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橡皮筋动力明轮船模型

2020-02-25 03:16马学伟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舱室滑轮船体

马学伟

重要提示:

制作过程中需要多次使用3毫米的小棒作为辅助工具进行零件黏合,以保证零件对齐,因此要注意涂白乳胶时,不要涂在靠近中心小孔的部位,避免把零件和小棒粘在一起。

制作步驟:

1.取下两片1号零件和一片2号零件,用一根直径3毫米的小棒先穿过一片1号零件中间的小孔,在1号零件的一面上涂上白乳胶,再以同样的方式先后穿上一片2号零件和另一片1号零件,将三片零件用白乳胶粘到一起,组成一个滑轮。等胶水干后,取出小棒。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再制作一个滑轮。

2.取下两片3号零件,把3毫米小棒穿入一片3号零件中间的小孔,然后涂上白乳胶,再穿入另一片3号零件,把两片零件完全对齐后粘在—起,然后取下小棒。

3.取下六片4号零件,插到刚刚制作好的3号零件上,并用胶粘牢,制作成明轮零件。

4.截取一段8厘米长的3毫米小棒,用笔在小棒中点做上记号,将小棒从明轮中间的小孔穿入,使明轮处在小棒的中间位置,点些胶,将明轮与小棒固定住,小棒当作明轮的轴。

5.取下四片5号零件和两片6号零件。注意,6号零件上的小孔是没有被打通的。把两片5号零件分别插入明轮轴的左右两端,切记不要涂胶水,需要保证明轮的轴在5号零件上能够自由转动。

6.把两个滑轮插入明轮轴的左右两端,再穿入两片5号零件,制作成明轮组件。

注意:一定要保证明轮组件的轴与11号零件上所画的直线完全重合,这样才能保证明轮组件安装在准确位置。

7.把安装好的明轮组件放在11号零件,即船体后部的开槽处,仔细调整零件的位置,使明轮处于中后部开槽的正中间。调整两个滑轮的位置,使它们分别处于两个长方形开槽的正中间,将快干胶滴在滑轮和明轮组件轴的连接处,使之粘牢。将四片5号零件如图所示粘在两个滑轮两侧,将两片6号零件粘在明轮组件轴(即小棒)的两端。

8.取下7、8、9号零件,按照7、9在前后,8在两侧的原则,拼成船的舱室四壁并粘牢。

9.取下10号零件,覆盖在舱室的顶端(即面积较小的一面),粘牢固,以作为舱室的顶。

10.取下12號零件,如图所示,粘在舱室顶部。

11.将制作好的舱室粘在船体(11号零件)的镂空处,要注意舱室的位置要与镂空处四周的画线相吻合。

12.用剪刀把橡皮筋圈剪成两条,将每条橡皮筋的一端粘在滑轮中间的片上,另一端穿过舱室固定在图中所示位置。

13.按照船底两侧的长宽裁切两块塑料泡沫。

14.把塑料泡沫块粘在船体背面,起到浮筒作用。用刀子小心地修整塑料泡沫块,使之不露在船体外,船头一侧的塑料泡沫最好修成流线型,并稍加打磨。

15.橡皮筋动力明轮船制作完成了。

实验:将明轮向船尾方向转动,直到橡皮筋绷紧,然后将船放入水中,放开明轮,船便可向前航行。这条明轮船作为实验用船,航行距离不会太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查找明轮船的相应图片,然后根据这条实验船的制作过程,制作一条船体较长的明轮船,就可增加航行距离了。如果对简单的电路有研究,还可以试着制作电动明轮船甚至遥控明轮船,在享受制作乐趣的同时,还能够将自己学过的课内外知识综合起来,培养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舱室滑轮船体
82000载重吨散货船噪音超标舱室改进方案
在干船坞进行机舱区舱室结构试验的研究及应用
医疗救护飞机舱室布局概念设计
船模玻璃钢船体的制作方法(上)
劈波斩浪
清洗船体外板的新型装置
高速水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