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0-02-23 07:10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产丽凤吴厚山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政数学课堂教学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产丽凤 吴厚山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智能化越来越普遍,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平台上求助问题解决的方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也不例外,他们更多地求助于慕课这个个性化的学习平台。而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对教师自身及其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慕课背景下新教师的自主选择

(一)慕课背景下教师快速成长

季羡林先生说:“知识分子大多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先知先觉,第二种是后知后觉,第三种是不知不觉。”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成为一个不知不觉的人,不仅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甚至不是一位合格的知识分子。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一种后知后觉的状态,这种后知后觉的状态就要靠后期不断学习来打破,只有自己学得多,才能懂得多,教给别人的才更丰富。作为一名高等数学新教师更是如此,不断地钻研学习,才能将更好的教给学生。比如对于一位初次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需要更多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充实课堂教学经验。我们传统的做法就是跟着有经验的教师去听课磨课,但是教师线下时间紧张、资源有限,新教师去随堂听老教师上课会更加困难。而这时慕课就恰好扮演了一个很好的资源库角色。借助慕课平台,不仅可以听名师讲课,还可以学到许多讲课技巧和解题方法等,弥补自身的不足。例如,一个知识点该如何引入,什么时候该给出定义,如何总结等,在慕课上都会详细地呈现出来。对新教师而言,慕课视频内容简短、精练,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讲课风格的教师视频,与一个人独自解决问题相比,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都突出了慕课使用灵活、自主选择性大等特点。

(二)探讨如何填补慕课课堂的缺陷

众所周知,慕课是一种网上在线教育,没有学生,不设课堂,即不用在乎学生的反应,也不用掌控课堂的情况。从例子的引入、定义的给出到例题的讲解,直驱而入,一气呵成。这也是慕课之所以快捷的一个原因。相对于慕课的快捷,课堂教学所需要呈现的又是另一番风景。这就对新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不仅在知识点讲解上要熟练,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掌控课堂动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合理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活动等,这些都是慕课所给予不了的。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如果新教师一味只顾照搬慕课,很容易忽视学生听课的感受,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课堂氛围也会变得生硬无趣,丧失很多课堂乐趣;学生可能会越来越疲倦于上课,最后甚至厌恶上课。这会导致数学思政教育得不到有效传播,失去了数学教学最根本的意义,从而达不到教学中最根本的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师应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利用数学知识及时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讲解高等数学中的无穷限的广义积分时,可以由有限闭区间的常义积分结合简单的图形得到无限区间的广义积分,而无限的广义积分又可以结合极限的思想转化为有限的常义积分来表示,它们所用的计算方法也是一样的。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这种从有限到无限再回归到有限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面对问题时,如果解决不了,要学会转化、变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明白事情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再例如无界函数的广义积分中的间断点类型,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去说明,将它比作一块布,边沿上缺了一个洞会不会影响整块布料做衣服呢?同样的,曲线上有一个间断点是不是影响整个区间所围成的面积呢?列举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就能轻松地让学生理解有间断点的广义积分的含义及其表示的几何意义,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其感受到数学的图形美,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并不枯燥乏味,数学就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高等数学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机械地照学慕课,可能就会忽略很多思政教育的内容,使数学失去了精神层面的异彩。作为一名教师,在慕课背景下,应在充分利用慕课优质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知识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风格,加强高等数学课堂上的思政教育。

二、引导慕课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

(一)学生利用慕课自主学习

慕课作为一种共享资源,做到了“好的大学,没有围墙”。慕课涉及的课程种类很全面。一方面,对于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生而言,更是一种学习福利。既可以足不出户在慕课上听到自己所喜欢的名师讲课,还可以不再受限于自己的专业课程,根据自己的爱好听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慕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符合当代大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这也是慕课受到广大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慕课平台,对自己上课所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对于课上没听懂的,可以课下再听一遍慕课,达到巩固、深入理解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比如有位学生,来自广西南宁,他认为自己基础差,函数学得不好,而高等数学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函数,这对他来说,学起来非常吃力。但是,一个班级不可能因为一个人而耽误了整个课程以及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介绍他课下在慕课上听一些相关课程来填补上课的缺失,并及时辅导他早日赶上班级进度。这样既保障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又能加强基础薄弱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慕课学习

学生能否正确并坚持利用慕课学习是教师和学生面临的另一严峻考验。比如一位学生之前上课都挺认真的,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积极思考并回答。但是后来他上课总是低着头,走近一看,才知道他在看慕课的视频课程,进度要比课堂讲的快上一两课时。但是在课堂上向他提问,他的回答都是一知半解的,这样的学习是本末倒置的,两边都没有真正学进去。学生自主学习固然是好事,但是这种为了赶进度,比别人学得快点就以为比别人懂得多的“大跃进”思想是万万不可取的。学生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课下慕课学习更是对学生自觉性的考验,如果坚持不下去,课堂教学也落下,将会得不偿失。有一些学生上课看慕课,坚持不下就去玩游戏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还有一些学生为不去上课找理由,认为课下自己会主动利用慕课去学习,而实际上并不会去学习;甚至部分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抵触心理,觉得自己可以听到名师的授课,满足了虚荣心,就不再想听自己教师的课堂教学了。如果班级学生都如此效仿,那课堂教学将无法进行下去,造成更可怕的后果。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分析并探究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根源,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特点,给出慕课的合理定位,说明慕课可作为课下查缺补漏的工具,但切忌本末倒置;还应说明课堂教学和慕课学习的异同点以及分别的优劣势,让同学们对二者有明确的认识,明白怎样分配时间兼顾两者并合理利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可以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优质的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请自主听慕课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听后感想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既不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结语

在智能化社会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的先行者,面临的挑战远远不止这些。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利用慕课、互联网等技术,并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结合学生成长的特点,寻找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不断创新,打造优质金课,从容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猜你喜欢
思政数学课堂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