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精神科叙事教育网络教学系统的开发

2020-03-03 08:52宋涛张冬红
护理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系统精神科关怀

宋涛,张冬红

(新乡医学院 第二临床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叙事教育是一种以研究为基础, 通过解释现象学的方法,解释、分析和重构护生、教师、临床护士的生活经历,以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1]。 其本质是教师通过本人、学生、临床护士、患者或借助各种信息媒介(例如影视、文学、艺术作品等)讲述故事,在对话、讨论中解释、分析、重构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来实现教育目的[2]。 在叙事教学中,通过倾诉者和倾听者的互动,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和故事线,形成多样的教学形式。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中国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3],故借助新兴媒介的数字化叙事教学成为一种研究方向。精神疾病患者因其症状特异性、强制治疗及污名化等影响, 患者及家属往往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4-5],产生强烈的人文关怀需求。 但因受传统护理教育中“重操作轻人文”理念影响,以及我国护理人文教育体系仍不成熟[6],临床护士人文素养水平还有待提高[7]。 精神科护士因工作环境、受伤风险等因素导致工作满意度低[8],从而缺乏人文护理热情和主动性, 且研究发现精神科护士因对患者存在歧视态度而忽视其情感需求[9]。 上述原因均导致现阶段我国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仍不足[10],故急需寻找一种有效的精神科人文教育方式以满足患者的人文需求。基于上述背景,为加强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高其人文关怀水平,本研究开发了一款精神科叙事教育网络教学系统, 以期为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寻找新的策略。

本系统网址为 https://jd17695496.icoc.bz/, 其开发过程包含叙事素材的收集与处理、系统网页制作、配套教学程序设计和教学参考编写4 个部分。 教师可依托本系统网页内的叙事素材展示, 依照配套叙事教学程序,借助教学参考,开展精神科人文关怀教学活动,现就该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阐述如下。

1 叙事素材的收集与处理

1.1 叙事素材类型 叙事素材是指运用叙事话语来呈现典型的社会现象、生活事件、人物事迹、个体经验等,主要表现为各种不同体裁的故事[11],可以是文学作品,例如小说、散文、诗歌、传记等,也包括影视作品、照片等形式[12]。 本系统选取的叙事素材包括精神科相关的人文关怀故事,多媒体资源(视频、图片)和文学作品(小说、传记、日记)3 种类型。 人文关怀故事素材来源于笔者精神科工作中观察到的护患间人文关怀事迹,以及针对精神科护士、患者及家属进行的院内人文关怀经历的半结构式访谈资料;多媒体素材通过互联网检索精神科人文关怀相关视频及图片,并进行内容及质量筛选后获得;文学作品素材通过网络检索和图书借阅来获取精神科相关作品。

1.2 素材编辑与情境创设 人文故事素材的编辑,着重于对素材进行故事线条梳理、情节艺术加工、内心活动描述和人物情感升华等叙事化处理, 现阶段共创作了《水下的哽咽》、《让我给你一个拥抱》等精神科人文关怀故事19 篇。 例如:故事《水下的哽咽》是在对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后, 获取其对患者被保护性约束时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 经故事化情节处理,虚构护患间的矛盾碰撞,引发家属内心情感释放,并加入护士“王鹏”这一角色,诠释真实临床护士工作情景,突出精神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缺失,以及家属对精神科人文护理的迫切需求, 实现情景创设目的;多媒体素材的编辑,是基于对影片的鉴赏和人文元素思考下,筛选出影片中富含人文精神片段,通过爱剪辑V3.0 正式版对视频进行剪辑合并处理,并出于对患者肖像权的保护和图片观感需求, 多媒体素材通过Photoshop CS6 版进行打码和剪切美化,最终获得相关视频12 部, 图片20 张。 如视频素材“思家时的慰藉”截取于影片《灵魂守护者》,通过对该影片的赏析和内容筛选,获取“患者画展”、“春节电话”、“家的意义”等片段,经剪辑、排序、合并处理后生成, 该视频诠释了精神疾病患者在院期间的对亲情的渴求和思家之情, 为观者创设了患者的思家之苦的情景;文学作品的编辑,着重于对作品阅读和理解后的作品筛选, 以及作品中患者痛苦体验内容的节选,如丛书《声音停止的那一天》反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幻听斗争一生的经历, 节选的患者面对幻听所产生的愤怒情感和暴力行为的描述片段,可以使阅读者感受到幻听患者内心的痛苦挣扎和应对无效的情景。

1.3 素材整理 根据所获素材内容和患者所处在院周期护理时点的考量,将素材划分为“惊慌到来中相迎、孤独无措中相伴、憧憬新生中相送”3 个一级主题,分别对应患者入院时点、在院治疗护理时点、康复出院时点。 根据每个一级主题中包含的患者人文关怀需求差异(如精神疾病患者入院时,会产生不同的人文关怀需求,例如需要对愤怒情绪进行疏泄、需要对恐惧心理进行安抚、 需要对内心痛苦进行共情安慰等),设置若干二级主题。 每个二级主题根据不同的素材类型设置3 种素材展现形式及护士反思分享, 护士反思素材来源于该系统教学实践中精神科护士的反思感悟, 该内容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收集和持续加入。 具体主题划分及内容设置见表1。

