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有效阅读互动教学策略构建

2020-02-15 09:33解会娟
英语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词义语境课外阅读

解会娟

策略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行动方针。阅读策略就是如何开展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效的方案集合、行动方针。英语是外国语言,与作为母语的汉语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教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要“满堂灌”,还是要发挥民主,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独立、自主地学习呢?这就是阅读策略问题。在阅读实践中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不仅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实现自我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现状分析

(一)语篇解读肤浅

一般而言,英语阅读理解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不少学生受阅读方法、阅读量等的限制,文本阅读处于表层文字理解层次,很难有更深一步的文本推理和感悟。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目标定位偏差、学情分析不到位等现象,教师舍不得放手,习惯“满堂灌”,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和方法的“客体”,其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文本解读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解读能力,在于教师能否合理解读内容,将有效的解读方法付诸实践。

(二)阅读策略使用不当

阅读加工层次的深浅取决于某个刺激物中所获得的含义的多少(赵龙武、李毅2016)。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策略正确,事半功倍;策略不当,事倍功半。教师对文本阅读的挖掘深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理解层面,在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学生学习被动,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被调动起来,阅读能力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一些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英语阅读其实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只要学会了单词和语法,自然会阅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没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往往停留在碎片化、浅层次的阅读层面上。

(三)难点剖析脱离学情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只有找准难点,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阅读语篇中的长难句通常有较多的修饰成分、并列句或从句,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学生阅读普遍有障碍。往往是单词、短语都认识,但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究其原因,不仅是长难句成分复杂,还有学生阅读习惯、情境联想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教师分析长难句往往陷入不懂“学情”的尴尬境地,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

(四)人文素养教育淡化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增强其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5万词以上,没有课外阅读词汇的积累,深层次阅读便无从谈起。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还有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然而,学生学习状态与阅读水平的差异,学生主体性缺失等因素导致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课后同类题材的阅读任务布置面临阻碍,课外阅读开展有难度。而停留在课堂上的精读,往往无法满足学生扩大视野、积累坚实的人文背景知识,以及涵养人文素质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周娜2016)。

二、初中英语课堂有效阅读建构的途径

(一)拓展阅读背景知识,激发阅读欲望

阅读文本的导入是一堂课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阅读课导入是否恰当,是决定学生是否感兴趣的重要因素。入境才能生趣,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进入高效阅读状态,进而为下一步阅读教学策略的预设打下基础。

在新教材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 4 My day Reading 1中,教师设置了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话题进行交流,学生有话可说。

T:In our school,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to do.Look at the clock.I’d like to you to introduce your school life.

T:What time doesyour school day begin?

S:It beginsat 6:00.

T:Oh,it starts at 6:00.You start our school day at 7:00.So you need to wakeup very early.

S:We go to school from...to...

Our school startsat...

Wehavelessonsin...

以复习、谈论本单元所学部分新词和话题内容的方式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起到巩固旧知的作用,另一方面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内容熟悉、易于表达,并能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活动作好铺垫。从句子内容上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情感方面的教育,以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的过程”。

(二)充分调动学生兴趣,高效投入阅读

1.通过对比分析找阅读乐趣

通过两种语言文化意识的对比,可以从中发现不同,能更确切地理解文本本意。教师通过背景知识拓展、延伸教材等方式,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激发成就感,体验阅读乐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合理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恰当的评价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还有助于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以群体评价为主,个人评价为辅。教师在刚开始时可以推荐一些简易的英文读物,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喜好,提供“高兴趣”的阅读资源。

(三)不断优化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效果

1.创设贴近学生的阅读语境

教师在创设语境时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与教学目标、文本内容、文本提供的语言相关。创设语境必须考虑文本提供的语言信息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于在语境创设中遇到的新词汇,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

(1)巧用语境,确定词义

在具体、真实的语境中教授单词更贴切。如动词lie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There is a child lying on the grass.(草地上正躺着一个小孩儿。)

The islands lie at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Kuril Islands.(这些岛屿位于千岛群岛的南端。)

If asked,he lies about his age.(有人问起时,他就会谎报年龄。)

