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2020-02-23 07:10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崔村中心幼儿园刘景茹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同伴游戏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崔村中心幼儿园 刘景茹

4—5岁是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用角色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巧用角色游戏来吸引幼儿参与,在扮演中学到生活常识,同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提升交往能力。鉴于幼儿性格与表达的差异性,教师要选用合适的角色游戏来帮助其更好地融入游戏,进行模仿、拓展、创新,形成初步的交往观,健康成长。

一、角色游戏的作用

角色游戏能培养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解决与同伴间的简单矛盾的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习得规则意识,为幼儿发展社会行为、成为自律的人奠定基础。无论哪种作用都不是单一的,是互相渗透的,最终都会归一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主要是让幼儿进行扮演,参与到情景游戏当中。3—4岁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3岁后开始形成角色意识。到4岁后幼儿的角色意识很清晰,会不由自主地在游戏中重现日常生活场景,例如,女孩会扮演妈妈给娃娃喂奶等。角色游戏可以重视社会情景,使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形成对错观、规则意识。

二、巧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恰当地进行游戏评价

现在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在溺爱中长大,喜欢被夸奖,这样容易引起幼儿是非不分、盲目自信。在幼儿园中,我们要正确引导、用恰当的方式评价幼儿的行为习惯,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例如,角色表演后教师不能单纯用“你真棒”来表扬幼儿,要清晰具体地说出幼儿做得好的地方,是表演中情感表达得好,还是语言表达得好;是动作到位,还是耐心等待、关注与同伴配合等。给幼儿一个明确的评价,有助于幼儿感知正确的游戏参与方式,体验成就感,愿意参加下次的活动。

每次的角色游戏结束后,幼儿肯定会很兴奋,有很多想说的话,而且也有不少的意见。这时,教师可以邀请幼儿集中到一起,坐在垫子上,用温柔的语言鼓励其说说游戏中的感想。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幼儿会非常主动地说出心中想法,教师可频频点头,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听得很认真,感觉受到尊重。更多的幼儿会参与到交流中,对于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下次扮演的时候会多注意,形成正确的交往环境。角色游戏给幼儿创造了交往的机会,促进幼儿进行分享,有利于幼儿的共同成长。

(二)丰富游戏内容与材料

角色游戏想要获得真实的情境体验,首先需要一定的材料辅助,增加真实感。材料要安全环保,质量过关,教师要经常检查是否有破损,及时修理或更换。为了让游戏更加贴近现实,可以准备一些半成品,让幼儿进行加工。材料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但要种类丰富,满足游戏的需要。

其次,教师要在平时收集家长所从事的职业,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到园做助教,把自己的工作讲解展示给幼儿。这些丰富的社会职业可以开阔幼儿视野、丰富游戏内容,满足幼儿角色扮演的需要,并在角色扮演中习得社会交往能力。

(三)引导幼儿解决游戏纷争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不知道选择什么角色时会情绪低落,教师要正确引导帮助幼儿,不能限制和干涉,要耐心询问,看看幼儿喜欢什么职业,为其设计合适的角色。比如,通过询问得知幼儿喜欢当司机,那么就邀请愿意玩司机游戏的幼儿一起参与其中。当喜欢的角色已经有孩子扮演时,要引导孩子遵守规则,通过协商、等待、轮流、另选等方式解决;让幼儿相互配合,外向的幼儿会感染内向的幼儿,彼此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慢慢便能更好地参与角色游戏了。角色游戏、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使之不断成长。

(四)角色游戏中提升应变能力

平淡无奇的角色游戏,时间久了会让幼儿觉得没有意思。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多鼓励幼儿更换角色,而且在游戏中适当制造一些小小的麻烦,让幼儿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与同伴沟通,交流想出办法去解决麻烦,提升交往中的应变能力。

三、结语

幼儿园教育中的角色游戏能吸引幼儿参与,因为幼儿喜欢进行模仿。教师给幼儿创设有利环境,有利于让其在不同角色游戏的设置、准备材料、选择角色、表演等环节中习得社会交往能力。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同伴游戏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爆笑游戏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