表1 精神科叙事教育网络教学系统主题划分及内容设置

2 教学系统网页制作与素材展示设计

为便于上述叙事素材的教学展示, 本系统采用HTML 网页形式进行内容的展示, 系统网页的框架设置与界面设计阐述如下。

2.1 系统网页的框架设置 本教学系统网页借助凡科在线建站平台进行设计和搭建, 通过对该平台的基础模块的选择、 内容编辑和设计美化和交互逻辑设置,实现本系统的网页展示。 该网页共分顶部、版区和底区3 部分,顶部内包含系统Logo、系统标题和课题出处3 部分内容; 版区包含导航栏和轮播多图两部分,其中导航栏包含为:教学系统简介、护理时点教学、系统使用说明、免责声明、联系方式5项内容;底区为网站版权信息。

护理时点教学为本系统核心内容, 在护理时点教学页面中,对应上述叙事素材层级划分办法,设置一、二、三级模块,其中一级模块对应叙事素材的一级主题进行设置,二级模块对应二级主题进行设置,三级模块对应不同叙事素材形式进行展示, 每个三级模块下设置链接图标, 分别链接其对应的素材内容。

2.2 系统网页的界面设计 本系统网页使用白色和蓝绿色为主色调,给人以整洁平静的视觉感受。系统Logo 为漫画型双手捧心造型,表达精神科护士对患者的心灵呵护以及精神科护士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两层含义;首页加入轮播多图功能,滚动播放端庄护士礼仪图片和优美风景图片, 带给用户视觉美的欣赏; 在各子页, 其内容的展示均为图文形式,将枯燥的文字搭配优美的图片,以增加用户的阅读乐趣。 首页界面设计,见图1。

图1 精神科叙事教育网络教学系统首页示意图

3 教学程序设计

叙事护理教学程序为教师应用叙事教学构建了规范的教学程序和方法论指导, 对教师运用叙事素材实施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学者郭瑜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提出叙事教育开展人文教学的4 步程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躬行实践、引导感悟[13]。 故为指导教师对本系统的操作和素材的应用,体现叙事教学元素,在基于学者郭瑜洁[13]提出的叙事护理教学程序基础上,结合本系统特点进行了配套教学程序的设计,共分为以下4 步。

3.1 素材展示,创设情境 教师按照护理时点顺序或课程进度安排, 选择相宜的人文故事或视频图片进行展示,通过素材的灵活展示,创造出一个真实的精神科临床护理场景, 使精神科护士在课堂中仍能够获得真切的事件体验。 研究显示通过观看文学作品和电影, 可以使观者深入体会到患者面临生活事件时的内心感受,自主建立关爱、责任等品质内涵[14]。如教师通过播放本系统“惊慌到来时相迎”中“愤怒时的疏泄”的视频素材,将精神科护士迅速的带入到小姑娘被爸爸强制来院时的临床情景, 并通过对影片的鉴赏, 可以使其清晰的体验到小姑娘被迫入院时由哀求转为愤怒的心理变化, 以及家属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3.2 展开讨论,激发情感 在精神科护士对故事或影片理解和赏析下,由教师提出素材内容相关问题,引导其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看法, 帮助其对故事或影片中的人物心理和故事情节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思考,如在赏析本系统“惊慌到来时相迎”中的人文故事素材《水下的哽咽》后,通过教师提出体验性问题“如果你是家属,请你谈一谈现在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辨析性问题“故事中患者家属为什么会愤怒? (只是因为患者被约束吗? )”、启发性问题“你在工作中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况?”等来引导精神科护士进行讨论,激发其共情体验。

3.3 换位思考,反思感悟 叙事是基于反思并通过个人的经验来制造意义[15]。 在精神科护士对故事或影片的深层理解和相互讨论后, 教师指导其自由组合成组, 并自由选择故事或影片中的情节或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再现素材中人文情节,使其通过对不同角色的饰演, 可以体验到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的真实情感[16]。 如赏析视频素材《被迫时的倾听》后,教师指导精神科护士分成若干小组, 各小组选出3 人分别扮演素材中的患者、家属、护士角色,再现素材中的故事情节,扮演结束后就个人体验和感悟,各小组展开组内发言,并由1 人汇总全组感受当众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精神科护士反思自身工作经历中存在人文缺失,鼓励其相互交流分享感悟,并设置书写反思任务,要求当场完成并收集,以加深其反思感悟, 并将书面反思内容作为新的教学素材扩充进系统素材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使用。

