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便秘与阳虚便秘之辨

2020-02-16 06:09陈晓红胡珂江西中医药大学06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阳虚证肾阳虚运化

★ 陈晓红 胡珂(.江西中医药大学06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病证,老年人多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和(或)排便困难[1]。本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但也有一部分人群不完全表现为上述症状,比如大便不硬,甚至大便偏稀不成形,却排出困难,总体来说都有排便次数或粪便形质的改变。笔者随胡珂主任中医师临证学习期间,从观察胡师临床治疗的功能性便秘,引出对辨别便秘中气虚证与阳虚证的思考。

1 气血阴阳亏虚是老年性便秘的主要病因

大肠为传导之官,主传送糟粕,排泄大便。大肠传导正常有赖于阳气推动与阴血津液滋润。《内经》载:“大便难……病本于肾。”“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结燥。”老年人肾精衰竭,先天不能滋养后天,致使津血不能濡润肠道,脾气渐衰,推动乏力,甚或脾肾阳虚,不能温煦滋润肠道,故而多见此病。老年性便秘虽阴血亏虚比较常见,但气虚也是常见病机之一,亦存在肾阳亏虚导致的便秘。

2 气虚秘与阳虚秘的病机

便秘病位在肠道,与肺、脾、肾、肝、胃、三焦均有关,但和脾肾两脏关系尤为密切。脾主运化,一方面运化水谷,饮食入胃,脾对水谷的运化功能使水谷的精华部分转为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而留下的糟粕则变成粪便原料;另一方面运化水液,脾对水液的布散功能使得粪便的形质不过于黏腻或干结,而能顺畅地通过肠道,从魄门排出。一旦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脾气虚弱,传导无力,水谷不能转化成粪便,则大便量少,数日一行;水液不化,不能润泽肠道,则大便干结,排除困难;脾虚导致湿热蕴结肠道,则见大便黏腻,排出不畅。

肾司二便,大便的通调,与肾的气化密切相关。《素问》云:“肾者,胃之关。”“肾开窍于二阴。”张介宾注:“关者,门户要会之处,所以司启闭出入也。”二便疏泄有度,全赖肾之开阖,其开阖有序又赖于肾的气化,肾的气化体现在肾之元阳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诸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2]。水谷入口,化生精微,濡养五脏,二便通调,是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体现。胡师认为肾虚导致便秘的原因有二:一是肾阳虚不能温煦肠道,大肠传导乏力;二是阳虚生寒,导致阴寒凝结肠道,形成阳虚阴结。

3 气虚秘与阳虚秘的临床表现

气虚秘与阳虚秘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中气虚损,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下降,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故气虚秘可见大便偏干结或不干,排除乏力,便后大汗出,兼见脾气虚弱所导致的头昏、脘痞胀闷、消化不良等症状,舌质多为淡红、胖,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关于阳虚秘,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秘结》中描述道:“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阴结也。”[3]阳虚所致的便秘,可表现为大便黏滞、不成形或质软成形,或无便意,或有便意但艰涩难下,伴恶寒怕冷、四肢不温、倦怠欲寐等肾阳虚弱的表现,舌质可见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弱。

然而,虽《素问》语“阳虚则外寒”,阳虚患者的症状可表现为形寒肢冷,但临床上所见的大部分阳虚患者并非是一派纯粹的寒象,其常兼见一些上热或外热症状。比如患者可不见肢寒怕冷、下利清谷等内外寒象,反可见面红、面部痤疮、目赤、咽红疼痛、唇红、牙痛、口疮、口苦口臭、甚至舌红(多红而舌体胖)等,此为“上热”;或身热、自觉发热等,此为“外热”。火神派的开山宗师郑钦安在“辨一切阳虚证法”有云:阳虚证,有面色如朱似实火者,元阳外越也[4]。此乃阳虚之极,阴寒内盛,格拒虚阳于上、于外的假热,如果辨为气虚误用补气升提之药,就会出现虚阳上浮之象。

4 气虚秘与阳虚秘的辨别

气虚与阳虚皆为虚寒性疾患,两者在大便形态上皆可兼见干或不干、排出困难、便后乏力、精神倦怠、怕风畏寒、舌淡苔白、脉细等,但气虚以乏力为主,可兼见微畏寒;而阳虚则为虚寒内起,不可温煦机体,畏寒症状表现明显。但临床上所见到的阳虚不一定都有恶寒的表现,而是以乏力为主症的多见。虽然气虚证也可导致肢体无力,懒于动作,不耐劳作,但与阳虚证比较,以阳虚证乏力的表现更为明显,证情更加严重。

在乏力的表现上阳虚证比气虚证更明显。第一,是因为“气虚乃阳虚之渐,阳虚乃气虚之甚”,阳虚必定包括气虚表现的疲乏症状,甚至更严重;其二,《素问》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清阳实四肢……”意为阳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其健旺,人体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四肢动作协调。阳气虚弱不能温阳神机,则反应迟钝、四肢动作迟缓。第三,人生的生、长、壮、老、已,即是阳气由稚而旺、而衰、而亡的过程。观临床上大病、久病、重病之人,多易耗损阳气,形神俱伤,身困懒动,甚至卧床不起。正如郑钦安所言的“人困无神”,除精神萎靡外,也寓有困乏无力极甚之意。

