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绝杀慕尼黑》中的三重冲突

2020-02-23 07:23姜典辰
视听 2020年8期
关键词:美国队苏联冲突

□ 姜典辰

影片《绝杀慕尼黑》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篮球队打败美国队最终夺冠的传奇故事。导演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其背后蕴含的时代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勃洛日涅夫执政时期,极权专横的官僚体制盛行,苏联内部开始出现分化,社会上不满情绪上升,持不同政见的运动不断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中东地区巴以关系急剧恶化,直接导致了慕尼黑惨案的发生。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美苏之间的篮球对决被赋予了时代意义,比赛的戏剧性结果带来了争议,但也让苏联人民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释放。导演用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比赛过程进行了加工,让本就轰动一时的胜利愈加振奋人心。本文通过对影片内容及镜头语言的分析,结合历史背景,从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苏联内部的冲突以及世界范围的冲突三个层面来挖掘影片的深刻内涵,探究影片的现实意义。

一、第一重冲突: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影片以仰视角度拍摄的湛蓝天空开场,镜头逐渐向下,教练加兰任陪着坐在轮椅上的儿子在空旷的球场上打球的画面呈现了出来,接着场景转到一个封闭灰暗的空间,俄罗斯体育局的官员们在办公室里激烈地争论着国家队的主教练人选,从空间和色彩的转换暗示了苏联时期的社会背景与个人冲突的存在。

勃列日涅夫时期,官僚主义的管理机关膨胀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规模①,社会阶级分化严重,苏联上层人物享有更多的特权,与之相对的则是遭受压迫的普通人民。影片中,主教练加兰任想带孩子出国治病却迟迟得不到批准;同为国家队球员的萨沙和女友想结婚,但女友的申请却遭到否决;加兰任带领球员们出国参加比赛,政府便在队伍里安插眼线严格监视球员们的一举一动,以防止叛逃事件的发生。

国家队夺冠回到祖国后,球员们仍要面对严苛的行李检查。他们从国外采购了大量的毛线、腰带等日用品,需要详细解释每一样物品的数量、用途以及资金来源。这一场景正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畸形化的苏联经济,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轻工业极为落后,商品短缺的现象日益恶化②,政府不得不对市场上不断滋长的投机倒把、黑市外汇交易等活动加以管控,在入境时进行严格的检查。

尽管这一时期的苏联社会积累了大量的问题,个人集权加强,衰败与腐朽滋长,保守僵化思想弥漫,但对于有理想、有所热爱的人民来说,这些苦难并不能将他们打倒,反而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因为他们来自一个具备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国家。在别尔嘉耶夫看来,这种悲壮的自我牺牲和自我奉献精神只有俄罗斯民族具备,它来源于古罗斯的苦难意识,来自弥赛亚的牺牲精神③,俄罗斯人民能够为了完成拯救的使命而牺牲自我。正如影片中所展示的,加兰任尽管生活拮据,但仍拿出为儿子攒下的手术费让萨沙及时接受治疗,为近视的扎尔准备隐形眼镜,为保劳斯卡斯担下走私的罪名;核心主力球员谢尔盖膝盖负伤,却一直带伤上阵;保劳斯卡斯密谋外逃,却在最后关头放弃离开,回到队伍里和兄弟们一起战斗;领队格里沙害怕输给美国队,丢掉乌纱帽,想宣布弃赛,挣扎过后还是决定守护心中的篮球梦。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团队荣誉面前,国家队球员们甘愿放下个人利益,为集体荣誉而战。

二、第二重冲突:球队内部的冲突

苏联是一个由15个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联盟,内部各个民族之间的积怨却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沙皇统治时期不断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从伊凡四世加冕执政开始,到最后一任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国在不到400年的时间里将土地疆域扩大到了世界之最。

十月革命结束后,沙俄瓦解,各民族独立后又走向联合,但战争留下的印记终究无法抹去,不同地区在经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平等的,一些嫌隙和冲突的产生无法避免。例如,地处欧洲中部的波罗的海三国拥有独立的民族发展历史、文化与宗教,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波罗的海三国并非自愿加入联盟,对俄罗斯的敌视情绪始终难以消解④。还有位于里海和黑海之间的高加索地区,多民族交错杂居,语言不同,宗教各异,高加索地区民族形成的历史也就是不同宗教、不同帝国对这片地区进行争夺、占有的历史⑤。普希金在长诗《高加索的俘虏》中就曾阐释高加索居民对俄罗斯的仇恨之情:“契尔克斯人仇恨我们。我们把他们赶出广阔的牧场;他们的山村被焚毁,一个个部落被消灭。他们一天比一天更深地藏到山里去,并从那里发动突然袭击。”⑥