3.4 身体力行,躬行实践 教师进行本节课程回顾,总结课堂内所获感悟,引导精神科护士将课程感悟与临床工作相结合,提高其人文关怀意识,修正自身关怀行为。

4 教学参考编写

为帮助教师引导精神科护士分析思路, 拓展相关知识,充实、丰富教学内容,结合上述教学程序进行配套教学参考的编写,共包含引导问题推荐、学习任务、相关知识链接3 个部分,引导问题在各素材展示时预设提出,相关知识链接随素材平行展示。

4.1 引导问题推荐 在本系统教学程序的“展开讨论,激发情感”步骤中,根据素材内容编写引导性问题,以供给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引导性问题分为辨析性问题、体验性问题、启发性问题3 类。(1)辨析性问题:就素材中人物行为和方式进行提问,引导精神科护士辩论,分析该行为的对错;(2)体验性问题:引导精神科护士进入素材情景,共情人物感受,体验人物心理活动;(3)启发性问题:结合素材内容,引导精神科护士反思自我经历,获得人文感悟。

4.2 相关知识链接 通过参考权威期刊文献、 精神科教材和国家精神卫生法规, 针对各时点中人文故事、视频、图片、文学作品中涉及的精神科相关知识、精神法规以及护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最终获取知识链接20 个,以拓展相关知识,充实、丰富教学内容。

4.3 学习任务 课程结束后, 需布置临床学习作业, 包括本系统推荐的与课程相一致的文学作品阅读任务以及相关知识学习任务, 精神科护士可以在文学作品推荐和相关知识链中获取相关信息。 本系统所推荐的文学作品, 均来源于国内外作家发表的文学作品或患者与家属匿名发表的网络日记等,如《当声音停止的那一天》、《第一次动手打您》等。

5 讨论

5.1 本系统的科学性 1993 年美国护理教育家Diekelmann[17]首次将叙事教育引入护理教学中,随后因其特有的作用机制和运作形式, 叙事教育被国内外护理教育者应用于护理人文关怀教学课程中,并证实其在人文关怀护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性[18];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手段的快速变更,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持的新兴教学媒介 (视频、 数字图文)开始在护理教育中崭露头角,并因其直观性、分享性、易获取性等优势取得良好教学效果[19]。 本教学系统综合叙事教育和网络教学双重优势, 将精神科护士的人文关怀培训课程开发为一款基于叙事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网络教学系统, 对精神科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做出新的教学尝试。

5.2 本系统的可行性 当今世界,信息传播媒介正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快速变革,以“互联网+教学” 的新兴教学模式已开始在护士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训中进行应用,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20],证实依托互联网进行护理教学活动的可行性。 叙事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策略, 在护士的人文关怀护理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对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显著[21],证实叙事教育在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培养方面的有效性。本系统是基于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 “精神科叙事教育网络教学系统”,其本质是以精神科护士为对象,以“互联网+教学”为教学模式,以叙事教育为教学方法的教学系统,可在医院护理部、教学科、科研科等部门的监管协助下开展教学。

5.3 本系统的创新性 在内容上,本系统素材均取材自精神科临床护理实践情境和精神科相关多媒体资源,相较于学者高晨晨[22]开发的“叙事护理教学系统”素材内容,更贴近精神科临床护理,充分发挥了叙事素材对精神科护士的价值引导和激发作用,拉近了素材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距离, 对精神科护士具有高度适用性,能使其自然融入到故事情境中。在形式上,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顺应国家“互联网+教育”教育发展方向,创造性开启了一个多感官互动的数字化叙事平台,为中国人文关怀护理教育实践探寻新的方法。

5.4 本系统的实用性 本系统集叙事护理素材和教学实施方案为一体,素材主题分明,内容鲜活、形式新颖, 便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适合的精神科叙事护理素材,融入临床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程序和教学参考的配备为教师应用素材、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本系统采用HTML 网页形式进行内容的展示,该形式下用户可以直观的浏览所有素材, 并在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来进行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易取性和实用性; 本系统以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运作,素材涵盖了文本、影视、图片等多种类型,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易于获取和展示的优势,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减少教师寻觅素材、制作媒体、书写板书时间。

5.5 本系统开发的意义 在素材方面,本系统所有素材均来源于精神科临床工作经历和患者真实感受,为精神科人文关怀素材展示构建了一种新的分享方式;在教学应用方面,本系统对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具有高度适用性和良好的教益性、激发性和感召力,将会对精神科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起到推进作用;在课程建设方面,本系统应用叙事教育这一优秀教学方法,并结合互联网新兴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为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培训探寻新的思路,对精神科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6 不足与展望

本系统现还处在初级阶段, 不足以将所有精神科人文关怀素材进行挖掘、收集和处理,且因时间进度安排还未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评价, 需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完善; 本系统设计初衷就是希望构建一款这样的共享学习平台,大家群策群力,不断地将优秀的精神科人文关怀素材添加到系统内, 让更多的护理工作者体会到人文关怀的魅力, 自主建立起人文关怀意识。

猜你喜欢
教学系统精神科关怀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智慧教学系统
提高精神科儿童睡眠质量的方法探究
基于NRF无线通讯技术的自组网互助教学系统研究与开发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