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效果及对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评价的研究

2020-02-28 18:2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5期
关键词:术式甲状腺癌激素

李 萍

(昆明同仁医院,云南 昆明 650100)

甲状腺癌属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临床治疗甲状腺癌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常规术式包括甲状腺患侧腺叶与峡部切除及甲状腺全切除等,医师需结合患者病情确定针对性手术治疗方案[1]。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有效清除患者病灶,疾病二次复发率较低,临床应用广泛。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9年时间内收治共计160例该疾病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20年4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16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甲状腺癌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它重大传染性疾病;②合并精神障碍者;③手术耐受性不佳者。其中男85例,女75例,年龄范围为38-71岁,年龄均值为(45.29±5.46)岁,病程时间最低为5个月,最高为6年,均值计算结果为(3.04±1.27)年。160例患者中74例患者为甲状腺乳头癌,52例患为髓样癌,38例患者为滤泡癌。

1.2 方法

160例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术前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健康体检,确定肺部及肝脏等部位是否存在肿瘤转移,配合采取细胞学穿刺检查,为病理诊断营造良好条件。取患者仰卧位,头部偏向健侧,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切口位置设置于胸骨上方约2.5cm出,弧形切口长度约为4.5cm,切口范围至患者颈阔肌及胸骨上边缘区域,皮瓣上缘游离至甲状腺软骨上方约5mm处。切开患者颈白线至甲状腺被膜区域,使病灶区域充分暴露。术中优先处理患者上位甲状腺旁区域,游离甲状腺上极,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前支,保留后支,妥善完成结扎操作。完成上述操作后将甲状腺上极沿甲状腺被膜游离,充分暴露甲状旁腺,确保甲状旁腺供血正常后完成上位及下位处理。完成操作后利用医用纱布妥善保护患者喉返神经,探查甲状旁腺区域,剥离供血血管,游离甲状腺并实施切除操作。无菌清洗创面组织,缝合创口。病变血管组织使用止血钳夹闭,确保甲状腺病变部位全切除效果。术中如存在疑似病变组织需及时进行组织学检查,并将疑似病变组织切除。术后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配合采用核素及甲状腺激素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同时叮嘱患者术后注意避免碘摄入,采用131I核素治疗的周期为1个月,直至患者全切除术后残余功能性组织得到彻底清除,使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并密切关注患者体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水平,强调甲状腺激素的合理使用,建议患者常规用优乐甲,直到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到低于0.5uIU/ml。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评定依据:全切除治疗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到9pg/mL,或者血钙水平低于2.0mmol/L,并发生的抽搐,面部、手脚麻木等症状。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评定依据:手术治疗后1年之内,观察到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血钙水平已经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内。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评价依据:全切除术治疗后1年之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血钙水平无法恢复到正常范畴。喉返神经损伤的评估:声带呈固定不动状、亦或是运动受到限制,半年内声带恢复正常状态,定义为是暂时性的喉返神经损伤;反之则定义为是永久性的喉返神经损伤。

1.3 评价标准

评估16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临床症状为评估标准,指标包括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甲状腺功能好转)、无效(不符合显效及有效标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60。评估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利用我院调查表格评估患者满意度评分。

2 结 果

160例患者经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后显效104例,有效47例,无效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51/160)94.4%。160例患者中4例患者早期产生低钙血症,1例患者发生长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患者喉返神经麻痹,并发症发生率为(8/160)5.0%,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4.59±6.44)分。

3 讨 论

甲状腺癌属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致病原因与环境、生活习惯等相关。临床治疗甲状腺癌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不同术式临床疗效存在较大差异,医师需结合患者病情特点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160例患者经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并发症发生率为5.0%,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4.59±6.44)分,提示该术式具有显著临床效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可一次性完成多处病灶的切除治疗,对于双侧癌症病灶治疗效果显著,医师术中能够清晰观察肿瘤转移情况,可有效避免肿瘤组织残留,降低甲状腺癌复发率。甲状腺全切除术虽然会有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性,有致残几率,但术后规范辅助使用激素治疗,能显著改善症状,同时笔者认为,术中规范的手术操作、精细化操作均是减小并发症发生几率的控制手段。部分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治疗术后产生喉返神经麻痹、低钙血症等并发,影响术后恢复效果,为此医师需加强术前评估,如患者疑似或已发生肿瘤转移,可采取该术式治疗,术中严格依据手术规范完成各项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干预,以此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

基于此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适应症范围:①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集中发生在一侧,同时并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者远处转移;②原发癌造成双侧腺叶的累及,易造成局部复发,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原发病灶予以彻底切除;③滤泡状癌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且癌病灶位置存在摄取131I核素的能力,此时可通过甲状腺全切除术予以治疗,另术后联合131I核素的辅助施治清除转移癌;④髓样癌为多中心性散发性的病例;⑤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尚未扩散,局限在腺体内部;⑥患者原发病灶最大直径超过4cm。

由此可知,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术式甲状腺癌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