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积水的引流治疗观察

2020-02-28 07:33赵铁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池脑积水继发性

赵铁安

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严重,需要及时去除血肿、缓解颅压[1],患者容易出现继发性脑积水,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容易导致脑疝,对患者生命造成较大威胁[2]。基于此,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积水的引流治疗方案,从而保障患者生命,最大程度减少颅脑损伤带来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68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8 年1 月本院收治的68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 例。观察组中男21 例,女13 例;年龄19~68 岁,平均年龄(42.71±7.93)岁;类型:硬膜外血肿5 例,硬膜下血肿19 例,颅内血肿10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2 例;年龄18~69 岁,平均年龄(43.02±8.34)岁;类型:硬膜外血肿6 例,硬膜下血肿19 例,颅内血肿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呼吸机给氧气、脱水、消炎抗菌、神经营养等,必要时给予腰穿,将血性脑脊液及时放出。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在术后2~3 d,开始给予患者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朝左卧位曲身,在L3~4或者L4~5的椎间隙进行穿刺。先对脑脊液的压力进行测量,之后通过f14 穿刺针进行穿刺[3]。将深静脉留置导管设置在蛛网膜下腔的8~10 cm 处,之后将穿刺针取出,进行持续引流。引流口设置在两耳上方约10 cm的地方,结合脑压情况进行引流量的设置与调整。如果脑压过高,应适当减缓血流速度。如果引流量较大需尽量使引流高度向上调整,防止过度引流。引流量设置为250~350 ml/d,速率控制在15 ml/h,约引流1~3 周。通过CT 观察患者情况,若患者脑室没有积血或侧脑室中的积血大部分均已消失,以及脑积液的生化检测红细胞<100×106/L,蛋白含量<0.8 g/L,则可拆除腰大池引流管。

1.2.3 脑室-腹腔分流术 对于出现慢性继发性脑积水患者,则需先进行腰穿脑脊液进行生化常规检验,确定无异常后给予脑室-胸腔分流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右侧额角做一个弧形小切口,钻出一个骨孔,对硬膜进行切开处理[4]。利用分流管植入到侧脑室的额部,之后在皮下做心胸以及脑部的接口以及颈部的隧道,把分流管植入到腹腔的隧道,最后把脑室端以及腹腔端之中的分流管通过连接阀将两者相连并做好固定处理。对于出现急性脑积水的患者需要立即采取急诊脑室外引流,快速降低因脑积水造成的颅内压上升,引流持续5~9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3 个月内继发脑积水的发生情况,并作比较。对于两组出现继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随访1 年,观察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恢复良好、轻残、重残、死亡[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继发脑积水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继发脑积水发生率为5.88%(2/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继发脑积水发生情况比较(n,%)

2.2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积水患者引流治疗效果分析 10 例出现继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引流治疗后,术后随访1 年显示,4 例(40.00%)患者恢复良好,3 例(30.00%)患者轻残,2 例(20.00%)患者重残,1 例(10.00%)患者死亡。见表2。

表2 10 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积水患者引流治疗效果分析(n,%)

3 讨论

颅脑外伤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继发性脑积水,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出现继发性脑积水的风险极高。一旦出现继发性脑积水,可能会引起脑疝,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对患者的生命造成直接威胁。通常继发性脑积水主要分成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脑积水是指颅脑损伤后2 周内出现的脑积水症状,此种情况病情凶险需要立即采用脑室外引流及时缓解脑积水所导致的颅内压上升[5-9]。颅脑损伤2 周后出现的继发性脑积水即为慢性脑积水,可采用脑室胸腔分流术进行引流。但和出现继发性脑积水的治疗相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其临床意义更为显著[10-15]。故本院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及时的血肿清除、降低颅压处理后,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旨在降低继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明确本院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积水引流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研究选取近年来收治的68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继发脑积水发生率为5.88%(2/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例出现继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引流治疗后,术后1 年随访显示,4 例(40.00%)患者恢复良好,3 例(30.00%)患者轻残,2 例(20.00%)患者重残,1 例(10.00%)患者死亡。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有助于减少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率,继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引流治疗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大池脑积水继发性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3M伤口敷料在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固定导管效果分析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移植单核细胞对中枢系统不同病变趋化作用的PET/CT示踪观察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老年痴呆可能因为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