脉象也是重要的鉴别点之一,血脉的运行要靠阳气的推动,阳气旺盛则脉象平和,表现为脉来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也就是脉有胃(气)、神、根。如若阳气虚衰,则脉运无力,微弱无根。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把“脉微细,但欲寐”作为少阴病的辨证提纲。郑钦安也把 “脉息无神”视为阳虚证的重要依据。所以,胡师认为虽然在寒象不明显时可以把“乏力”作为辨阳虚秘的辨证眼目,但是必须是在阳虚证脉象具备的基础上。

因此,在临床辨阳虚证时,胡师往往将脉症结合“倦怠乏力”这一精神症状作为阳虚证的辨证依据,并且把沉弱无力、微细欲绝、或浮大中空之脉确认为阳虚、使用附子的主要指征。

5 气虚秘与阳虚秘的治疗

在治疗上,基于《内经》“损者益之”的原则,选用补中益气汤以补益中焦脾气。临证多用生白术易炒白术。脾不运化,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导致的便秘,重用白术可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5]。若同时加大升麻的剂量,还能达到升清降浊的功效。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得降,腑气亦通,可辨证加入杏仁、桔梗等调畅肺气的药物;如若患者有下腹胀满的症状,可在方中加入槟榔、路路通、大腹皮等宽肠理气消胀的药物;兼见纳食不佳的患者,可加入谷芽、麦芽、鸡内金等健脾助运;脾气虚导致水湿不运而聚集体内形成中焦湿阻,则加入白豆蔻、砂仁、苍术等化中焦湿浊,攻补并施。

对于脾肾阳虚,以脾阳虚为主,肾阳虚不甚的患者,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可加入肉苁蓉、菟丝子等温肾助阳兼润肠通便的药物,亦可选用济川煎类温润剂。阳虚阴结者,可予温脾汤甚或大黄附子汤温下。但对于肾阳虚显著的老年性便秘,予上法并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如若临床上表现出乏力神懒,或伴有“热象”的证候,经用补气培元、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或清热降火等治法后,疗效不佳,甚或有所加重时,更应考虑证属阳虚、甚或虚阳上浮,急当易弦更张,以温肾补火、回阳纳元为治。放胆投用较大剂量的附子,方如四逆汤、白通汤等。四逆加人参汤出自《伤寒论》第385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四逆加人参汤乃四逆汤加人参而成,主治霍乱吐泻后阳气大虚。四逆汤为“回阳救逆第一方”,其中附子属辛热温燥之品,重在温补肾阳,干姜温中散寒,甘草调中补虚,兼制附子之毒,加人参以补气血,治其脉象沉微。制附子剂量常用15~30g,根据用量先煎45~60min甚至更久,以尝至不麻口为度,并伍以炙甘草20~30g,制附子之毒。

6 典型病案

范某,女,66岁。2016年7月13日初诊。主诉:便秘5年余。症见:大便数日1行,无便意,便质黏滞、不成形,排便费力,身困乏力,手足热,舌淡胖、边有齿印,苔黄白腻,脉沉细无力。本案乃胡师诊治的一名老年女性,便秘5年就诊,因存在大便黏腻、身困等症状,前医多以清利湿热之法,予大剂量的化湿药物诸如藿香、佩兰等治疗后,其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初诊辨为脾气虚弱导致脾胃的升清降浊失常,方选补中益气汤合平胃散加减。

二诊:患者服上药后复诊,诉服药后乏力稍减,但眩晕欲扑,面赤如醉,需热敷方可缓解。现症:大便黏腻,数日1行,无明显便意,仍乏力、寐少,舌淡胖,苔薄白黄腻,脉沉细少力。考虑阳虚便秘,予四逆加人参汤加味。处方:附片10g先煎45分钟,干姜10g,炙甘草20g,党参10g,白豆蔻15g,砂仁15g后下。7剂。

三诊:大便1~2日1次,排便费力,量少质黏,肛门灼热,舌胖偏红,苔薄白黄,脉沉细滑。处方:附片 15g先煎45分钟,干姜 10g,炙甘草 20g,党参 10g,砂仁10g后下。7剂。

四诊、五诊:患者诉大便稍成行,但仍黏滞不畅。以四逆加人参汤为基础方,附子用量从15g逐渐增至30g。

六诊:大便转成形,质不黏,排便通畅,日1次,神疲乏力缓解。继上方加减调理后,诸症明显改善。

按:本案患者初诊时可见乏力、周身困重、大便黏滞、排便费力、舌苔厚腻、脉象无力,似乎是气虚兼有湿热,但予以补气化湿治疗后面色通红,行走欠稳,似饮酒致醉之态,出现虚阳上越的表现。患者其本应为阳虚,元阳败竭于下,火不归元,而且火性趋于炎上,补中益气汤中黄芪、柴胡、升麻之属,升发阳气,虚阳上越,虚火扰窍,故出现头晕、面赤之状。

阳虚证也可兼见湿象。肾为先天之本,脏腑功能的发挥均赖于肾阳的温煦和推动作用。肾阳虚衰,肠腑失煦,传导不及,则排便艰涩;阳虚水湿不化,故伴见湿象;湿阻气机,可出现黄腻苔,这也是本案误为湿热的主要原因。患者脉象沉细无力,且一直未出现阳虚证该有的形寒怕冷、四肢不温等表现,而是乏力贯穿始终,辨为阳虚秘。在治疗初始,患者乏力、大便黏滞等情况持续不得缓解,随附子剂量增至30g,如此大剂量地使用温燥药物后,便秘、乏力的情况才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阳虚证肾阳虚运化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温针疗效的差异基因表达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