引入“爬山”这一主题;然后播放一段1分钟左右的关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视频,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威严险峻,并引入本堂课的主题——攀登珠穆朗玛峰。师生对话如下:

T:What can you seefrom thevideo?

Ss:Many people are climbing Qomolangma.I can see much snow so it’sso cold.

T:Excellen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Qomolangma?You can talk about it with your partner.

S1:I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It’s about 8 844.43 kilometershigh.

S2:It’sin southwestern part of China.

T:What do you think of climbing the Qomolangma?

S3:It’sso hard and dangerous.

...

T:I agree with you.It’s so dangerous.Why do so many people climb it?Today,we will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the answer.

接下来,让学生齐读并观察标题,引导他们发现文章标题是一个问句。这时,笔者指明标题是学生阅读文本之后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预测文本内容,然后带着对标题的思考阅读文本。

【设计说明】在本堂课中,教师通过以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视频进行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攀登珠穆朗玛峰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了认识,激活了他们已有的背景知识。之后教师通过讨论展开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扫除部分词汇障碍,可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climbing the Qomolangma?”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不同的学生会给出不同的观点,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接着,教师通过标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预测,既为阅读作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加强读中活动,培养高阶思维

读中活动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易到难,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获取文本的概要和细节,梳理事实与观点,同时把握篇章结构和文本特征,理解文化内涵。读中活动要基于层次性和思维性(赵尚华2015)。因此,读中活动的设计既要包含提取篇章细节信息等低阶思维活动,又要有旨在提升学生内在的思维品质的高阶思维活动。

1.归纳整合,发展概括思维

英语阅读不只是处理信息、学习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学生还要从中学会提炼、分析、推断和概括篇章大意,发展抽象、概括思维。再次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7 Section A的阅读文章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为例。在导入之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并匹配段落大意。师生对话如下:

T:Read the whole passage and match each paragraph with the main ideas and tell me your reasons.

S1:Paragraph 1 isfactsand dangers.

T:What do factsmean?

S1:Himalayas is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China.Qomolangma isabout 8 844.43 meters high.It isthehighest mountain of all themountains.

T:What are the dangers?How many dangers are there?

S1:Four dangers...

S2:Paragraph 2 is...

【设计说明】在读中环节,教师通过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完成段落大意的匹配并给出相应的理由,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词、抓主题句及推理/概括的能力。例如,文中的achievements并非学生熟悉的词汇,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它的含义。又如,教师通过提问:“facts和dangers是什么含义?指代文章中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剖析句子,掌握指代关系,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其分析推测、抽象概括等高阶思维能力。

2.创设问题链,拓展深度思维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孤立的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有限,此时需要利用问题链来连续追问,纵深挖掘,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增加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陈胜2017)。真正的阅读要求读者静下心来体会文本,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时要避免重形式、轻内容。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7 Section B的阅读文章以介绍大熊猫在四川成都研究基地早上的生活引入,进而介绍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濒危原因及不同组织对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在解读文本环节,可重点带领学生分析2—4段。首先给学生4分钟默读文本,然后利用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对话如下:

T:What do you think of pandas?How about the pandakeeper Lin Wei’sopinions?

S1:They are so cute and lovely.They are the symbol of China.

T:Yes,they are so cute.But do you know their situation?Read paragraph 2 and find out what these numbers12,10,2 000 and 200 mean.

S2:Twelve and ten mean pandas spend a lot of time eating alarge number of bamboo every day.

S3:From 2 000 and 200,we can know the number of pandasislittle.

T:Yes.So wecan tell thepandasare...?

S:Thepandasare endangered.

T:Excellent.You’re so smart.Why are pandas endangered?Find out thereasons.

...

T:We know the reasons.How do people protect pandas?What other ways can we think to protect pandas or other animals?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设计说明】教师精心设计了问题链,使各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pandas?”引导学生描述出大熊猫憨态可人的形象、中国国宝的地位;随后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几组数字在句子中的隐含意义了解大熊猫的濒危现状,这有助于深挖文本信息,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对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大有裨益;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濒危的原因及保护它们的方法;最后一个问题是开放性的,旨在让学生讨论出更多保护大熊猫及珍稀动物的方法,有新的生成。

3.分析语篇,梳理篇章结构

仍以上文提到的阅读文章为例,在问题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结构。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使纷繁错杂的脉络清晰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重点,明白逻辑关系。

该文是一篇记叙文,前两段介绍了大熊猫在四川成都研究基地早上的生活及饲养员林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第三、四段笔锋一转,介绍了大熊猫的濒危现状、濒危原因及不同组织对大熊猫的保护措施。文章信息量大,看似繁杂无序,实则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讨论对大熊猫的看法,进而引出第二段,让学生讨论饲养员林伟对大熊猫的看法,并得出结论:大熊猫非常受欢迎,已经是中国的标志。紧接着让学生关注几组数字背后隐含的含义(200和2 000意味着大熊猫的数量很少,处于濒危状态;数字12和10意味着大熊猫每天要吃大量的竹子,但是人类砍伐森林,导致竹林数量减少),进而讨论大熊猫濒危的原因。在分析最后一段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不同组织为保护大熊猫所作出的努力。最后,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篇章结构(见图1)。

图1:篇章结构思维导图

【设计说明】以上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层面掌握语篇的主要内容,理清篇章结构,强化语篇意识,加强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从学生的角度看,提取主线和绘制思维导图已经进入高阶思维的层次,为后续的输入与评价作好了语言和思维铺垫(林艳、郭强2018)。

(四)通过读后活动,提升思维品质

在读后环节,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在巩固已学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批判性地评论作者的观点,进而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因此,读后活动可以设计复述、拓展写作、辩论或者针对某一观点进行探讨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及思维品质的提升。

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7 Section B的阅读文章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为例,在读后环节,笔者让学生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机器人并以海报的形式(见图2)呈现出来,海报内容既要有对机器人形象的展示,又要有相关描述。

图2

【设计说明】在制作海报时,学生以本篇文章所学内容为语言支架,描述机器人的形象和功能并说明设计的原因。学生的生成丰富多样且富有创造性。有的学生设计了会做家务的机器人,帮妈妈分担家务;有的学生设计了像哆啦A梦那样的机器人,帮助自己解决难题。这种读写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的最高层次。

写作环节结束后,笔者又设计了一个讨论环节。文本第4段中,不同的科学家对于未来的机器人能否像人一样说话这个话题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因此,笔者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呈现以下讨论任务:

Just now,you designed your ideal robots and tell me your reasons.You all did very good jobs.Next,look at paragraph 4,scientists gi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if robots can talk like humans in the future.Which side do you agree and why?

【设计说明】话题辩论是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比较自己和他人对于同一话题的思考和看法,分析他人的论点和相应论据,在此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形成自己合理的推断(李冬琴2017)。

结束语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多学习,勤思考,更新教学观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对话,深挖文本内涵,活动设计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推动阅读教学向纵深发展。这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时应多角度研读文本,理清文本思路和写作框架,阅读活动设计要体现层次性,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从而真正达成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

猜你喜欢
大熊猫思维能力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们都爱大熊猫
培养思维能力
寻找大熊猫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培养思维能力
大熊猫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大熊猫也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