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农村建设的乡村体育特质及发展路径

2020-02-25 15:34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设施居民

庄 全

(宿州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0.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新时代发展要求,对我国农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整体建设,进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繁荣、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 而乡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乡村体育的特质,发展乡村体育的资源和组织形式,来满足农村居民对于体育健身活动的个人爱好。 为此,本文围绕新农村建设方向,探讨了乡村体育特质及发展路径,现做如下分析。

1.乡村体育特质分析

1.1 固定化场地

我国多数乡村地区,在体育场地方面具有一种共识性较强的社会认知。 虽然乡村地区的体育场地资源有限,但正是由于这种体育场地资源较少,才更加具有共识性,即便不进行宣传,周边乡里都能够找到唯一的体育场地。 即便该体育场地无完整的跑道或健身设备,附近村民也会更加趋向于在该地点参与体育互动,是聚众开展公共体育项目时所具备的一种社会群体性共识优势。诸如:乡村广场、乡村公办大院等地点,都具有固定化场地的普遍认知度与共识度,是乡村地区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资源。

1.2 自发性参与

在全民健身事业的推动下,我国乡村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虽然能够从事专业竞技体育项目的人员较少,但总体而言参与形式多样,且均为乡村居民自发组织、自主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尤其这种自发性参与还原了诸多体育生态的传统形式, 诸如: 武术、秧歌、舞狮等,具有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内容在乡村地区较为流行。同时在互联网、自媒体、社交平台的技术发展之下,乡村体育的活动形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诸如广场舞、网红舞目前在乡村地区也有村民自发组织。因此,在乡村体育中具备了自发性参与的普遍特质,且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普及度。

1.3 随机性时间

我国普遍乡村地区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并不固定。多数乡村地区的体育活动时间为农闲季节,或者在每日的晚饭之后。 与城市中的晨练或夜跑风气存在较大差异,更多倾向于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策。 当乡村居民的农业生产活动时间较为宽松,则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体育活动中,而农忙时节则体育活动时间较少,甚至无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在我国多数乡村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并不固定,具有体育活动时间的随机性特质。

2.限制乡村体育特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联因素

2.1 建设资金有限

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在乡村体育事业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建设资金的投入。 然而目前我国多数乡村地区的财政资金支持较为少,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有限, 是限制乡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建设资金不到位,多数大型体育项目的场地或设施则很难开发。 即便完成了初期建设,后续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资源的维护成本较高,也会限制乡村居民的体育锻炼条件。 因此,推进乡村体育事业发展,建设新农村体育事业的新活力,势必需要补充建设资金。

2.2 民间组织匮乏

我国乡村地区的体育事业之所以发展缓慢,与民间组织匮乏的因素存在必然联系。 城市中所具有的体育场所形态,在商业氛围的打造下,支持了多种民间体育组织的蓬勃发展。然而乡村地区的居民,体育锻炼时间并不完全固定,具有随机性特质。 故而,民间组织的成立,以及后续的人员维护都是亟待突破的问题。需要最大限度的去支持民间组织自发形成,方能在乡村居民自主参与的形式中,找到支持乡村体育事业发展的群众基础,支持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设备设施陈旧

体育健身设备陈旧,是乡村地区开展体育事业的另一大难题。 在诸多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中,对于体育设备设施的要求较高。而陈旧的设备设施也存在一定的体育运动安全隐患, 容易造成个别参与者的运动损伤。 因此,体育设备设施陈旧的问题必须全面解决,才能支持乡村体育事业的全面建设。 而且需要寻找和创新多种体育经济的发展模式,让乡村地区的体育资源形成一种自我迭代和发展的效能, 才有利于乡村体育资源的合理运用及开发,同时为后续的体育资源维护提供支持。

3.面向新农村建设的乡村体育发展路径

在发展乡村体育事业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建设资金有限、民间组织匮乏、设备设施陈旧等方面的关键问题。为此,需要结合乡村体育特质,全面分析乡村体育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并主导乡村体育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开发,具体的发展路径如下:

3.1 加大资金支持

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首先需要补充更多的资金。 这些资金是支持乡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 也是推广多种体育运动方式的基础条件。诸如,篮球、排球、足球等大球类体育项目,对于场地和设施要求较高。 那么推广类似的体育活动内容,则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体育设施基础建设中。 尤其面向广大乡村居民的健身设施投入,也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维护资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形象工程并非毫无意义,必要的体育设备、设施、场地资源开发,都需要资金扶持和补充,才能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的体育资源, 丰富乡村地区的体育活动内容。基于此, 各地方政府需要将体育事业的开发资金作用重点关注方向,尽量以充足的资金匹配来支撑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3.2 健全公益组织

在城市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体育教育、健身资源、或者在体育文化方面的大力开发。 各种体育俱乐部、社团、民间组织等等,在具有公益性特征的基础上,扶持了地方体育事业的振兴。 乡村地区之所以体育事业发展缓慢,也与公益性组织的发展条件不足有关。因此,在推动乡村体育事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公益组织的健全度,尽量将具有乡村特征、民族风情、便于训练的体育活动公益性组织发展起来。 让能够满足乡村居民体育兴趣爱好的民间组织发挥出引导优势,带动乡村居民投入到更多的体育活动之中,为乡村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铺垫群众基础条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可由体育局、文广体局规划具体的发展路径,可以通过政策导向,鼓励更多的乡村居民自由组织体育健身民间团体,诸如:秧歌队、武术团体、广场舞俱乐部等等。进而让乡村公益性团体,来带动该地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吸引更多的普通群众去参与体育运动,丰富乡村居民的业余生活。

3.3 完善设施建设

在发展乡村体育事业的过程中,不仅建设资金尤为重要,选择完善体育设施的方向也尤为重要。 由于乡村地区居民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具体的活动时间并不固定,但对于体育场地的群体化认知具有较强的共识度。 因此,更加适合在群众基础较好,多少乡村居民都高度认可的地点,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包括:单双杠、篮球场地、乒乓球台、短程跑道等等。 继而在完善体育活动设施之后,不断吸引更多的乡村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 同时在体育建设资金的使用方面,也可以参考当地居民的建议,可以提前进行大范围调查,收集并听取居民个人意见后,对该地区的体育活动场地进行全面升级,令体育设施建设、改建、更新都能够契合乡村居民的实际需求,满足乡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需要。

3.4 创新发展模式

以体育资金投入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开发, 在建设周期上较长,在后续维护上消耗较大。因此,在部分乡村地区并不具备建设资金,或者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更加需要考察本地区的社会资源。诸如,乡村水库可以开发为游泳健身的活动场地,临山的乡村可以组织户外登山类的体育活动。 真正以乡村资源为依托,开发出适合本地居民共同练习和参与的体育项目,才能在乡村地区推广开来并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而亲近自然、健康环保的生态化体育资源,也可以作为一种健康的体育资源对外宣传。 诸如乡村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便可以将生态资源与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体育活动形式,来吸引游客,为乡村地区的体育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突破。

4.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助力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发展乡村体育事业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建设资金有限、民间组织匮乏、设备设施陈旧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健全公益组织、完善设施建设、创新发展模式,来实现乡村体育资源的综合化发展,让多种体育建设资源能够有效聚合,在支持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上发挥资源优势, 让乡村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可以积极推进,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力量。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设施居民
民生设施非“摆设”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石器时代的居民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