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分析

2020-03-02 02:14乔天昱郭宏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壁画工艺

乔天昱 郭宏

【摘要】通过对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的综合分析发现,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为少有的纸壁画。其结构由支撑体(墙体)、地杖层和颜料层组成。地杖层有3层,分别为粗泥层、细泥层和纸层,粗泥层和细泥层的矿物成分以石英、方解石、云母石和正长石为主,经过粗泥搭络→细泥收压→作画贴附三个制作阶段;颜料层有矿物颜料和人工合成颜料2种,其中红色、蓝色、黑色、白色和黄色颜料为矿物颜料,分别为朱砂、群青、炭黑、白垩和雌黄;人工合成的颜料有绿色和橙色颜料,分别是将绿铜矿、铅丹与铅白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胶结材料是结合当地相对湿度高的环境條件选择的动物胶。

【关键词】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制作材料;工艺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一、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概况

五当召(图1)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吉忽伦图山南麓,是内蒙古现存最完整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作为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五当召素有“东方小布达拉宫”的美称,其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大规模扩建,嘉庆年间到达鼎盛,整座建筑依山势建造,沿两条中轴线布设,规模宏大,形式灵活多样,1996年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当召以六大殿为核心,依次为苏古沁殿、却依拉殿、洞阔尔殿、当圪希德殿、阿会殿和喇弥仁殿。其中却依拉殿位于主建筑群的西侧,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五世洞阔尔活佛时期,殿内满是壁画,几乎不留空,内容以佛教 108个故事为核心,色彩饱满,题材丰富,技艺精湛,是研究佛教史不可多得的历史实物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建筑壁画的制作材料与工艺的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焦点,如对白居寺措钦大殿壁画、陕西寿峰寺壁画、青海湟源县城隍庙壁画和青海年都乎寺壁画等制作材料与工艺的研究为建筑壁画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五当召却依拉殿的壁画作为一类典型的寺庙建筑壁画,王建军等曾对壁画的内容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但对于殿内壁画的制作材料与工艺的系统分析未曾提及。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是壁画保存状况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壁画修复的基础和前提。经调查发现,却依拉殿原壁画总面积达250m2左右,但受自身制作材料与工艺的影响,加之外界环境因素的催化,却依拉殿壁画出现起甲、裂缝、空鼓、酥碱、龟裂、地仗层脱落、褪色等病害,残存的壁画总面积不超过230m2,严重影响了却依拉殿壁画的延续永存,亟需修复。为了进一步了解却依拉殿壁画的制作材料与工艺,为壁画的后期修复提供参考依据,2018年3月笔者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人赴五当召对却依拉殿壁画的地杖层、颜料层分别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

二、实验过程

(一)样品情况

文物取样的数量应与测试分析的目的和内容相关,在满足测试分析的前提下取样数量应控制在最低限度。为了尽可能在采集样品的过程中不破坏壁画的原貌,此次采集样品的位置基本都选择在壁画的破损处,因此部分颜料层样品中混入地杖层的样品。此次共采集样品15个,其中颜料层样品11个,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橙色样品各2个,黑色、白色和黄色样品各1个;地杖层样品4个,包括粗泥层2个和细泥层样品2个,样品编号及采样位置如表1所示。

(二)实验方法及设备

利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文物制作材料与工艺进行研究既是揭示文物重要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又是对文物实施保护修复所必须的基础工作。对五当召却依拉殿的壁画颜料层和地杖层的物质成分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XRD)、X射线荧光分析法(XRF)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对壁画地杖层的结构和显微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法。实验完成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具体采用的实验方法和设备如下:

X射线衍射分析采用Rigaku D/max 2200型X射线衍射仪,工作管压和管流分别为40KV和40mA,Cu靶。发散狭缝、防散射狭缝和接收狭缝分别为1°、1°和0.15mm。将样品磨制成粉末后,压片测量。

X射线荧光分析采用SHIMADZU EDX-800HS型能量散射X射线大腔体荧光分析仪,测量电压为50KV,测量时间为100s,Rh靶。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采用Thermo Nicolet Almega 型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激光器为532nm与780nm,配有Olympus 光学显微镜,测试使用物镜为20×、50×及100×,仪器的空间分辨率1um,光谱分辨率为2cm-1。

(4)样品微观结构采用剖面显微镜观察,实验仪器型号为LeicaDM4000M。

(三)分析结果与讨论

由现场调查及样品剖面金相显微分析结果可知,五当召却依拉殿的现存壁画结构由支撑体、地杖层、颜料层组成,支撑体为却依拉殿的墙体,由石基土坯墙砌筑而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2。

