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在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03 09:11孙秀云
护理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护理部护士长调配

谢 萍,孙秀云

(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225001;2.扬州大学护理学院)

随着护理服务范畴的不断扩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现有的护理队伍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研究的课题[1]。国家卫健委《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2]中明确提出,医院应当制订护士人力紧急调配预案,建立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及时补充临床护理岗位护士的缺失,确保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力的应急调配。机动护士在应对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与应急突发事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3]。信息化管理对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调配起到积极作用。2017 年1 月开始,我院护理部和医院信息处共同设计和开发了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系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1.1 系统架构的设计 基于我院的智能化护理管理系统,采用B/S 作为系统架构,与OA 办公系统集成,后台使用Oracle 数据库进行数据的采集、查询。

1.2 系统模块的设计 本系统是机动护士人员管理平台,包括机动护士人员库、机动护士申请、机动护士调配、机动护士工作评价4 个应用模块。机动护士管理系统的数据与我院的其他系统可进行交互,如医院信息系统(HIS)、护士排班系统等。

2 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2.1 建立信息化机动护士人员库 在全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增加机动护士标识,对入选机动护士进行信息化标识,自动汇总成全院机动护士人员库。其中人员基本信息数据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如姓名、年龄、学历、能级、政治面貌、来院时间、特长、联系方式等。人员在班、休假以及曾经轮转、工作过的护理单元信息等数据与护士排班系统相关联。机动护士的信息可支持不同项目查询、排序、汇总,例如查找曾经在神经外科工作过的N2 级护理人员,选择“工作护理单元”为“神经外科”,“能级”为“N2 级”,点击查询,即可以将在神经外科工作过的N2 级护理人员名单以列表的形式呈现。

2.2 机动护士申请 选择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护理专家,对护理单元的工作量、人力资源进行测算,制定人力资源预警以及申请机动护士标准。如输液室当日输液例次>700 例次需申请机动护士;实际排班护士数量相对总人数减少15%以上,需申请机动护士。神经外科包括加床人次、手术人次、心电监护、注射泵、气管切开、鼻饲等工作量增加15%~20%时,需申请机动护士。

机动护士管理系统和HIS 系统相关联,通过采集HIS 内的医嘱数据,如级别护理、手术、病重以及不同护理操作项目,分析护理单元护理工作量[4]。机动护士管理系统和排班系统相关联,可自动计算护理单元实际在班人数以及因病假、产假、公休假等导致的非在班人数。当两者达到设定的人力资源预警标准时,系统会发出警示,提醒该护理单元人力资源处于相对不足,应进行机动护士人员调配。护士长评估本单元护理工作现状,在机动护士管理平台填写申请表,包括申请理由、申请机动护士人数、支援时间以及希望机动护士有哪些护理单元工作经验等信息,发送至所在片区科护士长。

2.3 机动护士调配 科护士长通过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核实申请护理单元要求以及片区实际情况,核实后在机动护士库中输入申请机动护士具体项目要求,自动查询、匹配合适的机动护士。确认后在排班管理系统中直接完成机动护士的临时调动。科护士长在所管辖的大科内难以进行调配或调配后仍不能满足病区需要时,上报至护理部,护理部再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在全院系统内进行机动护士调配。

2.4 机动护士工作评价 机动护士管理系统与护士专业技术档案相关联,动态、完整记录机动护士的培训、考核情况。机动护士工作具有动态性,其工作性质决定了机动护士业务能力的高水平性[5]。护理部制定机动护士培训计划[6⁃7],以全科护士培训目标为指南,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以适应临床需要为培训目标,进行系统的机动护士培训,并由所在护理单元以及被支援护理单元共同考核。机动护士支援结束后,机动护士和被支援护理单元在机动护士管理系统填写评价表,由护士长对机动护士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考核,机动护士对被支援护理单元进行评价,评价考核结果提交护理部,系统可以对评价结果进行多维度分析、统计。

2.5 评价指标 对实施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前(2016年)及管理后(2017 年)机动护士一次调配成功率、护士长满意度、机动护士满意度进行对比。

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表示。定量资料均数的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见表1~表3)

表1 2016 年及2017 年机动护士一次调配成功率、调配花费时间比较

表2 2016 年及2017 年护士长满意度比较 单位:%

表3 2016 年、2017 年机动护士满意度比较 单位:%

4 讨论

4.1 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机动护士调配效率 目前,应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护理工作者关注的焦点[8]。在未实现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前,当病区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多由护理部花费大量的时间深入各病区调查,然后在片区内甚至在全院各病区寻找合适的人力资源进行调配,调配人员迟迟不能到位[9]。建立机动护士库进行信息化管理后,护理部、科护士长可随时在护理人力资源系统、排班考勤系统中动态、全面地了解全院机动护士的信息和工作状态。根据申请护理单元需求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机动护士,及时调配到岗,节约了应急时人员调配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2017 年机动护士一次调配成功率提升,护理管理者在机动护士调配中花费的时间减少,全年85 次调配仅有6 次需要护理部主任协调解决,其余79 次由科护士长成功调配,缩短了调配时间,减少了护理管理者工作量,提升了护理管理工作效率[10]。

4.2 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护理人力资源合理调整 护理管理者应动态评估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合理提供数量适当、技术水平合理的护士以满足临床护理单元的需要,保持无风险的工作环境[10]。机动护士管理系统与HIS 系统、排班系统相关联,通过数据共享、分析技术可以科学地进行护理工作量的统计,真实反映各护理单元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以及人力资源分布、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能为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依据,及时发现岗位忙闲不均,避免人力资源紧缺与浪费现象并存[4]。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机动护士管理系统实时了解护理单元的工作情况,查阅护理人员在岗、调配情况[11],主动、及时、合理地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动态调整,优化人力资源使用,保障护理质量安全,提高了护士长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满意度。

4.3 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促进护士职业的发展 机动护士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平台实行闭环管理,机动护士支援结束后,被支援护理单元、机动护士在机动护士管理系统提交评价表进行双向评价,评价结果可进行自动汇总、排序。评价结果提交护理部审核后与被支援护理单元、机动护士考核挂钩。通过双向评价机制,更好地促进被支援护理单元对机动护士的关心、培训和使用,也充分调动机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更好地融入护理单元工作。同时我院机动护士按照片区进行管理,按疾病系统、相似护理专科作为一个片区,机动护士相对固定在这个片区的某个专科,调配时也尽量在片区内调配,更有利于机动护士在经过全科培训的基础上向着专科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胜任支援护理单元的工作。护理单元对机动护士工作质量满意度、机动护士对被支援护理单元满意度以及专业能力提升满意度均有提升。

综上所述,我院通过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实时查询、监控和统计分析,优化了机动护士管理流程,提升了机动护士调配效率,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有效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使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发挥了最大的效能,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和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护理部护士长调配
护理部干事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护士长领导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养猪饲料巧调配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等 你
大气调配师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评判性思维与领导力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