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春正好 勇立潮头写风流

2020-02-22 05:35覃蔚峰
三月三 2020年6期
关键词:百色市百色编导

覃蔚峰

2020年10月17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内掌声如雷。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这里拉开帷幕。

当晚,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为创作原型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作为全国脱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展演的开幕剧目震撼上演。

民族歌剧《扶贫路上》,是中宣部2020年宣传思想工作重点剧目、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全国现实题材及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重点剧目。

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的成功上演,其中凝聚了参演单位之一的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广大演员的辛勤汗水。

百色是革命老区,有壮、汉、瑶、苗、回、彝、仡佬等7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根植于这片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富矿区,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早在创建之初就确立了以民族民间艺术为主的发展方向,这一发展理念像基因一样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成为该中心最闪亮的招牌。

上了年纪的人也许还记得,1959年3月 15日,在澄碧湖水库工地工棚里,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前身——百色专区文工团乘着时代的东风应运而生。

如同澄碧湖一泓碧水从未变色,这一支从火热的生活中出发的队伍不管名称如何变换,依然初心不改,矢志勇立时代潮头,承担着为时代、为人民鼓与呼的责任,承担着讴歌伟大祖国、讴歌伟大的中华民族、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发展事业服务的责任。

该中心2012年挂牌,前身为右江民族歌舞团。60多年来,他们踏遍了百色的村村寨寨,苗村的坡场上、彝家的火塘边、仡佬冲的木楼里,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歌声、他们的舞姿,百色的山山水水因为他们平添魅力,乡亲们寂静的夜晚因为他们流光溢彩。

他们给各族人民送去了党的关怀,他们把各民族精湛的艺术带到10多个国家,与各国人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他们向民族、民间的音乐和舞蹈学习,并创作、演出了《百色民族歌舞》《右江风情》《壮锦》《舂糍粑》《抹黑脸》《秋狂》《喊山》《摆嘎摆》《踩踩脚》《抖心琴》《牛角女》《壮乡三月天》《打磨秋》《出寨》《拧》《水》《爷孙》《心中绣球》《扁担舞》《暖》《醉歌》《裙兜蜜语》《乡音》《鹧鸪岭上鹧鸪啼》等一大批接地气、叫得响、传得开、获大奖的优秀艺术作品……

他们培养了林燕飞、黄依兰、邓锐斌、黄秀红、黄汉雄、韦志坚等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因为他们,百色的民族歌舞唱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为宣传百色、宣传广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年来,该中心创作排演了一大批有民族特色的舞台作品,捧回各种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奖。例如,壮族歌剧《壮锦》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奖”、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剧目奖”、第七届广西剧展桂花金奖、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简称“铜鼓奖”);壮族群舞《暖》获广西第六届音乐舞蹈比赛节目创作奖、表演一等奖,第七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舞蹈《乡音》获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作品奖;歌曲《鹧鸪岭上鹧鸪啼》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奖……

其中,由该中心主任黄汉雄创作的壮族舞蹈《摆嘎摆》更是被业界视为广西壮族舞蹈的符号,其标志性动作至今仍被借鉴和模仿。该作品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曾获广西民族舞蹈调演表演一等奖、编导一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二等奖,第三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舞蹈中的标志性动作和队形源于黄汉雄对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他至今仍记得当年创作这支舞的许多细节。“捂嘴”来自壮族女子镶牙的习惯,因为怕别人笑话,她们说笑时会用手捂着嘴。“扶腰”来源于提裤带的动作——当时女性普遍用一根绳子作为裤带(当地俗称“鸡肠带”),因为裤带容易松,所以要经常往上提。一个跟着一个走的队形来源于农村女子特有的生活环境——因为走惯了村里的羊肠小道,她们到镇上逛街时还是会这样走,而不像城镇女子那样成群结队地走。这些动作赋予舞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找到一个民族特有的、内在的东西,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接地气,才更有生命力。”黄汉雄说。

黄汉雄198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进入百色地区文工团(后改名为右江民族歌舞团)工作。三十多年来他扎根家乡,从一位刚入行的舞蹈演员,一步步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壮族舞蹈家、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领军人物。“我与歌舞团共成长。”提到这些年来自己的变化,黄汉雄笑着说,“这个单位就像是我家一样。”

单位就像家,不只黄汉雄这么说,该中心副团长黄觉先也这么认为。在这个有22年“团龄”的老“右歌人”眼里,在这里,大家不只是同事关系,彼此也像兄弟姐妹甚至是长辈与晚辈那样互相扶持。“我们都是抱团来工作,完成一个任务需要各部门人员通力合作,比如一个舞蹈节目从排练到演出,除了舞蹈队之外,服装、化妆、道具、音响、灯光、歌队都为这个节目服务。”黄觉先说,“如果没有集体观念,就没办法做任何一项工作。”

这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由58个成员组成,其中既有16—18岁的年轻演员,有三四十岁的编导,也有50多岁的老前辈,他们大多来自百色本地,包括壮、汉、瑶、苗、彝、仡佬族等多个民族,有25人获得二级(副高)及以上职称。

在百色,能凝聚这样一批专业水平较高的艺术人才实属不易。经济实力雄厚的院团可以花重金引进人才,请北京、上海的专家帮创作,但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没有这样的财力。“那怎么办?自己培养人咯。”黄汉雄说,“我们的演员又当演员又当编导,按理说编导可以不参加排练,但我们人比较少,要通过这样的办法培养演员学创作、排节目。”通过老编导“传帮带”、送编导到外地进修以及请专家到百色指导等方式,让人才出得来,有收获,留得住。

青年演员杨柳枝就通过前辈的“传帮带”成功转型为编导,由她编创的舞蹈《裙兜蜜语》曾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二等奖。2007年她加入这个团队时只有17岁,进团不久前辈就带着包括她在内的年轻演员下乡采风、创作作品,“一个老编导带几个(新人),帮助我们转型。”杨柳枝说,“前辈乐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人,年轻人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创作理念和元素,每次大家都积极地完成演出任务,这个集体很棒。”

“百色集老、少、边、山于一体,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革命故事,有待文艺工作者去挖掘、整理,将其搬上舞台,传承下去。”黄汉雄表示,他将一如既往,带领团队一起奋斗,争取创作出更多深受群众欢迎、民族风格浓郁的节目。

由于长期扎根基层、扎根边疆,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先后被国务院、国家民委、文化部、人事部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等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百强文艺院团”“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區三八红旗手(集体)”“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团长黄汉雄多次获得广西“德艺双馨”文艺家、广西文化先进个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八桂文化艺术奖、八桂先进人物等各种荣誉。2019年,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再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了老区形象、百色高度。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拓未来。回首60多年的发展历程,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迈出的每个步伐,无不踩着时代的旋律,打上时代的烙印。昨日的成绩,是镌刻在前行者身后的丰碑;明日的辉煌,是历史赋予后继者的责任。

我们坚信,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一定会紧紧抓住时代脉搏,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交出一份合格的艺术答卷。

这正是:百花齐放春正好,勇立潮头写风流!

猜你喜欢
百色市百色编导
百色市2012-2019年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评估
红色情 百色梦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Applying emotion factors in English teaching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到广西百色市调研
百色水利枢纽首次蓄满泄洪
百色
进一步推进百色市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