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柏拉图《洞穴隐喻》

2020-03-02 02:18马丹阳
现代交际 2020年1期
关键词:柏拉图

马丹阳

摘要:通过对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和阳明心学的观点进行比较,对阳明心学的“心即理”“致良知”等观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简述了两位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哲学家通过教育与引导的方式共同面向同一目标——善。只有实现真正的灵魂转换,才可能抛弃原有的思维习惯,去看到原来看不到的善。两者皆有通过引导和教育改变自己惯性的、被眼前所蒙蔽的思维,从而转向善。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每个人的心中都含有宇宙的最高原理,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

关键词:洞穴隐喻 阳明心学 柏拉图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221-02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写到,假如有人把囚徒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们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于什么都看不见。他们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使他们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们带来了痛苦。为什么要将这些人从洞穴中带出来?我们可以从王阳明的心学中了解到,只有从探寻自身开始,才能实现真正的灵魂转换,用新的思维观之新的世界,用良知看到旧的善与新的希望。

一、柏拉图与《洞穴隐喻》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和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哲。《理想国》论述了他心中的理想国的构建,他希望以此巩固奴隶主贵族派的统治地位。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隐喻”:设想有个大洞,通过长长的通道与外部世界相连,整个通道能够挡住阳光进入洞内。一组囚徒背对着出口,面向远处的墙壁,四肢被套上了枷锁,头被固定住,只能够看到面前的墙壁。

在洞穴中,他们身后有明火。他们不知道自己和明火之间隔着土墙,在墙的另一边,人们头顶东西走来走去,东西的影子被火光投射到囚徒面前的墙壁上,人们的嘈杂声也回响到墙壁那边囚徒们的耳朵里。囚徒一生中所经验到的就是这些影子和回声。他们以为这些影子和回声就是全部的现实。

如果一个囚徒被脱了枷锁,由于被禁锢太久,只要转过头来,就会感到痛苦。他需要很长的适应过程,首先可以辨别出阴影和倒影,然后看到事物本身、夜晚的星光,最后直视太阳本身。太阳是四季交替、万物变化的根源,是一切事物的渊源。要是在上面的世界呆久了再回到洞穴,他面对黑暗感到两眼漆黑,对于那些囚徒而言,他所经历的是天方夜谭。

二、王守仁与阳明心学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阳明心学是王阳明等人综合了传统儒家、禅宗和道家的“心”综合发展的结果。他传承陆九渊的“心即理”:心是道德的本体,心是指本心是身体的主宰。按照心灵的方式行动,我们的境界就会自然高尚,因为我们的心原本就是至善的。他综合孟子的观点“求放心”,寻找散失的本心。理就是道,是宇宙的最高之原理。心即理,肯定了人有成为圣人的潜质。

三、柏拉图《理想国》和阳明心学的写作背景

《洞穴隐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篇。柏拉图青少年时,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战争导致雅典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人口锐减,奴隶大逃亡,工农业生产陷入停顿状态。从而导致了雅典的阶级矛盾尖锐、城邦之间冲突频发,雅典民主政体出现危机。柏拉图设想了一个新型的“理想国”,企图培养最高的统治者“哲学王”——从洞穴中走出,离开蒙昧走向洞外的真理,看到太阳接触到世界的本源和真实,再回到洞中引导其他的囚徒面向真理与善。

在王阳明生活的明朝,天灾时有发生,边域动乱不断,农民起义经常发生。宣德年间,地方豪强兼并土地,田地面积减少,劳动力人口减少。与此同时,宗师的开支增大,皇帝恣意浪费。王阳明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提出了改良的儒学——心学。王阳明出身望族,天资聪慧,十三岁便立志成为圣人,之后在探寻圣人的道路上提出“心即理”,人人皆有本心,每个人的心中都含有宇宙的最高原理,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四、阳明心学与《洞穴隐喻》表达相似之处

1.洞穴中的蒙昧:具有潜质的囚徒

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被绑在洞穴的囚徒不能移动,只能看到眼前的洞穴壁上的一点光影,他们不会了解洞外的世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囚徒自身具有一种选择去“看”的能力,他们可以去观看和评价。即使囚徒处于困境,他的灵魂依然具有人所该有的特性,因此这也就是人是可教性动物的原因。可教意味着灵魂可以被引导,人的灵魂中本就有一种上升的力量。

王阳明提出良知即本心,我们对于外界的了解通过官能感觉,但是官能感觉的活动本身为什么是可能的,因为我们原本就有良知在,有良知在知识活动才成为可能。他还提出“心即理”,人人具有本心,而本心就是世界的法则,因此“圣人之道,吾性具足”。我们本身就有成为圣人的潜质,本身就可教导与引导,我们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习惯用感官去看眼前的事物,去体会不须有的现实与欲望而丧失原本的本心罢了。《洞穴隐喻》中,囚徒虽然是被绑住的,但是囚徒可看可听可思维,是可教的,具有可以得知真理的潜质。

2.被解放的艰难——灵魂转向“善”

