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信息技术助推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探析

2020-02-23 07:10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 张 昶

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学生因为知识底蕴浅、理解能力有限,所以阅读时常常知其音而不知其意。信息技术使阅读内容能更加直观地展现,而且方式多种多样。在这样多角度、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阅读的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助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

一、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信息技术助推阅读教学,激发“教”与“学”双方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必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阅读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完全释放,学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情境教学、探究式阅读,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学习精神。所以,课堂上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分析理解阅读内容的技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积累阅读经验、品味阅读内容只能在课下阅读中逐渐积累。

其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了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融入阅读教学,使教学手段更为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前所未有地高涨。因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多媒体元素能更加直观地表达教学内容。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多彩的教学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所以课堂氛围就会和谐生动。

再次,拓展学习空间,启迪学生思维。学生的学习空间足够开阔,学生的思维必定多维,提升空间更为广阔。

最后,阅读的真正目的是积累知识、启发思维、陶冶情操。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阅读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大增加了学生看、听、说的机会;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其次,信息化的阅读教学过程,在学生脑海中建立生动、形象、直观的记忆,有利于学生把阅读内容生成永久性记忆,也能启发其对表象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使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方式

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应用分析能力有限,对于学习中距离生活内容比较远的内容理解有难度。例如《孔子游春》《长恨歌》《孔乙己》等,因为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以及人物、事物等离学生认知的世界比较远,所以他们感到陌生、费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搜索相关背景资料,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文中的情景,无形中就拉近了文中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阅读《孔乙己》时,阅读前教师先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封建科举制度,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视频,了解古代学子参加科考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是怎样沦为科举制的奴隶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使他们处理社会事务和谋生的能力极度缺乏。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再读教学内容,就能理解主人公的思维模式,也能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书本上的阅读材料和教师,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吸收也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但在网络信息社会,教材和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能利用的唯一学习资源了,学生利用网络可以搜索到任何自己想了解的背景资料和阅读扩展内容。教师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完善教案设计和规划,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学生展现教学内容。例如,教材中有一个单元全是描写“春”的课文,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消化这个学习主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展开一系列的主题式的阅读学习。朱自清的《春》、秦牧的《春天的色彩和声音》、铁凝《洗桃花水的时节》等都成为学生赏析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学生对于相关主题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摘抄或记录阅读心得

有效阅读除了学会理解分析,还要学生积累知识,“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读书笔记或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博客来记录。学生完成日常课内外阅读、网上阅读后,把自己喜欢的内容摘抄下来,或将产生的感悟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成为个人的知识宝库,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提升。

三、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有广阔的使用空间有待开发。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将阅读教学开展得更加多姿多彩、魅力无穷。学生通过丰富的阅读体验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爱读书,还会读书。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