影片中的苏联国家队正是一支由各个民族的球员组成的联合体,其中不仅有俄罗斯的球员,还有来自立陶宛、高加索、白俄罗斯等国的球员。球队主力队员谢尔盖起初常常自己持球突破,不愿意将球传给队友;另一位球员保劳斯卡斯也与整个球队格格不入,质疑教练的训练方法,对顶替他位置的白俄罗斯队友露出鄙夷的态度。但通过朝夕相处,球员们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感逐渐建立了起来。导演还安排了球队到格鲁吉亚球员家乡参加婚礼的情节,蓝天白云之下,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镜头扫过每一位队员的脸庞,大家的表情平静而柔和,心中不再有戒备,彼此间的情谊在嬉闹中愈加深厚。

导演安东·梅格迪契夫曾在采访中提到,与俄罗斯其他体育题材电影只聚焦于塑造一个人物的传奇不同,《绝杀慕尼黑》将团队中包括教练员和球员等多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导演通过这样的方式向观众传达出俄罗斯民族固有的集体主义精神⑦。俄罗斯的集体主义精神植根于东正教所强调的聚合性概念、传统村社文化中的土地共有制以及俄罗斯人民在抵御外敌时展现出来的凝聚力的传承。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言,俄罗斯人民永远喜欢生活在集体的温暖中,生活在大自然的亲密中,生活在母亲的怀抱中⑧。在集体主义精神的驱动下,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为了共同的目标全力以赴,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三、第三重冲突:世界格局下的冲突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控制整个世界政治为目的,在各个方面展开全球性的争夺,美国意在维持全球优势地位,而苏联则向美国发起挑战。影片中,加兰任在发布会上提出战胜美国队的目标时,引来美国记者的哄然大笑,加兰任表示世上没有永远的王者,美国队总有一天会被打败。在奥运会的决赛场上,美国队高调出场,似乎已经稳操胜券,与暗暗较劲的苏联队形成鲜明的对比。

美苏争霸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巴以冲突正是冷战背景下的一个局部表现。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杀害,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巴以矛盾长期激化的结果⑨。当时,以色列派出了规模庞大的体育代表团参加盛会,但巴勒斯坦却被拒之门外,借此巴勒斯坦秘密部队“黑九月”的领导者策划了这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行动。

慕尼黑惨案发生后,奥运村被浓重的恐怖主义阴霾笼罩,一片混乱。苏联篮协官员认为这是宣布退赛的好时机,由此也不用承担输给美国队的风险,但最终球员们为比赛付出的努力令领队动容,苏联篮协决定继续参赛。格里沙感慨:“奥运会比任何战争都纯洁,无论冷战还是热战。”

最后50分钟的美苏对决是影片的重头戏,导演运用了多种镜头语言为观众描绘其精彩绝伦,将整部电影推向高潮。在近景镜头语言下,每一名队员的神态表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患有心脏病却坚持上场的萨沙,膝盖受伤病困扰仍继续战斗的谢尔盖,为球队就3秒误差向裁判据理力争的领队格里沙……正是对每一个人物细节的刻画让观众感受到了苏联队的坚韧与对胜利的渴望。

在比赛的最后3秒,苏联队从边线发出了决定性的一球,镜头跟随篮球的运动轨迹慢慢移动,将画面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放大,慢镜头扫过了场边的每一个人,接着转向了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格鲁吉亚球员一家、苏联篮协的官员、美国街头的球迷以及现场的观众们,所有人的情绪被激烈焦灼的比赛牵动着,人们暂时忘记了战争带来的恐慌,抛开了赛场外的明争暗斗,全身心感受体育的魅力,感受着体育带来的热血和激情。正是体育所展现和弘扬的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人类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闪耀着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地区国家普遍共同遵守的普世价值⑩。

四、结语

当今俄美较量持续,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施压,尽管俄罗斯不断反击,但国内经济状况仍然欠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世纪一场苏联篮球队打败实力强大的美国队的经典比赛被搬上银幕。这场胜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是一场精神的胜利,民族的胜利,更是世界的胜利。导演正是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激发起俄罗斯民族的斗志,凝聚人民的力量克服困难,反抗制裁,重振俄罗斯雄风。

注释:

①[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M].徐葵,张达楠 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301.

②侯宝泉.苏联影子经济的现状及走向[J].苏联东欧问题,1991(05):56.

③[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M].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142-155.

④贺梦娴.从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看苏联民族分离主义[J].西伯利亚研究,2016(05):83.

⑤谢国先.高加索:纷争不息的民族杂居地[J].今日民族,2002(03):22.

⑥[俄]普希金.普希金文集(小说二、散文)[M].冯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231.

⑦详见https://rg.ru/2017/12/26/rezhisser-antonmegerdichev-rasskazal-o-nou-hau-v-filme-dvizhenievverh.html,2019 年 9 月 29 日访问。

⑧[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M].汪剑钊 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6.

⑨赵文亮.慕尼黑黑九月事件与巴以冲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160.

⑩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体育科学,2007(06):95.

猜你喜欢
美国队苏联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因为这3秒,美国队拒绝上领奖台!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