在《理想国》中,一个囚徒突然解除禁锢。他慢慢地看见“上面”的东西:首先是黑影,接着是水中倒影,然后是事物本身;晚上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这个习惯过程的完成,最终使他能够面对太阳并由此作出有关它的结论——太阳就是以前看到东西的起源。在这里,太阳是春夏四季运转的根源,也代表着至善。人要贸然改变自己习惯的经验非常困难,必须借助哲学、音乐、体育等教育方式的训练,通过改变人的灵魂而提高其内在修养。

王阳明指出“学以去其昏弊”,即通过教育去除私欲对人们的蒙蔽,就是要“明其心”。因此他提出要学习儒家经典,并不是为了考取功名,而是寻找散失的本心。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他认为“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格就包含着正的意思,正就是改正、更正,使事情合乎标准。物就是事的意思,事是由人主观参与的过程。因此格物致知,就是指正事。因为心或者说意念主宰着人的行动,因而事正与否取决于心正与否。“心即理”,人皆有本心,因此能体悟宇宙的最高真理,而善就是宇宙最高真理在人这一层面上的表现。在《洞穴隐喻》中,柏拉图提出要进行教育的训练,囚徒才可以转变自己的思维从而看见世界的本源,实现真正的灵魂转换,看见善。只有实现真正的灵魂转换,才可能抛弃原有的思维习惯,去看到原来看不到的善。两者皆有通过引导和教育改变自己惯性的、被眼前所蒙蔽的思维,从而转向善。也都默认了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善。

3.重回洞穴的孤独——囚徒不愿向善

哲人通过内化至善获得了完全的解放,这种愉悦使他甘愿冒着被驱逐和失去自由的危险回到洞中,他是为了让人人享有这种幸福。哲学家想要通过将在外面看到一切讲给囚徒的方式来解救他们。但是返回的哲學家并不受欢迎,因为一部分人渴求的是阴影,他们不愿意有人去打破他们固有的生活法则。这个洞穴就是所有人生活的写照,囚徒的状况即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没有被启蒙,沉湎于感性世界,只知道假象而不知本质、受习惯的观念所支配,缺少反思与批判。

王阳明的生存背景就是阶级矛盾尖锐,人们被感官主义蒙蔽,为了私欲而丧失了善的本心。因此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良知是理性之本源,我们一切知识活动之所以成为可能的根据;是德性之本源,是我们道德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是存在之本源,人的生存本质和天道本质达到同一。如果不是时时反省和反思自己,不接纳正确的教育,就会单纯地追逐表面的欲望,人就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丧失了我们的良知。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就是“求放心”。哲学家回到洞穴不被囚徒欢迎是因为他们希望保持惯有的思维,只希望看虚假的阴影,并不想接近真实。反过来理解,如果洞穴中的囚徒不愿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只愿意活在虚假的“光影”世界之中,他们就会在洞穴中堕落下去,永远没有机会接触到至高的善,也不会有良知。

五、阳明心学与《洞穴隐喻》表达相异之处

1.培养目标的不同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要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哲学王。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 ”否则,“我们的国家将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存有本心,都可以成为圣人,方法就是通过“格物致知”从而“致良知”。前者是以培养统治者为主的教育,后者认为人人皆可以通过学习和时刻反省自己成为圣人。

2.主动与被动的差异

在柏拉图《洞穴隐喻》中,只有第一个人“被迫”挣脱枷锁,被人“强迫”去看矮墙后的假人假兽。在阳明心学中,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人要主动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看看是否合乎本心。良知的自明和自知,要经过人的自我反思,使良知以他自身的样子显现出来。本心回到本位,人的主体性才是真正建立。这也是致良知的第一层含义。

3.教育实现方式的不同

《洞穴隐喻》中,柏拉图强调囚徒通过走出洞穴而接触到真理。重视几何、音乐等科目锻炼人的思维,从而促进人惯性思维的转变,实现教化的目的。而王阳明一直强调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通过行来体现道德认知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表达自己的良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是良知的自我展开。主体性的自我展现,也是我们存在本质的自我显现,是行动显现的,就是明明德于天下。人要在良知的指导下完成行为,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有德性的存在。这也便是“致良知”的第二层含义。因此,王阳明强调的不只有“知”还有“行”。

参考文献:

[1]万娟娟.柏拉图“洞穴隐喻”解析[J].天中学刊,2015(12).

[2]翟楠.从灵魂到身体: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及现代教育的价值倒转[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马华灵.古今之争中的洞穴隐喻:1930年代施特劳斯的思想转型[J].学术月刊,2016(2).

[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5]胡华楠.王阳明心学新论[D].长沙:湖南大学,2006.

[6]刘丹枕.论柏拉图《理想国》的蓝图:兼与孔子的德治思想比较[J].贵州大学学报,2006(11).

[7]张祥浩,陈怡.王阳明心学的再认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8]靳健.王阳明心学及其宇宙论审美境界[J].甘肃社会科学,2012.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柏拉图
漫画
爱情和婚姻
爱情和婚姻
苏格拉底识人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经典对白
虚荣与嫉妒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经典对白
现代柏拉图解读路向管窥
柏拉图之椅
让大脑绕个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