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影响的临床观察

2020-03-03 09:11王桂莲薛慧如
护理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脊髓炎谱系视神经

王桂莲,薛慧如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030001)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该病主要侵犯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肢体瘫痪和大小便失禁等。因该病反复发作,致使病人的残疾程度比较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心理健康,给病人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1]。有研究提示,适宜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可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疾病康复[2]。有研究显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延缓病人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减轻病人的残疾[3]。目前国内外关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康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 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病人均符合2015 年国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4];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2~5 分;经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患、不能配合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干预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照组),每组30 例,均为女性。观察组年龄19~45 岁;干预组年龄21~46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药物治疗和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对照组入院当天进行一般情况的评估,随后对病人及家属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期间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增加院内早期康复训练干预。

1.2.1 心理康复干预 由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比较急,进展速度快,给病人造成的残疾程度严重,大大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视神经脊髓炎病人多为年轻女性,担心自己将来的自理能力是否能恢复。疾病的打击常常使病人出现悲观和消极情绪,不利于疾病康复。因此,由科室心理小组护士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固定由2 名接受过我院精神卫生科举办的系列心理课程培训、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护士通过入院评估,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如家庭状况、生活习惯以及病人和家属对该病的认识程度;并通过访谈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的根源,及时为病人答疑解惑,对于病人不合理的认知行为给予适当干预,对病人正确的行为给予积极鼓励,引导病人学会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 肢体康复干预 入院第1 天到出院,有固定的1 名康复师对病人进行评估,24 h 内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介入。康复主要围绕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及平衡能力3 方面进行,康复频率为每日2 次,康复持续时间为每次30 min。具体依照病人病情循序渐进。①平衡训练。主要为辅助坐位平衡,即病人坐在床边,康复师用手扶住病人患侧肩部,协助病人保持平衡,再让病人重心偏向健侧,保持;坐位前后平衡训练,即扶病人坐在靠背椅上,病人双前臂互抱于胸前,让病人身体慢慢前倾,或由训练人员拉住其双肘引导前倾,直到将倒而未倒为止,再让病人慢慢恢复到正常位,反复进行。还有走平衡木等。②有氧运动。如步行训练,即依据病人情况,必要时借助助行器步行,以提高病人的身体反应能力,克服痉挛。③抗阻运动。使用功率自行车完成,在运动过程中不要让身体太热,避免过于疲劳。④其他。如床上良肢位的摆放、翻身训练、辅助坐起、站立训练、自理能力和穿脱衣等日常生活的训练。必要时辅以一定的物理治疗。在训练过程中,康复师需关注病人的一般情况,避免病人出现疲劳感,防止功能障碍加重。

1.3 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病人入院和出院时(住院1个月)的EDSS 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5⁃6],分别评价两组病人的残疾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治疗满意度的调查。EDSS 量表是目前同际通用的、用来评价躯体的残疾程度,每项功能分5级或6 级不同的等级,评分范围为0~10 分,得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重,EDSS 评分≤2.5 分为低分组,介于3~6 分为中分组,≥6.5 分为高分组[7]。由指定的医师测评。BI 量表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用以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量表,包括修饰、洗澡、进食、穿衣、控制大小便、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50 m、上下楼梯、坐轮椅共10 项内容,最低为0 分,最高为100 分[8]。分值越大,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分值越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于病人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满意度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EDSS 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EDSS 评分比较单位: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EDSS 评分比较单位:分

例数30 30组别干预组对照组t 值P入院时5.79±1.28 4.57±2.29 2.756>0.05出院时3.05±1.83 4.15±1.72−2.399<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BI 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BI 评分比较单位: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BI 评分比较单位:分

例数30 30组别干预组对照组t 值P入院时39.24±16.77 43.51±12.63−1.114>0.05出院时73.62±15.27 55.18±14.39 4.814<0.05

2.3 两组病人对治疗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 3 两组病人对治疗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急性中枢神经脱髓鞘、以视神经或脊髓同时受累为特征的疾病,在亚洲高发,临床特点为高复发率、高致残率。有文献报道约80%的视神经脊髓炎病人会复发[9]。60%的病人在1年内会复发,90%的病人会在3 年内复发[10⁃11],引发的活动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病人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会面临逐渐衰弱的残疾。近几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成为神经免疫学科研究的热点[12]。目前,关于视神经脊髓炎的康复研究较少。国外研究提出有氧训练、抗阻力运动及合理的训练计划有利于多发性硬化病人的康复[13]。而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均为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有脑和脊髓神经纤维髓鞘脱失、破坏的共同病理特征,是神经系统高致残疾病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早期康复训练,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EDSS评分明显降低,提示病人的残疾状态改善明显;BI 评分显著增高,提示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提升。此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如康复训练可明显升高病人体内的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水平[14];渐进性抗阻力训练可以通过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功能性的能力来帮助病人改善疲劳、情绪和生存质量[15];以运动训练为基础的综合康复治疗可减轻病人的疲劳程度。就运动训练后的良好效果,推测疲劳症状的改善为较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导致心血管的耐力提高[16]。

疾病的复发性、致残性会使病人的性格发生改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萎靡、失眠等[17]。这种不良情绪对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及预后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引起体内免疫失衡,不利于疾病康复,反而会加重病情[18]。既往文献提出传统的常规护理是护理人员仅仅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疾病的身体上的治疗,对于病人心理上的变化并未足够重视,忽略了心理作用的重要性。本研究从病人入院开始就有固定的有心理学基础的护士对其心理进行关注和正性引导,结果病人在住院期间均能以积极的态度配合一切治疗与护理康复,与护士沟通畅通,效果显著。

既往认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肢体无力、疲乏,应该休息,不适合锻炼,结果导致肌肉萎缩、肌力进一步减退,机体抵抗力更低,极易导致疾病再犯[19]。对于瘫痪肢体的康复,也是等到康复期才进行,造成肢体关节挛缩,不利于肢体的康复。早期康复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病人制定出完善的康复护理计划,从入院急性期就介入了心理和肢体康复措施,其根本目的是降低病人的致残率、致死率[20⁃22]。本研究结果显示,从心理上,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增加;肢体残障程度得到了有效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与早期的类似研究[23⁃24]取得了一致结果。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避免神经缺损的累积,改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的残疾状态,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促进医患和谐的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猜你喜欢
脊髓炎谱系视神经
神族谱系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春秋》公羊学胡毋生师授谱系补证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得了脊髓炎有哪些症状?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针灸治疗现状