1.基础支撑体

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的支撑体为大殿的墙体,墙体以片石、毛石或方整石和土坯砌造,又以泥浆舔实粘接,墙厚约为0.8-1.5m,内壁平直,外壁有明显的收分。墙体有较好的透气功能和较强的抗震作用。外墙可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约占全高的三分之二,敦实而厚重;上部细腻而富于变化,开藏式窗户;墙顶端以鞭麻草墙(又作“便玛墙”)围成的女儿墙。外墙在经殿的整体结构中虽然起一些墙柱混合承重的作用,但它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全殿的木质结构、遮风挡雨、加上历年用灰浆灌涂形成厚厚的石灰皮层,对墙的表面起着既保护又增白的效果。

2.地杖层

地杖层是壁画颜料层的载体,与大多数的壁画不同的是,五当召却依拉殿现残存的壁画为纸壁画,地杖层较为特殊,共有3层,分为粗泥层、细泥层和纸层,无白粉层。粗泥层的厚度为4cm,细泥层的厚度约2cm,粗泥层的厚度约为细泥层厚度的2倍,粗泥层和细泥层之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红色、橙色、黑色、白色、黄色样品的剖面结果均显示,五当召却依拉殿的壁画颜料层附着于单层纸上,纸层与细泥层直接接触,颜料层厚度为20μm到50μm,纸层的厚度为50μm到60μm。但从绿色颜料和白色颜料的剖面分析结果推测,五当召却依拉殿可能存在重层壁画,系多次修复的结果。图2-3从右向左依次为绿色颜料层、地杖层、绿色颜料层,图2-4从右向左依次为蓝色颜料层、地杖层、白色颜料层,右侧颜料层为第1层,地杖层划分为第2层,左侧颜料层划分为第3层。第1层颜料层与第2层的地杖层之间均可以观察到白色的纸张层,如果不是重层壁画,那么第3层的剖面应当显示为地杖层,然而图2-3却显示的是和第1层几乎相近的绿色颜料层,其厚度约是第1层绿色颜料层的2倍,图2-4显示的为白色的颜料层。这也就是说,却依拉殿的东壁和西壁现存的壁画极有可能是在早期壁画的基础上重新修复所得,且修复的工艺与早期的工艺略有不同。这一结论与王磊义等提到的却依拉殿东、西两壁壁画绘制于抗日战争时期不谋而合。

经过调查发现,却依拉殿的壁画地杖层经过粗泥搭络→细泥收压→作画贴附的制作过程。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显示却依拉殿壁画的粗泥层和细泥层的主要矿物成分均为石英(SiO2)、方解石(CaCO3)、云母石(KAl2Si3AlO10(OH)2)和正长石(K2O·Al2O3·6SiO2)等,主要元素为Si、Al、Ca、Fe、Al,成分与当地的天然土料较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粗泥层和细泥层所使用的土料粒径与麦秸杆的粗细。首先,粗泥层是在当地天然的土料中人工加入未加工的麦秸杆,加水扮成软泥后涂于大殿的墙体上,待风干后,再涂一层用细砂土拌入人工捣碎的麦秸杆加水而成的细衬泥形成细泥层,麦秸杆的使用比粗泥层和细泥层麦秸杆的使用比例分别为4%和3%,最后使用画纸将五当召苏古沁殿的壁画内容完整拓画后贴附于制作好的细泥层上。

五当召却依拉殿的壁画地杖制作工艺是学术界极为少见的一种。以纸做地杖的壁画制作工艺较为考究,一般用于规格较高的殿堂壁画制作场合,河北承德安远庙普渡殿和陕西省耀县药王山药王庙中的壁画也为纸壁画,不过其是在石灰层上面贴一层画纸,然后在画纸上作画。相比之下五当召的却依拉殿壁画制作难度更大。首先,却依拉殿壁画无石灰层作为地杖,纸层直接贴附在细泥层上,细泥层中含有细砂石,不如石灰层的光滑度高,能达到平整、精致的效果就对纸张以及纸层与细泥层之间的胶结物有极高的要求;其次,却依拉殿的壁画具有一体性,即整个殿内的壁画是完全拓画苏古沁殿的壁画内容制作的,现场调查过程中未发现接茬口,这就证明却依拉殿的壁画不是拼凑而制,而是一气呵成的;最后,纸壁画对环境的湿度要求极高,却依拉殿的北墙和东墙外开挖建有一条排水渠,长期水的作用,殿内的纸壁画还能保存至今也证明了却依拉殿壁画制作水平的精湛和高超。

3.颜料层

颜料层是壁画的精华,前期的所有工作都是为展现颜料层所呈现的色彩图案,因此是修复的重中之重。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的颜料层共使用了7种颜料,表2为7种颜料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的结果。结果显示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所使用的颜料分为2种,一种是矿物颜料,另一种为人工合成颜料。其中矿物颜料有红色、蓝色、黑色、白色和黄色颜料,分别使用朱砂、群青、炭黑、白垩和雌黄绘制。黑色和白色颜料中亦发现有方解石,初步推测其在绘制的过程中可能添加了石灰进行调色处理;人工合成的颜料有绿色和橙色颜料,分别是将绿铜矿、铅丹与铅白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

