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进初中语文课堂的方法探微

2020-02-17 10:39郑智聪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郑智聪

摘要:

在初中阶段,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渗透,是一个始终绕不开的议题。特别是处在我们现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浪潮之上,我们更是要将传统文化贯穿到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如此,我们能从带领初中孩子在语文的海洋里遨游,感受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增强同学对民族的归属感,对文化的认同感。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祖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在世界舞台上,加强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文化竞争综合实力起到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通过传统文化如何融入语文课堂的意义、原则及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具体指出了传统文化之于初中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一些方法论,旨在抛砖引玉,能为对这个课题进行更专业、更全面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一定意义上,也为了指导自己在将来的初中语文教育上更好的完成改革和转型。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进初中语文课堂的意义

(一)基于新课改中关于重视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

2011年,国家教改委联合多部门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地为我们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作为新时代课改的总体目标,它对于传统文化的唤醒与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对于新课标提出的这两点要求,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这就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极大程度的融入、渗透进初中语文课程中去。不仅如此,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文化沉淀至今,形成了一套属于中华民族的特殊的优秀文化,这是世界各族人民所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深刻渗入进初中语文课堂。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是要把传统文化贯穿在语文课堂的方方面面中去。

(二)基于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精神文化需要

首先,国家提出,基础教育需要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发展心理学认为,12——14岁的青少年,是人生阶段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个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在此阶段是急速发展的,因此,在初中阶段倡导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日新月异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加强,而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上已经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经济实力的提高需要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来作为搭配和辅助。新时代的中国,在文化实力方面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在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上,应该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别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浸染与融入能很大程度上加速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程。

(三)基于初中生学情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渗透的特殊性需要

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情绪情感体验等全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变化,而这个阶段,如果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课堂里,不仅仅能够增加学生在此阶段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精神内核,在一定程度上,拔高初中生的文化、道德素养,健全其人格,磨炼其意志品质。

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进初中语文课堂的原则

(一)强调积累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浸润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社会的归属感,从根本上,丰富初中生的知识储备。因此,语文教师要求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不能只流于表面,而是要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教育。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识记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一些语文课文的教读课上,语文教师必须先熟知课文中的传统文化要素,参考不同方面的知识进行有选择性的渗透与融合,对课文中涉及奥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了熟于心。例如,我们在教授苏教版《端午日》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就必须将“端午节”的传统知识与习惯熟练且贯通地掌握,达到深刻精熟的程度才能将传统文化浸润到整一篇文章的教学当中去。

(二)积极拓展

在传统文化的渗透方面,除了要有实质性的积累外,我们还必须加强课内外的拓展,课内的传统文化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也是相对不足的。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内外进行传统文化的拓展。一方面,拓展的传统文化能增加其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廣度;第二方面,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第三方面,通过积极拓展传统文化,使学生保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能促发他们对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根本上满足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好奇。

例如在上统编版课文《昆明的雨》时,我们就可以适时地对昆明风土人情、民族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拓展延伸,也可以让学生就补充给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中也可以完成深度的传统文化学习。

(三)重视激趣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因为传统文化有着代际的特点,所以他们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不是太浓厚,而兴趣却是学习上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积极调动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去主动接触了解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上,绝不应该去简单的说教,更不能采用简单的抄、记、背等机械的学习方法,而是要以故事性、趣味性较为浓厚的,生动的事例来吸引学生对于传统知识的理解,让他们真正的感兴趣,从而愿意去研究和挖掘传统文化的知识。

三、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初中语文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的整体感知觉

在初中语文课堂里,学生对于一篇文章最开始是靠整体感知觉来初识内容的。所以,利用好学生一开始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这一个环节上下功夫,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其中,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通过对全文的阅读,我们可以将文本中出现的传统文化寻找出来;

2.通过教师对写作背景的介绍,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知识;

3.通过作家作品,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作家家乡风貌及人物特殊的地域性。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字词教学

不置可否的是,生字词的教学仍然是初中语文课程里绝对绕不开的重点和难点,在小学阶段认字、识字的基础上,初中的生字词在理解和运用上提高了很多档次。而将传统文化特色教学有机地融入初中语文生字词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能让枯燥无味的简单识记字词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大大激发学生对字词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发挥、挖掘出中国字词方面的传统文化魅力,让他们理解更深,掌握得更牢,具体我们可以进行以下三点尝试:

1.追本溯源,探究中国古字词

这个教学环节旨在从造字法、繁体字、字的原本义等方面上来挖掘字词的本真含义,从这个字的几种写法开始到演变过程,再到最后的简化,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文字的知识。

2.试读古音,吟哦咏唱

此方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欣赏传统吟诵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古音来对文言文、诗歌进行吟哦咏唱,让学生知道古代诗文创作上讲求音韵和谐的特点及要求,学习古人创作诗歌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用古音吟咏诗词会有另外一番独特的风味,在感受的前提下,将古诗文的学习提高到一定境界。

3.融入书法教学,感受欣赏与书写的双重魅力

中国汉字不仅仅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其表现形式就是中国的汉字书法。从楷书到隶书,从小篆到草书,多种多样的书法形式都可以带着学生静静欣赏它们的美。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提起笔來感受一下书写的魅力,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字词,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从根本上加强初中生的文化修养。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多元的文本解读视角中

1.利用现代多媒体系统和网络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

现代教育手段的多元化、科技化为传统文化的教学增加了非常多的条件和基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手段,利用网络媒介,找到很多可以辅助我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比如我们在上《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将真实的安塞腰鼓的演绎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来体验安塞腰鼓给予他们的震撼。

2.利用课本剧、舞台剧、历史剧等戏剧方式来进行渗透

在语文课上,多数教师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舞台剧、历史剧的表演,这不仅仅能通过学生的亲身演绎的方式理解文本,走近时代和人物,更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彩。

(四)将传统文化融入写作教学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光辉,这是所有语文老师都通晓的道理。而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机的渗透到写作教学中去,我们可以从下面三点来进行尝试:

1.鼓励学生大量的做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摘抄,并展开分享会;

2.鼓励学生大量的收集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故事,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3.鼓励学生仿写古文古诗,并将好的仿写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和分享。

(五)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校本课程中

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关于传统文化教学的校本课程创设与研究的工作当中去。开设诸如书法、剪纸、蜡染、吟咏等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这不仅仅能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让传统文化走出语文课又能促进语文的学习。因此,以传统文化为内核,语文老师创设的校本课程在极大程度上能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的发展,更能提高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更加系统的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流淌几千年,这几千年积淀了多少人类最闪光、最高贵的精神财富。作为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重新定义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虽然我们站在国家发展、变革的时代浪潮之上,但我们时刻不能忘却我们心中、身上饱含的文化血脉,这条血脉不仅能反促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找到本身的真谛,更能回答新时代国家对于教育提出的思考:我们培养什么人,我们怎样培养人,我们为谁培养人?

总之,初中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更需要初中语文这片沃土。只有我们寻找到更具体的方法,更有成效的策略,才能踏踏实实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来。而方法和策略则需要越来越多的与文人孜孜不倦地去挖掘、去探索、去研究、去开拓!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