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措施探究

2020-02-23 07:10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内容运动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 王 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体育已成为各学校各年级重点关注的学科。体育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锻炼项目,体育教学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兼顾锻炼学生,也要确保学生的健康,避免使学生在锻炼时受到伤害。所以,教师要对学生体育运动予以足够的重视,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在安全环境下完成体育锻炼。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

小学体育教学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教学中的玩、练、学的过程为学生塑造好的身体素质。它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专业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师生的互动,教学环境、场地必须要大,但是室外的环境复杂多变,一些突发情况又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加之教学内容又是统一安排的,面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相同的训练强度会对个别学生产生运动伤害。基于以上原因,对于小学体育教学需特别关注两方面内容:第一,课堂中的安全事故;第二,组织活动中的意外事故。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体育设施不达标、检修不及时

小学生需要符合自身条件的体育器材,但是学校方面往往会使用一些陈旧的设备以节约开支。这些不能完全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设备,通常是一些废旧的、不符合规定的器材,完全不适用于小学的体育教学。设备的老旧使学生陷于危险的环境中。此外,体育教师对这一问题缺乏关注,也将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学生课前准备活动不足

体育运动之前的热身是必不可少的,未进行课前的准备活动就要求学生做强度大的运动,将导致学生拉伤韧带、扭伤等受伤情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大部分部位不会参与到运动之中,突然的高强度体育运动会直接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伤。此外,一些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着装以及随身携带的物品等也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有所欠缺

教师的教学关注点不同也会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今的教师往往把课程教学内容着重对待,忽视课程中可能的安全隐患,缺乏安全思想,没有安全意识。教师还不能及时排查危险源,排除安全隐患,防控意识不够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总之,我国在小学体育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学校和教师普遍缺乏安全防控意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不到教师的教学任务中,同时学生也不知晓体育课程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小学体育教学应对安全问题的措施

(一)确保体育器材安全

全面了解体育器械是一个体育教师该有的职责。教学备课时,体育教师要了解到体育器械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选取适宜的教学器材进行教学。同时严格检查器材是否完整,如有损坏就要及时更换,避免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体育教师的体育安全意识

体育教师作为课程主导者,其安排的教学活动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此外,对学生要进行全方面了解,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为学生制订适宜的运动方案,以提高锻炼效果。同时还要看管好学生,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规范,防止意外的发生。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灌输安全的意识,让学生自身重视安全。

(三)做好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

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是不足的,缺乏相应的课前准备活动意识。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耐心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课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学生的着装,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不要携带容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物品。另外,对女同学也要特别提醒其将饰品等易伤物品收起来。激烈运动前,必要的热身是必不可少的,如慢跑、热身操等均能避免学生受伤。

(四)确保教学方法、组织管理科学合理

科学的教学方法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组织教学作为一种避免事故发生的科学的教学途径,合理运用这一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保持专注力。学校体育教学是否合理有效,对教学安全性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五)确保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

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上应认真钻研,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避免事故的发生。钻研课程,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事故,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事先安排好教学任务,做到凡事心中有数。教学任务同样要做到由简到繁,细分每一个教学任务,掌握完整的教学过程,根据运动的特点合理安排练习,让学生运动不超负荷,落实安全措施,明确安全意义。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内容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疯狂的运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