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契合: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思考

2020-02-25 07:02孙晓华岳游松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理论课课程思政

孙晓华,岳游松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一重要论述对高等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校的使命不仅仅在于“教书”,更重要的是肩负着“育人”功能。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称简“思政课”)是“4+1”,即四门公共必修课加一门形势政策课。而“课程思政”应该是“4+1+X”,其中“X”包括所有的专业课和通识课。这些“X”课程,不是增设的新的活动内容,也不是开设新的课程;不是要课程“思政化”,也不是课程“去知识化”;而是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方面,所有课程都肩负起 “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所有老师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课程思政”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课程目标,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通过“课程思政”的机制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得以深化和提升。可以说,“课程思政”契合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为新时代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最佳选择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排列顺序调换,从教育理念或课程理论讲,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内涵和概念。“课程思政”冲破思政课堂的局限,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思想认知和行为选择以及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用价值引领的‘魂’贯穿于高校的所有课程,在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2]可以说,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机和路径选择。在此大环境下,体育院校要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顺应这种改革与发展。其实,体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与“思政课”课程教学“不谋而合”,两者之间的融合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现实需要。深入分析体育院校学生在思政课上的特殊困境,努力寻找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实施“课程思政”已成为当前提升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出路。

一、特殊困境:“思政课”课程的特征与体育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冲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这就决定了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前提就是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孤岛”困境,而这一现象在体育院校中的表现更为突出。“思政课”的课程特征与体育院校(主要指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和冲突。

“思政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思政课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其涉及内容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原则性,即使能够结合现实问题,但是,因其呈现方式缺乏生动性,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要想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讲的鲜活和生动;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潜心研究的习惯。而体育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体育专业学生,他们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体育专业相关的学生行为倾向比较活泼好动。他们具有突出的个性特征,大多数学生上大学之前的教育过程与体育有关,甚至有些学生没有经历过传统的教育过程。绝大多数同学在体育专科学习中精力充沛、争强、好动、表现欲强,在理论课教学中很难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体育专业学生比较感性,自制力不足,易冲动,理论课上欠缺课堂规范;同时,体育专业的课程在设置上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术科的课程明显多于文化课的课程,而且教学过程主要集中于户外,以运动为主,不像其他专业课程主要在室内进行,以静为主。 这种“静少动多”的课程设置使体育专业学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个性——“喜动不喜静”,养成了普遍的行为倾向——动易静难。对他们来说,静下心来专注地听老师讲课相对比较困难。

第二,对理论学习缺乏求知欲。一方面,体育专业的学生与一般专业的学生不同,他们在录取的过程主要看中专业成绩标准而非文化课成绩,所以对比文化课专业的学生,体育专业的学生理论水平相对偏低,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对思想理论认知的能力明显不足,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欠缺;另一方面,体育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较多,因训练时间过长、运动强度较大,使他们上理论课时明显感觉比较疲惫,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对政治理论的探究上。在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照本宣科,缺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针对性,很难引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兴趣,甚至让他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甚至被排斥。这也就降低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因此,以室内为主的“思政课”课程很难引起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与“思政课”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存在明显的矛盾和冲突。而“课程思政”为解决这一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最佳选择路径。

二、理念契合:体育院校实行“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一)体育院校实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综上所述,“思政课”课程的特征与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使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特殊的困境。当然,目前就改变体育专业学生的现状、短时间内提高他们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的讲授和教学手段的使用与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用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引起体育专业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浓厚兴趣,那么“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与体育专业学生欠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真正成为学生感兴趣的理论内容,如何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已成为体育院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思政课 ”是德育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学生在接受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同时,把它们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为规范。体育院校不同于一般的综合性大学,但体育专业课程与“思政课”融合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体育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体育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前提和理论基础。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体育院校的所有课程,从学校的角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大思政课程,已成为体育院校“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不可回避的课题。

(二)体育院校实行“课程思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虽然,我们可以多途径和多渠道获取“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但是,与体育院校学生的特殊性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莫过于以体育赛事和活动为载体,将体育精神融入课程教授过程中,进行“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这就是体育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合理性的理论前提。同时,体育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资源不同于一般的德育资源,其中体现的强烈现实性势必会丰富和优化“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使得体育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极具可行性。

一方面,体育院校的专业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具有同向性。体育不仅仅是一项活动,而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融入了深厚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功能。比如说,我们国家从原来的“东亚病夫”到后来“零的突破”再到奥运会金牌大国,正是从体育的角度阐述了民族由衰到兴的崛起过程。再比如,体育赛事或体育活动中所必需的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精神,体育比赛过程中体现出的团队统一、团结合作精神和重在参与、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奋斗的合理竞争意识等。很显然,体育所追求的目标和蕴含其中的德育资源与“思政课”课程所强调的教育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体育课程本身蕴含的丰富德育内容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同向性,是两者同行的基础。体育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思政课”理论相衔接,解决了“思政课”中与体育专业学生特点相矛盾的学科课程与体育这门特殊专业“两张皮”现象。比如说,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会有许多身体上的困难需要克服,这时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内在品质。再比如,每一项体育赛事或体育活动都有其严格的规则和章程,学生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和章程才能保证体育赛事或活动的正常进行,而这个过程无疑对提升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学生耳熟能详和普遍关注的体育资源以及其中蕴含的体育精神有的放矢地融入课程的讲解中,解其所惑,为其所用,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这种教育内容和形式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更为直接、形象和深刻,更能贴合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这就容易使学生从心理上对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产生亲近感,解除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传导和思想灌输的反感和戒备。以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一角度讲,体育院校实行“课程思政”极具合理性和很强的可行性。

