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2020-02-23 07:10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安川学校方志彪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手段法治道德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安川学校 方志彪

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在于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目标并不一致,而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乐观积极、有爱心、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优秀少年;中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党有基本的认识等。基于此,笔者对信息化时代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

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主要手段,已经充斥在中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无可否认,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知识渠道、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网络中也有很多负面的内容,影响学生的思想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中小学生自我分析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家长与教师的监督并不能完全起到作用,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开展存在阻碍,尤其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言,网络的负面影响会造成更大的阻碍。

(二)信息技术手段单一,没有发挥真正价值

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已经进入课堂,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很少用到信息技术手段,传统“填鸭式”的教学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移动终端、微课等形式的信息技术都很少有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学生接收的信息量会有所限制,影响学生对实时信息的掌握。

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信息化程度的有效策略

(一)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资源的复杂程度我们无法限制,但是可以做到的是,对学校使用的网络或是家庭网络进行必要的限制,起到净化网络的目的。此外,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教师与家长需要提醒学生不良内容可能造成的危害,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二)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非学生的监管者。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学习的监管者。仅仅依靠严格、权威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教育新时期的学生,教育者不仅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作为青少年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更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

(三)增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导致课堂效率很低;而且对于有些内容强迫学生进行背诵,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没有使学生领悟到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真正目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使用,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因此,广大教师要突破应试教育对教学造成的影响,厘清教学脉络,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充分发挥“黑板+粉笔”的教学优势,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知识,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除了增强教师信息技术的意识,还要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包括简单的微信群、直播平台的交流,微课的制作等。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会增强课堂的活跃程度,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比如学习“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做”时,可以引入电影片段或是真实榜样的故事,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此外,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将不同的主题内容录制为一个个短小的片段,学生在课外时间可以随时进行学习。除此之外,翻转课堂也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一种。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增强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应用的能力,培养教师制作出生动的课件,挖掘相关素材与资源,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真正做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对于提高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学习,改变传统观念,推动教育改革,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要真正吃透教材,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使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手段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