从三个例句中可以猜出lie的确切词义,由此可知,要知道单词的准确词义,应该将其放在具体的语境中。

(2)活用语境,推测词义

互动式教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冉娅2015)。在阅读文本词汇教学中,通过创设适宜的语境,让学生掌握的不只是词汇本身,而是词汇对文本理解的意义,使学生习得词汇并深化阅读。以新教材牛津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Gulliver in Lilliput Reading 1为例,从“I woke up asthe sun was rising,but Ifound Icould not move.My arms,legs and hair were tied to the ground.”中tie这个词在这段语境中的意义可以预测出如下内容:“我的胳膊、腿和头发都被绑在了地上。”这样的教授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快速掌握词义,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巧妙提问,确定词义

有效的问题语境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对文本的思维碰撞,从而习得和巩固词汇。在新教材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 7 Abilities Reading 1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共同完成阅读活动。如:

Did Lin Tao go out on 10 May?

Wasthere alot of smoke?

How did Lin Tao protect himself?

Did the fireburn Lin Tao?

Was Lin Tao afraid at that moment?

What did Lin Tao say about the fire?

What do you think of Lin Tao?

How to becareful with thefire?

学生对该故事本身比较感兴趣。在回答有关救火的问题时,根据“How did Lin Tao protect himself?”这个提问,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可以猜出pour some water over his clothes中画线词是“倒水在……上”。根据对问题的回答,学生可以领会个别单词的具体意义,在提问、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单词词义的学习。

2.大胆尝试运用思维导图

当阅读任务是一连串有始有终的事件时,图示可以清晰显示事件发展的主要过程。以新教材牛津版《英语》九年级(上)Unit 8 Detective stories Reading 1为例,在处理阅读文本时,教师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并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其他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Murder in West Town的故事中的具体情节(见下图)。

3.拓宽阅读的活动空间

学生要立足文本内容进行言语交际活动,在情景交融中表达言语。如记者采访、角色扮演、正反方辩论等活动是产出的过程,也是对阅读文本内容的内化和拓展。在新教材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 5 Let’s celebrate!Reading 1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如下表格信息。

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中西方两个不同的节日,适度拓展,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能应用文本中对节日的介绍方法提高其归纳总结能力。

4.有效评价助长阅读积极性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促进学习,助其成长。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及时给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享受活动的内在魅力。对于课堂上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激励评价,留给其充足的时间思考,观察其思考过程,综合判断其学习成效。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合理化,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评达成形成性评价,达到教、学、评一体的效果。

(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效

1.培养限时“英语思维”阅读习惯

学生学习英语一定要坚持“英语思维”,这是加快阅读速度的最好方法之一。对于英语初学者,要求摘抄、背诵教材中出现的重点句型,集中讲评普遍出现的问题,并定期对句型做变式听写。在读每一篇文章前,要限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地用英语思维获取信息。

2.对文本进行“画面式”阅读

在阅读时,使用词汇描绘事物,这些词汇会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正在阅读的内容,这种策略叫阅读形象化。对于部分学生存在的阅读复视及指读现象,教师有义务督促其改正这些不良阅读习惯。

3.不断丰富阅读的语言资源库

掌握英语常用词是阅读的关键,也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有足够的输入才有输出的可能。学生储备的词越多,其阅读就越平顺,就越能由此进入更高一级的阅读。学生可通过树形图、图表等形象手段归纳、比较,加强记忆与理解,不断丰富阅读的语言资料库。

4.坚持课外阅读,培育文化意识

学生不能只满足于课内精读,还要加大课外阅读量。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英语名著读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本土文化,这些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渗透人文精神,通过语言的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结束语

互动阅读教学以学生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责任感的人。互动阅读教学策略重构不仅极大地解放了教师,而且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挖掘了学生在英语深度阅读中的巨大潜力。它给学生搭建了足够的自主合作与才艺展示的平台,这样的生本课堂更具灵动性。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英语阅读课的互动教学一定会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从中受益。

猜你喜欢
词义语境课外阅读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跟踪导练(三)2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