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社会化视角下犯罪原因探析

2020-02-25 05:02
法制与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犯罪行为内化社会化

李 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一、个体社会化概述

(一)研究背景

分析犯罪原因的产生是犯罪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对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的分析离不开社会影响因素。犯罪学专业领域下的心理学,注重基于心理学的研究对犯罪原因进行探讨。其中社会心理学中的个体社会化理论强调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很好地将个人、心理、社会几方面关联元素进行结合,因此以个体社会化为视角对犯罪原因进行讨论有利于更综合地看待问题。

(二)个体社会化

个体在与特定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掌握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个性和行为方式,逐步取得参与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具有社会强制性、能动性、终身持续性的特点,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性别社会化等。从定义可以看出,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两个机制是外部环境和内化,即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基础上(这一影响是绝对的),个体把外部客观现实转变为内部现实的过程。风笑天[1]提出了社会化的双向性观点,即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进行引导控制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生物有机体发展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同时进行的不同角度。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2]也认为,个体社会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个体通过学习知识技能、在人际交往中逐步获得社会经验的过程;另一方面,个体自我主动融入社会互动的过程。以上概念和理论表明,分析个体社会化要注重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观层面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是主观层面个体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的自我内化过程。

二、个体社会化与犯罪原因

基于上文对个体社会化概念的理解,笔者从两个角度来对个体社会化对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一是社会客观层面因素,一是个体社会化内在动因角度。

(一)社会客观方面

1.社会和谐

于志葵[3]从人与社会和谐的角度对个人行为与犯罪的关系进行了解读。他指出犯罪行为的产生本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异化、不和谐。一个矛盾尖锐的社会无法保护人民利益,而是更多地将与自身异化的行为贴上犯罪和越轨的标签,这在阶级矛盾尖锐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尤为明显。当今社会主要矛盾早已不是人与社会对立的阶级矛盾,但矛盾时时刻刻存在,要有效解决犯罪问题,做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尤为重要。社会国家有义务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有效的帮助和良好的环境,给个人在社会中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机会。当前我国强调推进扫黑除恶行动等,为社会中的个体营造良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风气,有效遏制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2.家庭的影响

个人社会化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从孩童时代就已经开始。家庭的教养方式、家长的榜样作用、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都对个人的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微观作用。在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中,由于孩子缺少一方的关爱,加之负责抚养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由于忙于工作减少对青少年的关爱,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关爱,高度缺乏安全感,他们的意志力会低于家庭结构完整的青少年,特别是青少年处于青春叛逆期,极易遭受不法之徒的煽动,走上犯罪的道路。以上表明了家庭原因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进而对个人犯罪的影响。

3.朋辈群体的影响

朋辈群体间容易形成亚文化圈子,且没有进行事先安排的社会化,因此在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上可以打破禁忌。王臣兰[4]的研究指出,朋辈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体现在价值观选择、文化选择与认同、社会选择认同等几方面。例如,若身边室友毕业后都选择考公务员编制,处于就业迷茫中的舍友较大概率也会将考公务员作为优先选择目标之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辈群体如果不能传递一个正向积极文化选择和文化认同方向,就容易向犯罪亚文化群体方向发展。

4.学校的影响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在学校不仅学习知识,而且还学习做人的道理,与人相处的能力,这些对于人的社会化都是十分重要的。个体社会化阶段中的发展社会化阶段、反向社会化阶段和再社会化阶段可以说都和学校有联系。一个有良好校风和严格制度的学校对学生的个体社会化教育无疑是积极的。另外,个体在学校的社会化过程中若是能得到学校的关怀,也有助于遏制犯罪行为。我们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和辅导员密切联系关怀学生的工作提出要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怀不应该停留在开学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统计上,在学校生活期间也应该有心理教育上引导纠偏学生的社会化行为。

5.大众传媒的影响

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6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7%)2.6个百分点。①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领域极大地拓展了社会交往的空间,也塑造着个体的社会化。当今时代互联网和大众传媒对公众犯罪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诈骗、网上盗窃等,在更深层次的个体社会化上也产生了足以使个体内化的影响。

(二)个体社会化内在动因

个体社会化是一个个体内化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个体自我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互动,不断学习社会规则,并将外界社会对自我的要求逐步内化为个体行为。上述对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分析中,是从客观角度入手的,而对个体社会化的研究不能忽视对个体内在因素的思考。在这一点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分析问题时不能忽视个体所具有的能动性,但不能形成客观社会环境和个体独自的二元对立观点,单纯从社会本位出发或个体本位都是片面的。基于此,雷洪、李恒全提出了社会化二重性建构理论,[5]指出社会化过程是社会对个体的引导,个体在社会引导下作出主观能动的情境定义;甄月桥的研究指出个体的自我概念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6]Jhony Choon Yeong Ng,王格格,谭清美提出“社会灵活性概念”,发现个体会在社会化过程中会形成针对性多重性格。[7]

在上述理论和文献整理基础上,从个体角度看个体社会化对犯罪原因的影响,有以下几个因素:

1.个体能动性

个体并非是客观环境的简单被动受刺激反应者。个体在作出自决行为之前,总有一个自我思考的阶段,在这种主观性认知基础上作出反应和决定。在作出行为之前,个体进行情境选择时,认知、解释和思考方向发生偏差,就容易在面对犯罪现象时作出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2.缺乏积极的自我概念

积极的自我概念会给人带来积极的自我认同,对人的健康发展起持续作用。消极的自我概念带来较低水平的自我满意和自我认同程度,大大削减了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缺乏刺激主体迎接困难的能力,主体无法融入社会时容易走向“异化”的道路,即作出犯罪行为。这也是报复社会型犯罪常见的心理状态。

3.消极感知—情绪应对—固执己见

在面对失利或消极结果时,有的人会采取自我归责或自我积极引申的方式来实现心理与行为的统一,达到理性状态,如抱着“吃一堑长一智”的看法接受现实。有的人却会选择以固执己见,坚持自我的方式达到心理与行为的协调,如觉得自己与室友格格不入但认为自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将不利的结果都归于外部环境。这种个体化行为就导致在面对问题时主体不能良好地改正自己,纠偏行为,而是在自我固化的思维下越来越远离社会,甚至形成反社会心理,最终造成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三、结语

对个体社会化的分析,一是强调客观社会环境的作用,二是强调个体自我内化的作用。但客观外部环境永远是基础和前提,客观为个体的内化过程提供了引导、模板并进行塑造。因此在用个体社会化理论分析问题时,既要反对客体和个体作用的二元割裂,又要反对只分析外部环境作用的客观主义倾向,客观环境与在此基础上的个体能动性内化的二重性结构才是正确的分析思路。在利用个体社会化理论对犯罪原因的产生进行分析时,既要从国家、社会、家庭、朋辈、大众媒体等角度分析,也要注重在此基础上个体的能动性、自我概念、情绪应对时产生偏差对犯罪行为的发生造成的引发作用。遏制犯罪行为的产生,从社会政策入手引导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和谐一致,是个体社会化视角下犯罪原因讨论带来的启示。

注释

①数据源于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

猜你喜欢
犯罪行为内化社会化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利用“短信嗅探”技术实施网络侵财犯罪行为的定性研究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论故意伤害罪入罪标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