(三)体育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现实需要

“思政课”教学在体育院校遇到的特殊“困境”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是体育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现实需要。体育能够营造一种特定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润物无声”中得到潜移默化,最终内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原则。毋庸置疑,这一教学方式更为有效地提升了体育院校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极具形象感。体育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生尤其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或体育赛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精彩绝伦、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以及赛场上人们发自肺腑的呐喊和助威,比赛场地上为争得荣誉而顽强拼搏的运动员,异国他乡每一次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等,这些特殊的场合和情景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比起单纯的以空洞的、抽象的理论进行的说教,这些生动而现实的内容更容易为学生所认可和接受。比如,在讲“爱国主义”的内容时,“观看深受大学生喜爱和崇拜的篮球明星姚明在对手如林的 NBA 出色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回国参赛的视频,更能够引起共鸣,使学生愿意接受、效仿、加工,把爱国主义内化为自己的主观需要。”[3]体育赛事和活动在举行过程中本身所特有的热烈生动氛围,以及许多大学生对优秀运动员的喜爱和崇拜之情,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融入感,且在这种特殊的情境下他们的感情会自然而又强烈地迸发出来,激发他们的情感认知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很显然,这种方式与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规范属于抽象概念。抽象概念一般是比较直白的说明某些观点,很难让同学有被带入的感受与体验。而体育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和体育精神一般是以个体榜样或思想行为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具体形象、直观生动的呈现方式更易于吸引学生,容易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自由和轻松状态。也就是说,体育中所蕴含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德育资源更符合对体育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更容易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准则,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正确的方式融入体育活动中就会使理论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大大提升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实效性。

三、弥合冲突:体育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现实思考

很显然,面临新环境、新客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尤其体育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使得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课程思政”的实施为体育院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结合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话语体系、教学内容体系以及教学队伍建设上探索体育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有效路径。

(一) 体育院校实施“课程思政”需重构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的教学话语体系

所谓教学话语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语言由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有“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另一方面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体育特色体现课程“寓教于乐”和“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第一,“课程思政”的实施为体育专业范畴的话语体系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转化提供了可行性通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务实有效就必须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以“温度”,可筛选体育中学生耳熟能详并被他们普遍接受的、反映他们心理思维的语言,赋予其学术内涵,提升其理论高度,在贯穿思想政治理论的同时,增强其亲和力和感染力。比如,前面提到过的篮球明星姚明,他的事迹为学生所熟知,他的行为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姚明在NBA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回国参赛的实际行动,上升为爱国主义的理论高度,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同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换句话说,即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体育教学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构建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的话语体系,增强专业教学思想引领的现实感和亲和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与思政课程相比,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隐性的……在贴近学生专业、提供鲜活案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

体育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和体育精神更多是通过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展现出来,这更易于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接受。比如说,通过体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更直接的体验体育实践活动过程的情绪变化,这种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实践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体育实践的过程中,将自己所接受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内心为具体的行为规范。相比较而言,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更加形象和生动,比起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更容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这无疑为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带来很重要的启示。体育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政课”课程教学过程与体育专业课程及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对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拼搏竞争和团队协作精神、遵守规范意识以及所需的意志力和责任感等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很显然,体育中蕴含的独具特色的思政元素有利于丰富和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寓情于景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学生将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对德育要求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知,同时外化为自身的具体行为,这就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

总之,体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象生动又现实具体,可以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提供内化自身思想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有效情景。这样可以将体育教学和体育实践作为载体,通过亲临其境及耳濡目染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向和目的。也就是说,要切实提高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将显性的理论说教和隐性的“潜移默化”结合起来,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改革创新“课程思政”的运行机制。

(二)“课程思政”的实施需重构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体系

“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准确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以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的教育性都能体现出“思政味”。这就要求教学内容一定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始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而终于对学生的释疑解惑。因此,提高授课内容的针对性是当务之急。在互联网形势下,关注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坚持问题意识,解答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对错误思潮的免疫力,培养学生健康理性、能力为本的人生态度,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初心与使命。

一是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这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结合学生的现实关切及其特殊性,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合理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运用适合体院学生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方式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实现体育专业课程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上的同向性。要深入挖掘体育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过程,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在全部课程的学习中体味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体育专业课程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体育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是改革体育院校的综合素养课程,将理想信念根植于综合素养课程中。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重新制定综合素养课程建设的价值标准,将思政元素与综合素养课程有机融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思想引领。比如,在体育院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围绕“人”这一核心问题帮助大学生怎样认识人?引导他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针对当前大学生现实中存在的人文素养缺失、功利倾向凸显以及对社会责任感有待提升等问题确立专题,将体育精神融入《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讲授中,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的现实问题,对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导向。

(三)“课程思政”实施需重新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师团队

“课程思政”的实施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与教育内容体系相匹配的教师队伍。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专责,然而事实证明,要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是远远不够的。“立德树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神圣使命。“育人”不应该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而应该成为高校所有教职工的职责和使命。“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专人转向人人”,教师的职责不能仅限于“教书”,更重要在于“育德、育人”。一方面,要构建起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为主导,运动教练、心理健康导师为辅助,其他管理部门为保障的全员育人体系;另一方面,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必须围绕教学过程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科研,课堂教学才有基础和底气。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不是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通过“课程思政”的形式实现育人目标,这对老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答疑解惑,教师必须深入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总之,教师要将“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将言传和身教统一起来,将坚持潜心问道和学生关切统一起来,将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统一起来。努力成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严谨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四有’老师,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好学生的引路人”[2]。

四、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为体育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育教学要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紧扣时代的发展并积极回应大学生关切的问题,注重思想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专业课程以及综合素养课程中,打造深受体院学生喜欢的“热门课”。当然,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转换思维,改革创新,努力探索体育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三全育人,切实提高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理论课课程思政
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特殊意义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