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

2020-02-23 04:48李雁楠
生产力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手稿异化

李雁楠

(宁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0018)

一、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

事实上,在马克思逝世以后,人们收集整理了留存的书稿内容并根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重新编排,才有了《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问世。但在当时,原稿的大部分内容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已经遗失,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的版本都是后来的编者根据仅存的手稿内容以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整理出来的[1]。因此,这也给后来很多阅读手稿并尝试认真解读的人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依据解读角度的不同也对《手稿》的内容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

关于异化,费尔巴哈从抽象的角度,将其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中神的形象就是人的外化,是人创造的,即人把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一切长处、能力、优点全部积聚到一个偶像崇拜的身上,并对其进行崇拜[2]。可以说,因为是人创造的,神的形象中有人的影子,是人的外化。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异化概念提出后,马克思对其进行了系统、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当然,马克思对于异化理论的阐述是在批判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尤其是费尔巴哈的观点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劳动异化概念,马克思的阐述和解读角度与费尔巴哈不同,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观点也更加深刻,是对异化理论的一种推进和提升。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讲述私有制和私有财产的过程中,详细阐释了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以及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私有财产的关联,由此正式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重要概念。虽然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事实上马克思却认为劳动异化现象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结。在马克思看来,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土地已然成为了某种与劳动者对立的存在,甚至开始对人进行统治。在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中,农奴是没有土地的,而土地所有者从占有土地开始将其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开始了对农奴的统治。土地所有者不仅拥有土地,还拥有爵位、地位、权利等,在这种相互的关系中,死的物(也就是土地),开始对人有了统治,这就是异化。马克思在《手稿》中还表示,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出的劳动产品,本身应当属于劳动的主体,也就是劳动者本人,而在劳动异化进程中,这些劳动产品不仅不属于劳动者本人,还成为了与之对立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越多就意味着与之对立的力量越强大,相比之下,劳动者就越贫穷,贫富差距就越大。因此,劳动者的贫困是与他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呈现反比关系的。在劳动异化的情况下,劳动者甚至沦为了产品,通过劳动生产所获取的,也仅仅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和繁衍,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完全丧失了人的自由。

二、异化劳动概念的浅析

在《手稿》中,异化劳动概念提出后,马克思对其进行了详细且逐步递进的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对象的异化:工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

在《手稿》中,谈及劳动异化,马克思指出,工人参与劳动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本应该属于工人,但是却发展成为了一种跟工人对立的异己力量存在着。这就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对象(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他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他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3]。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活动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开始发生异化,成为了统治劳动者的异己力量,压迫着工人。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越多,与其对立的异己力量就越强大,相较之下劳动者的力量就越弱小;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创造的价值越多,他们自身的价值就越渺小;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是同时出现的。劳动者开始变成了商品,变成了只能勉强维持其繁殖活动的动物一般的存在。

(二)劳动者自身的异化:工人同自己的本质相异化

当然,在探讨人的本质的时候,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的理解,摒弃了理论中的不足之处。在借鉴费尔巴哈对于异化劳动理解的基础上,又有所提升,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理论,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人的异化[4]。在费尔巴哈的观点中,宗教就是一种人的本质的异化,那些神的形象是人对自身形象的一种投射,只不过这个神的形象集中了人的各种长处和优越的能力,是一个完美的受人崇拜的偶像般的存在。而费尔巴哈在谈论人的本质的时候,都是比较抽象的,这也是其始终不能找到扬弃异化的具体路径的原因。在吸收费尔巴哈的可用之处的基础上,马克思另辟蹊径,从社会、历史的视角来分析人的异化,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异化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讲,异化的扬弃就是要寻求人类自身的解放。

(三)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工人同类本质相异化

在《手稿》中,马克思先后讲述了劳动者同劳动对象(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自身的异化,进而提出了第三种异化,也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在这一异化现象中,马克思将人看作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也就是劳动者与类本质相异化。在《手稿》中不难发现,马克思确实受到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思想的影响,但是马克思的观点又与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不同,有了很多新的闪光点,迸发出很多新的活力。仅仅从社会的历史的角度进行异化劳动的概念的分析,马克思就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进步。

(四)人与人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当劳动者开始与其生产的劳动产品、劳动行为、以及类本质相异化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人与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的情况下,劳动者开始沦为商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商品的关系,把生产关系变成了一种事物和金钱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只有在市场交换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自身的需要。

三、异化劳动概念的话语分析——从经济学话语到哲学话语

通过对《手稿》的研读,不难发现,异化劳动概念的话语分析,经历了从经济学话语到哲学话语的过程。在第一笔记中,马克思就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在第一笔记中,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先运用经济学话语对其中的矛盾之处进行揭示,再运用哲学话语进行批判。比如,国民经济学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作为劳动主体的工人,却遭受着压迫和剥削,生活贫困,更谈不上实现自身价值,这就是国民经济学内容上存在的矛盾例子之一。马克思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对国民经济学中的内容进行了哲学批判,指出其不足和矛盾之处。此外,马克思也指出,国民经济学中,把那些没有土地的劳动者,仅仅作为工人来考察,实际上是把人非人化了,过于抽象和片面。

在第二部分中,马克思仍然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内容和观点出发,指出劳动者同劳动产品之间的对立关系,即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越多,劳动者自己的生活反而越贫困。国民经济学中把这作为现实,并加以承认,而马克思则不这样认为。在国民经济学中,劳动产品作为劳动者劳动生产的对象,却并不属于劳动者。而马克思认为,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而产品是劳动的对象,所以劳动产品应该是属于劳动的主体(劳动者)的。因此,工人在劳动中的异化,一开始是,劳动的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人,而后来,劳动的产品作为与劳动者对立的异己力量存在着。

