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

2020-02-25 07:04胡宇齐
发明与创新 2020年41期
关键词:低质信息茧房逻辑

文/胡宇齐

“我才夹了一筷子,你就送我一桌子”,在商业逻辑和算法系统的加持下,各类App 的信息供给愈加单一同质。但长期沉溺于单一信道中“看我想看,听我想听”,在不断重复和自我认证中强化固有喜好和偏见,导致再难接受异质信息与观点,甚至会加速群体极化、蚕食社会共识。互联网的意义本在促进信息互联、开放、多元、共享,如果陷入狭隘、单一、破碎、低质,显然是背道而驰。

每个人对信息各有偏好,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如今盛行的“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分发模式”则将正常偏好分化进一步放大。为吸引眼球、增强黏性,大量资讯平台的所谓“智能”,已沦为“迎合”“取悦”。“越来越懂你”的背后,是“流量为王”“逐利为上”的商业逻辑、资本逻辑。平台收割“韭菜”,却使用户“营养失调”,舆论空间一地鸡毛,这显然不是信息传播的应有之态。

因沉溺新技术而带来的封闭狭隘,并非第一次出现。电视兴起之初,本被寄望呈现丰富多样的世界,然而大批“沙发土豆”却可能全然漠视窗外的景色。社交网络遍布,沟通随时随处可及,却造就了无数“最熟悉的陌生人”。方寸之间的小小屏幕,“0”“1”构筑的数字平台,难以囊括这个复杂多样又鲜活生动的大千世界。网络固然神奇,但我们的生活不能异化为只通过屏幕与世界互联,各类App 固然便捷,但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不能全都根植于中。互联网大潮越是滚滚向前,我们越是要关注科技伦理,越是要有意识打破壁垒、广泛涉猎,这样才能拥抱更为广阔、理性的天地。

有人将网络比喻成看世界的窗口和望远镜,而透过网络看世界,也得讲究“怎么看”。究竟是由我们主宰技术、享受感官的延伸,还是在日渐智能的产品中闭塞视听、作茧自缚,值得思考。

猜你喜欢
低质信息茧房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低质婚姻面面观
走出“低质婚姻”的雾霾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不同类型低质林生物多样性的综合评价
微时代大学生“信息茧房”效应干预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产需变化刍议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