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与课本知识教学的有机统一

2020-02-16 14:46马新海
教育界·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马新海

【摘要】思想政治学科作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科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思政教师要灵活巧妙地把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鲜活的时政信息植入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本知识教学的有机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為基础,思政教师要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努力做到课堂教学设计独特而又能使学生充分表达切身感受。思政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对如何学好思想政治课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平实的设问让学生尽情表达心声,最后得出正确结论。面对高考政治特别是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命题出现的重大变化,思政教师要更加坚定信念并一如既往地做好把思想政治理论和时政信息融入课堂教学的工作,努力达成思想政治教育与课本知识教学的有机统一。思政教师要努力上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做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政教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 主体; 德育要素

思想政治教师要灵活巧妙地把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鲜活的时政信息植入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融合。这样的政治教学不仅有利于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有效提升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更好地践行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努力为新时代输送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本知识教学的有机统一呢?

一、坚持把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与注重课本知识的应用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其政治性和科学性,由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和价值存在的认识差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在课堂教学中释放出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功能及作用,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理论和时政信息,要求思政教师更新课堂教学理念,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和时政信息的教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读书活动等方式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最新的时政信息,并将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单调枯燥的课本知识与科学的政治理论、鲜活的时政信息相结合,从而增强政治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真实感,共同提升师生政治素养。同时,思政教师也应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关心时事的好习惯,学会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获得宝贵体验。

二、坚持把深度挖掘政治课程蕴含的德育要素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为方便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理论和时政信息,教师应该巧妙运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一课时,思政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本节课的德育资源并借助多媒体,播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小视频或者幻灯片。

思政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四川凉山30名扑火队员英雄事迹的视频并指出“30名灭火队员全部是80后,其中有两名是00后,生命永远定格在2019年这个美丽的四月。走时一个人,回来一座城;走时是少年,回来是英雄”。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清明祭祖的图片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国家公祭活动的视频,让学生体味到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是最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通过播放央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政策对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图片,彰显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的无私胸怀和崇高境界,让学生体会到党和国家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同时也让学生坚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走向富强文明。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既向学生传授了课本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有效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也如春风化雨般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促使学生德育素养得到提升。

三、坚持把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教师的精心设计、正确引导结合起来

黄芳老师说:“教师和学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只有这两个主体同时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而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理论和时政信息,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和身边时政新闻的关注与认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与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对课堂教学中引用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时政新闻加以思考评论,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讨论课或者将一节课中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由讨论。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四《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一课时,围绕“发展和质变的关系”结合我国反腐成就中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王积俊由优秀的人民公仆腐败变质为“人民公敌”的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思辨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在围绕本框方法论要求开展教学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自主总结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整个课堂教学既坚持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又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的作用。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学科,在思政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科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中学思想政治课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思政教师要把自己的课堂教学紧密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努力做到课堂教学设计独特而又充分表达学生的切身感受。思政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对如何学好思想政治课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平实的设问让学生尽情表达心声,最后得出正确结论。总之,思政教师注重将思政理论和时政信息融入教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 黄芳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性研究[J].成功(教育),2013(18):161.

[2] 陈志华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J]. 理论与改革,2006(05):154-15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从“我”到“仲肯”——阿来小说中叙述主体的转变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