4.胶结材料

却依拉殿的壁画能够保存至今的另一原因与壁画在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胶结材料有关。分析古代绘畫或壁画中胶结材料的成分,面临的困难较多,第一是受试验样品量极少的限制;第二,壁画历经千百年的自然环境侵蚀和胶结材料的老化,为分析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此,国内对壁画颜料中胶结材料的分析研究一直滞后于对颜料和地杖层的分析研究。王建军等提到:“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为了达到凝重、饱满的色彩效果,绘画时调入了蛋清、骨胶、牛胆汁等”,古代壁画中所使用的胶结材料种类主要有动物胶、植物胶两类,这里的蛋清、骨胶和牛胆汁基本全为动物胶,能够起到固色和使壁画不剥不落的效果,选择动物胶作为固色剂而不是植物胶是因为植物胶再常温下即可溶于水,而动物胶常温条件下不易溶于水,一旦成形需加热才能溶解。

图2-5和图2-6为2016年五当召地区全年的温度和湿度统计图。由图2-5可得五当召的年最高温度27.6℃,当地的温度为壁画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图2-6可得五当召地区2016年全年至少有9个月的相对湿度都在50%以上,这对却依拉殿的纸壁画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条件,加上北墙和东墙外的排水渠种水的作用,却依拉殿壁画能够保存至今就离不开壁画绘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动物胶作为固色剂。倘若使用植物胶作为固色剂,殿内如此高的湿度,极易造成胶结材料溶于水而破坏壁画,保存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如此看来,却依拉殿壁画制作过程中采用动物胶作为固色剂是结合当地的环境做出的选择。

三、结论

经过对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五当召却依拉殿的现存壁画结构由支撑体、地杖层、颜料层组成,东墙和西墙壁画可能为重层壁画;(2)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的支撑体为却依拉殿的墙体,由石基土坯墙砌筑而成,地杖层分为粗泥层、细泥层和纸层,成分以石英、方解石、云母石和正常石为主,其中粗泥层的厚度为4cm,细泥层的厚度为2cm,纸层的厚度为50μm到60μm,,具体的制作过程经过粗泥搭络→细泥收压→作画贴附三个阶段,即首先在当地天然的土料中人工加入未加工的麦秸杆,加水扮成软泥后涂于大殿的墙体上,待风干后,再涂一层用细砂土拌入人工捣碎的麦秸杆加水而成的细衬泥形成细泥层,最后使用画纸将五当召苏古沁殿的壁画内容完整拓画后贴附于制作好的细泥层上。(3)五当召却依拉殿壁画共使用了7种颜料,颜料层的厚度为20μm到50μm,有矿物颜料和人工合成颜料2种,其中红色、蓝色、黑色、白色和黄色颜料为矿物颜料,分别为朱砂、群青、炭黑、白垩和雌黄;人工合成的颜料有绿色和橙色颜料,分别是将绿铜矿、铅丹与铅白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4)胶结材料是结合当地相对湿度高的环境条件选择的动物胶。

注释:

①图片修改自“马赞峰.敦煌莫高窟壁画起甲病害机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9”一文。

参考文献:

[1]王磊义,姚桂轩,郭建中.藏传佛教寺院美岱召五当召调查与研究[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

[2]王蕙贞.文物保护学[M].文物出版社,2009.

[3]马赞峰.敦煌莫高窟壁画起甲病害机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9.

[4]王力丹,郭宏.白居寺措钦大殿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分析[J].中国藏学,2016(3):171-174.

[5]徐莉娜,郭宏.陕西省寿峰寺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8):12-15.

[6]徐莉娜,李季璋,郭宏.青海湟源县城隍庙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J].文博,2017(5):96-101.

[7]李博.青海年都乎寺壁画制作材料与绘制工艺研究[J].中国藏学,2017(2):169-174.

[8]王建軍,张涛.五当召却伊拉殿佛像及壁画简介[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13):95.

[9]侯晓斌.从材料的使用和制作工艺看中国古代壁画的变化与发展[J].文博,2011(4):58-64.

[10]李宏松.石质文物保护前期勘察技术规程框架的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2002:15.

作者简介:乔天昱(1991-),男,汉族,山西省忻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文物保护;郭宏(1962-),男,甘肃天水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壁画彩塑文物的保护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壁画工艺
三观壁画
Marvelous mural 神奇的壁画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反美”壁画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穿在身上的火箭工艺
“飞蛾”修复壁画忙
北美武器公司工艺转轮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