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口语课的有效性

2020-02-23 07:10福建省晋江市紫华中学林丽娜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分组语法

福建省晋江市紫华中学 林丽娜

一、开展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工作

首先,对全班同学进行合理的分组。合理的分组可以促成小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组内成员的共同进步,也为组与组的竞赛做了很好的准备,从而营造了较高的口语课氛围。怎样分组才算合理呢?首先,要考虑分成几小组;其次,要考虑组员的搭配问题,这个必须考虑英语口语水平高低搭配,按口语水平高低进行组合并排序,口语水平较好的为每组的A1、A2、A3,口语水平中等的为每组的B1、B2、B3,口语水平较差的为每组的C1、C2、C3等;最后,要选出每一组的组长,专门负责小组评议计分。如何填写小组评议表?要对组长进行开会介绍。从小组评议表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成员的表现情况,从而形成对每位同学英语口语的诊断性评价。

其次,备课。在进行口语教学前必须充分备课,首先是教学目标:通过一堂口语课,你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要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主动参与的愿望。比如,七年级上册有个话题“We have different looks.”,我们通过一堂课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是会用英语流利地描述人物外貌——“He/She has… His/Her…is/are…”;二是开展口语课时,某个环节的游戏设置,要通过设置什么游戏,达到什么目的,这个要十分明确。因为口语课与普通课堂不一样,它是要通过说、谈、讨论来完成各个环节,而不是教师的直接灌输和学生的对答。在“We have different looks.”的口语教学环节中,我们设置了“guess”的环节,多媒体显示几张人物图片几秒钟,然后遮住,让学生猜。在猜的过程中流利地使用句型“Is he/she…? Does he/she have…”。目的:教师课上要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英语的氛围,多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使他们初步形成对英语的兴趣并持续下去。

二、开展中,要注意的事项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起控制调节作用。教师应使用英语教学,教师的口语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最好的教育。教师的语音语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音语调。所以,要想让学生说出流利的、地道的英语,教师要注意课堂用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语音语调要正确,口齿清楚;话语组织要合理;语法正确,用词准确;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教师流利的口语、优美的音色也是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潜动力”。

(二)创设民主、宽容、和谐的口语交际环境

口语课堂上我们要做的是积极营造氛围,鼓励开口,多表扬少批评。然而我们很容易出现一个巨大的失误,就是及时地纠正学生口语表达中的语法小错误。我们不是在上语法课,没必要将大把的时间耗费在语法的纠错上。

(三)重视小组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产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敢说,除了要在选材方面下功夫之外,小组的互帮互助是很关键的。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每组的成员真正形成一个整体,他们之间互帮互助,可以让最差的同学也能讲出英语来。

(四)评价要及时合理

评价学生口语表达的好坏也不能以某一标准答案来衡量。我们在教学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就。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让每位学生都能走进教师精心设计的语境,走出羞于开口的困境,有意识地让他们从“说”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说英语的自信心。我们一定不要吝惜赞美的话语,如“Wonderful!”“Great!”“Well done!”“Perfect!”“You did a good job!”等。

(五)在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活动时的计分情况:表现好的给3分,表现一般的给2分,能开口但是意思不明朗的给1分,不发言的扣3分。这样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才会更激烈,课堂口语氛围才会更浓厚。为了积分,组内成员互帮互助才能更明显,分组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另外,口语课不比一般课堂,肯定比较活跃,因此操作过程中,有些同学会乘机讲话,破坏纪律,该怎样维持口语课堂的正常秩序?有一点很奏效:严厉地给予本组扣分。

三、结语

总之,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舒服的语言环境下无拘无束地展现自己的口语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分组语法
分组搭配
跟踪导练(二)4
怎么分组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分组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