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TnI、hs-CRP、NT-pro BN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2020-02-21 04:27杨淑娟梁锦荣李盘石覃炳军
山东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预测值心肌细胞心肌梗死

杨淑娟,梁锦荣,李盘石,覃炳军

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最为严重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类型,早期进行筛选、诊断及治疗是其救治的关键。临床对AMI的诊断方法较多,其中血清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血清学检查方便、快捷,准确率高,是AMI初步诊断中仅次于心电图的筛选方法。肌钙蛋白I(cTnI)与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是目前诊断AMI最主要的指标[1]。虽然cTnI对AMI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在严重感染、创伤时心肌损害也常有发生,导致cTnI的特异度降低。炎症反应在心肌梗死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所导致的粥样斑块不稳定常是AMI发生的原因,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较敏感的炎症指标[2,3]。在心肌梗死过程中,心脏功能急剧下降,可引起心房内压力增高,诱发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合成分泌增加[4]。为进一步探讨能够用于AMI急诊筛查及诊断的血清学指标,本研究就血清cTnI、hs-CRP、NT-pro BNP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东莞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ACS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2003年美国心脏病协会颁布的ACS诊断指南;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③年龄>18岁;④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原发性心肌病、心瓣膜病者、慢性心功能不全;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③合并精神疾病;④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结缔组织病。共收集符合标准ACS患者127例,其中发生AMI 60例(观察组)、未发生AMI 67例(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58.25±5.49)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38例,年龄(56.93±7.42)岁。两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血清cTnI、hs-CRP、NT-pro BNP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cTnI、hs-CRP、NT-pro BNP。hs-CRP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仪器为PA8800型C反应蛋白检测仪(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cTnI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为ACCES型电化学发光仪(美国贝克曼公司);NT-pro BNP检测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仪器为MINI-VIDAS荧光免疫分析仪(法国梅里埃公司)。相关试剂盒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cTnI、hs-CRP、NT-pro BNP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TnI、hs-CRP、NT-pro BNP水平均升高(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cTnI、hs-CRP、NT-pro BNP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血清cTnI、hs-CRP、NT-pro BNP单独与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指标(P均<0.05),且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一指标。见表2。

表2 血清cTnI、hs-CRP、NT-pro BNP单独与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效能

注:与血清cTnI、hs-CRP、NT-pro BNP单一指标比较,*P<0.05。

3 讨论

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5~7]。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AMI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是引起中青年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当血管发生阻塞后,心肌组织大约30 min开始坏死,6~8 h完全坏死。这期间越早打开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组织就越多,因而AMI早期确诊尤为重要[8,9]。

cTnI是肌钙蛋白的重要亚型,仅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心肌发生损伤时,cTnI释放至血液中,引起血清水平增高,成为评价心肌损害较特异的血清标志物。研究显示,cTnI在心肌损害时能够迅速释放至血液,而且存在时间较长,是心肌损害较为敏感的标志物[10]。但是,其不仅在AMI时升高,在因感染、中毒、免疫等各种因素导致心肌损害时,cTnI也能表现出异常[11]。因此,仅凭cTnI单一指标诊断AMI,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特异度相对较低。hs-CRP是非特异的炎症标志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炎症反应发生后可显著升高并诱导多种介质的分泌,促进单核细胞由内膜浸润。因此,在心肌损伤时血清hs-CRP水平相对快速升高。近年来研究显示,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关系密切,能够作为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2],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可作为AMI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13]。NT-pro BNP是在心肌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其最直接的调控因素是心肌细胞的牵张反应及心室的压力变化,尤其对心力衰竭极为敏感。在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坏死和电生理功能异常,心肌收缩失去协调性,导致心脏功能急剧下降,心室压力骤然增高,其所引起的牵张反应能促进NT-pro BNP释放;此外,心肌梗死时神经内分泌机制的调节作用,也能引起NT-pro BNP分泌增高。因此,NT-pro BNP对AMI并发心力衰竭具有极高的预测价值[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cTnI、NT-pro BNP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指标,AUC大于单一指标。这表明血清cTnI、NT-pro及hs-CRP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因此,血清cTnI、hs-CRP、NT-pro BNP联合检测更有利于AMI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是较为理想的血清学诊断组合。

猜你喜欢
预测值心肌细胞心肌梗死
CMR single shot true-fisp-PSIR序列在心律失常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蟾毒灵对低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