在《手稿》中,马克思总是从国学经济学的内容出发进行批判,是站在国民经济学的基础上运用哲学的观点和话语体系进行批判。尽管在笔记中,呈现出很多种话语的交织,但是对异化劳动概念的分析,主要还是经历了从经济学话语到哲学话语的转变过程,主要运用哲学的立场加以批判。

通过以上的话语分析,可以看出,在手稿中,马克思在对国民经济学承认的诸多事实进行哲学立场批判的过程中,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马克思强调,虽然从国民经济学的内容出发引出劳动异化概念,但事实上异化现象并不只是存在于经济领域,而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会在不同领域出现人的全面异化。而私有制的扬弃就是要在各个领域中进行异化的扬弃,最终实现人的自我解放。

四、异化劳动概念的启示

(一)异化劳动概念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出现并加剧了异化劳动的现象,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注定了,异化终究是要被扬弃的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同时,带来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的大幅提高。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不仅波及到了很多个人、很多集体,甚至很多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而这种波及和影响也正以毁灭性的方式进行着、并日益深化着。因为生产力的提高、机械化的普遍运用、以及产业的不断重组和调整升级,很多人失去了原有的熟悉的工作,或者,他们不得不忍受暴虐的压迫式的工作方式,在这种工作方式下,他们的技艺变得没有以前那么重要而只是单纯地被压榨着,他们像是机器一样重复着枯燥无聊的工作,他们的创造力被消灭,他们失去了人生自由却又不得不屈从,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与人的异化进程,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

对于这种现象,人们通常会从两种观点出发进行评判。一方面的观点来自于市场经济发展带来变化的拥护者,他们往往会从经济的角度去分析这些社会问题,他们只关注经济指标,而正在发生的对人的生活的影响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都避而不谈。而另一方面,另一种评判的观点,则是从纯道德的角度提出的,他们坚定地反对前一类人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加快了人的异化的过程,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的观点背后,更多的是希望人能够回归自然的本真的状态。其实,以上这两种观点,一种是从纯经济的角度(对道德方面避而不谈),另一种纯粹是从道德的角度加以批判,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一方面,虽然我们要肯定并捍卫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进步和对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带来的提高,但我们也不能片面地只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判。而另一方面,上述第二种观点主张,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对道德和对人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推进了人的异化的过程,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市场经济对人的异化,也并非总是消极的[5]。

在《手稿》中,马克思也针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人的异化的过程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了批判。但是他也看到,异化劳动虽然推动了对人的奴役,导致了人的畸形的发展,但同时也为最终的人的解放和异化的扬弃提供了物质条件的积累。换言之,正是因为市场经济下的异化劳动,才推动了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其生产力和生产水平都更高更先进。生产力其实就是人的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即人的本质的丰富和人的能力的不断提升。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带有异化,但是这种工业上的实践,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为异化的扬弃和人的解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即在这种形式的人的异化过程中,也同时进行着异化的扬弃。

因此,综上所述,市场经济虽然推动了人的异化,但与此同时,也为人的异化的扬弃做准备,推动着人的异化的扬弃。当然了,这一切都不是在精神层面就能完成的,都是与实践密不可分的,需要借助实践的力量去完成的。

(二)异化劳动给我们的另一启示是:研究经济伦理学,可以经济学为切入口,再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马克思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很多论文和著作中都可以找到佐证。关于如何实现人的自由,马克思在具体的论述和著作中,经常会涉及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一些观点。但是在《手稿》中,马克思却第一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切入,尝试探寻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很多观点和立场看法,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观点开始有所不同。在《手稿》中,马克思先对异化劳动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阐释,而后谈及私有制,并论述了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之间的联系,而在其后讨论私有制的扬弃,并最终提出了共产主义。从这一过程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思想和论述过程,就是最终要走向探索人的本质的复归、人性的解放、走向人的自由这一最终目标。

在《手稿》中,关于展开这一系列的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探讨,马克思总是从国民经济学的经济事实出发进而展开讨论,再运用不同的话语,如哲学话语进行具体分析。马克思的这种研究和分析的思路,对于相关学科的研究,比如经济伦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经济伦理学这一学科,是伦理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的主要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伦理学问题,实质上是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和经济现象背后的意义问题。在探讨与经济有关的伦理问题时,马克思的这种研究和分析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不能只是从伦理立场本身做抽象的理解和阐释,而是应该从蕴含伦理问题的经济现象入手,探讨内在的经济规律,以人的自由为最终的研究目的,换言之,就是以经济现象为研究方法去深入研究伦理问题,最终以伦理问题的解释和解决呈现出来。事实上,在伦理学中,伦理道德的选择和责任,往往反映的是背后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利益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矛盾。因此,在《手稿》中,马克思做了一次很好的成功的示范,对于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例如经济伦理学,都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引领作用。

五、异化劳动概念的现实意义

当下,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消灭市场经济下的异化劳动,在异化的不断扬弃过程中,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构建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要,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解放,促进整个社会和谐而顺畅地运行。而上述所说的异化劳动造成的各种不和谐的状况,都是我们应当注意并不断克服的。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和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于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的阐释以及扬弃异化的方法,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参考意义。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异化劳动的消除当然是势在必行。事实上,消除异化劳动应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消除异化劳动,其关键就是要解放工人的生产活动,解放生产力,使劳动成为劳动者自愿、自主的活动。在自主的条件下,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升能够带来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也能够促进整个社会和谐、融洽地运行。因此,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消除异化劳动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手稿异化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丢失的手稿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